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回升态势,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指标不同程度地出现好转。除阿根廷外,全球金融市场也在趋好,主要股市、汇市出现较大波动。国际贸易开始活跃,国际投资继续低迷,全球通货膨胀比较温和。200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由2001年的2.5%上升到2.8%,世界贸易量由2001年下降1.5%转变为上升3%,世界投资在去年基础上继续下降。2002年的世界经济情况将为2003年的进一步复苏奠定基础。一、2002年世界经济微弱增长,发展极不平衡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2002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地区)如…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09,(8):18-20
如果以2007年12月美国经济进入衰退作为起点,本轮世界经济调整已经持续15个月,可能将是二战之后最长的一次。初步判断,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停滞,2010年仍将在底部调整,随后在2011—2012年逐步有所复苏,但仍将略低于近20年来世界经济年均3.5%的增速。  相似文献   

3.
新一年开始之际,人们普遍关注世界经济的发展前景,许多全球性和国家级权威机构纷纷对2003年世界经济前景作出了预测。总体而言,预测均不敢过于乐观,但也都认定世界经济不会再次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4.
2001年是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常的一年,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发生大的逆转,笼罩在衰退的阴影中,各国经济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经历较大变化,呈现以下六大特点: 一、美国经济衰退拖累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出现重大逆转。世界经济2000年刚刚经历十年来最快的增长,2001年即陷入十年来的首次衰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仅为2.4%。美国经济增速从去年初开始明显放缓,在“9·11”事件的重创下于第三季度出现负增长,持续10年之久的经济繁荣宣告结束,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并通过贸…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总体向好,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美国经济正在从2005年的低谷中恢复,日本经济经历了金融领域的重大调整之后,也正在显示出较好的增长势头,特别是日本经济的生机重现将对世界经济、贸易及投资产生较大影响。据世界贸易组织近日公布的“2005年世界贸易形势与2006年前景”报告认为,尽管2006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形势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最终的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达到3.5%,贸易增长则可达到7%。从年初的形势来看,今年全球的投资形势看好,但消费和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特别是欧洲地区。目前,发达国家企业的资金形势普遍有所好转,股市行情看涨,这些因素预示着人们期待已久的欧洲投资将会出现复苏,从而会刺激更大范围的经济增长。2006年美国经济的增长可能会略低于2005年的水平,不过仍可达到3%到3.5%的水平,高于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增速。如果今年上半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增长加速,发展中地区也保持去年的高增长,那么2006年全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会达到3.5%,略高于2005年3.3%的水平。如果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欧盟经济增长)有所加快,那么世界贸易也会从中受益,全年贸易增幅可能会达到7%,高于去年的6%。  相似文献   

6.
一、2006年世界贸易强劲增长超出预期 受世界经济增速加快的带动,世界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异常畅旺的局面,2006年贸易增长超出预期。据联合国最新估计,2006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量增长超过10%,贸易额增长16%。世界贸易量的增长超过了世界产出增速的两倍,预示着全球经济融合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04,(9):49-49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2001年为2.4%,2003年为3.2%,预计2004年可达4.1%。据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2003年世界商品贸易总量将比上年增长3%,稍高于2002年2.5%的增长水平。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2003年和2004年世界贸易(包括商品和服务)额将分别增长4.0%和7.8%。  相似文献   

8.
2007年,受美国房地产市场降温和次级债风险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势头放缓,预计全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5.0%比2006年降低0.5百分点。2008年,虽然经济运行中的潜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和次级债风险依然存在,世界经济继续减慢,但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基本条件没有发生变化,世界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期。我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总体上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珍妮 《WTO经济导刊》2007,(12):76-77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概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10月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指出,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在西方发达国家受到信贷危机冲击之时,世界经济越来越依赖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经济表现。《世界经济展望》预计,尽管出现金融市场动荡,2007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还是几乎不会受到影响,仍将达到5.2%的增长率,而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稍缓,为4.8%。  相似文献   

10.
国外     
《对外经贸财会》2010,(2):92-92
IMF报告:2010年世界经济预计将增长3.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fIMF)1月26日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说,全球经济正在复苏.力度比预期更为强劲,但各地区复苏速度不尽相同,预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3.9%,中国经济增长10%。  相似文献   

11.
褚凌宇  刘小波 《价格辑刊》2001,(9):24-26,23
中国有着占世界22%还多的人口,在经济全球化中当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人口众多,经济规模很大,而且在今后20年里,中国保持年6.5%的增长率完全可能。中国的经济是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变,国内市场的需求巨大,肯定要增加进口,而要保持进口能力,中国又要加强出口换汇的能力,出口也会继续增加,所以肯定要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出口国,它的消费能力将超过欧洲的总和。中国参与世界金融市场,将成为主要工业国家的竞争对手。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外经贸统计》2007,(4):19-23,33
综合主要国际经济组织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高速增长3.8%,增幅比2005年升高0.4个百分点。受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带动。世界贸易增长高于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跨国直接投资呈现全面复苏的景象。据预测,2007年世界贸易和投资仍将保持增长势头,但增速有所趋缓,结构调整也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3.
1994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进程都迈出了较大步伐,本文对区域化、集团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悖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以乌拉圭回合协议和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化,一体化与集团化,多元化实质上都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它们是相互推动和促进的,区域化是最终实现一体化的必经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趋势将是二者的合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从2003至2007年,连续5年增长率在10%以上,2009年,全球经济出现了二战之后的首次负增长,中国的经济增速仍保持了8.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大约0.6个百分点,直接减缓了世界经济衰退的幅度。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雷曼兄弟的破产,在宣布世界进入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宣告了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泡沫的破裂,世界发现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①突然照亮了东方世界。危机后的5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深陷衰退泥潭,新兴经济体引领增长后同样面临减速困境,全球经济在动荡中不断变革,国际经济战略格局不断调整,以合作为宗旨的全球经济治理在拯救世界的战役中被寄予厚望,承载着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艰巨使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在过去二十年来,一直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展望这个国家将会走向何方,以及它是如何成就今天的经济地位,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是我国改革与发展最关键的十年,也是决定下一个世纪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命运的十年,整个90年代,我们将面临一个比过去更加开放的世界。在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潮流猛烈冲击下,一切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和消费都卷入到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往与合作,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的结果,面对当前世界经济重新组合和调整的形势,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未来十年的新一轮开放将是更大的开放,更高层次的开放。  相似文献   

18.
2009年12月2日联合国发布了《201O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第一章。报告的作者之一洪平凡博士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自去年3月以来,实体经济和世界金融市场都显露出反弹的趋势,因此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机,但展望今年,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面临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世界经济黄皮书称,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会在2005年的基础上略有放慢,但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保持在4-4.3%之间。  相似文献   

20.
马建国 《市场论坛》2005,(9):142-142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今年2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综合经济水平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进入世界前10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