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描述自然选择时说:最适合生存的是那些能调整自己以适应改变中的环境和新的竞争的物种。这也正是今天的本土企业家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影片《2012》里有这样一句台词:“看来,当初我们把方舟放在中国建是对的,囚为只有中国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的工作。”在影片中,中国仍然是个世界工厂,只不过加工的产品明显提升了档次,不再是廉价的产品,而是可以载着人类精英逃避灭顶之灾的大方舟。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弪依赖。 相似文献
4.
2012年4月23日,第12届北京汽车国际展览会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上汽集团齐聚旗下各大自主品牌及合资企业,以空前的全明星阵容强势登陆车展。作为上汽商用车板块重要组成部分的南京依维柯,于会展期间打出了依科技·跃未来的参展旗帜,集各项优势资源于一体,重磅推出具有跨时代科技含量的跃进2012版欧卡,成为本届车展商用车阵营的点睛之作。依维柯品牌拥有得意、都灵、宝迪、欧霸和威尼斯5大产品 相似文献
5.
MAO Xiao-hong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5)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利润微薄、产品低端和自主品牌少等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是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战略,但目前“中国创造”凸显三大软肋: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全球知名本土品牌和缺乏品牌建设的观念和体制。中国的品牌建设之路势在必行。以企业为主体,品牌建设的路径依赖与品牌建设者对品牌个性的独到理解、品牌策略的灵活运用和品牌战略的长远规划分不开。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生意不好做,出口订单少了不少。"一位在雅宝路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商户对记者说。自2000年就开始出口自主品牌的东尚服装股份有限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公司就开始较大幅度调整、降低经营指标,通过各种手段与途径,降低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寻求稳健发展。"东尚董事长周志善认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雅宝路的经营不容乐观。雅宝路正面临着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8.
2014年12月30日,万众瞩目的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合并方案公布。合并采取南车吸收合并北车的方式进行。合并后新公司中文名称拟更改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国中车"。如今,中国中车动车产品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中国装备走出去,你们的机车车辆是代表作。我每次出访都要推销你们的产品,你们要倍加爱惜自己的声誉。"2014年7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考察时这样表示。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之所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90年代末,“恒源祥”在制定21世纪发展目标时.探讨的是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经营”这个大背景。当时,我们就认为.制造业应该是发展我国经济的一个策略.“中国经营”才是我们的战略。这是一个长远国策.长远战略。考量制造业的效益和效率很能说明这个问题:1992年.我国每投入1元可以为下一年度或者未来产出0.5元的GDP, 相似文献
10.
比亚迪是技术创新的企业,目前有电池、手机零部件、汽车三块产业。比亚迪1994年筹建公司,是以电池起步的。我们采取了一些低成本、低投资的方法,打破了日本企业的垄断,特别是在锂电池方面,目前我们的锂电池在手机这一块占有全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市场》2017,(14)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不断地发展经济,到如今中国已是一个制造大国,中国的出口贸易也是一直排在全球的前端。中国制造不仅扩大了出口贸易范围,也缓解了中国就业压力。但是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很多企业都是从事加工低端的产品,利润价值极低,还伴随着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中国制造已经到了瓶颈期。中国必须转变经济战略,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政府应该建立制定创新型机制,大力开发并进行一些创新性的研发工作,现代企业很多是采用压榨式的战略,希望员工能够创造更多的利益,虽然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关键,但是要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质的飞跃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把作为国家国力基础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的制造业发展起来。随着我国持之以恒的人才投入和国力支持,到当前的时间,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很多工业品的产量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的位置,甚至有些产品的产量已经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总体产量之和还要多。可是我国的制造业虽然很多都已然跃居世界第一的位置,可是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大而不强的怪圈里。我国的制造业具有的技术还一直相对落后、制造业产能过剩、制造资源的利用效率普遍较低、我国的劳动力工资处于快速上涨的阶段、制造业的利润持续走低、我国的制造业依然处于国际上的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很多问题。我国的制造行业当前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把我国从制造大国发展到制造强国的道路上去,"中国制造2025"正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进行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14.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是近几年来中国设计界与制造业界、科技界共同呼喊的口号。对于紧密服务于制造业的设计行业,面对金融危机,究竟是与中国制造一样被动挨打、陷入停滞?还是抓住其中机遇,从此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步伐?本文认为,危难是存在的,但良机更为宝贵。如果设计界能够抓住这次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年初,奇瑞汽车接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50亿贷款资助,而国家开发银行目前也已向奇瑞承诺贷款24亿元,今年将发放18亿元。在印象中,奇瑞多年来是没有向国家借过钱的,这里面应该有规避企业风险的原因,到了今年,奇瑞却一反常态,突然开始大量贷入国家资金,奇瑞开始敢于借钱的底气是什么?钱会怎么花? 相似文献
16.
17.
格力在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转向中国品牌"之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绩"一个没有脊梁的人永远挺不起腰,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永远没有脊梁。"格力前董事长朱江洪的这句话成了格力的格言。依照这句格言的指引和要求,格力在实现"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转向中国质量。 相似文献
18.
3月10日晚,北京大学秋林国际报告厅里座无虚座,掌声阵阵。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与北京大学MBA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05‘两会’代表北大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今年的主题是“品牌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9.
如何将“中国元素”运用到品牌中,如何在品牌的塑造中超越“中国制造”进入到“中国创造”、充分发扬“中国特色”,已经成为我们亟待思考的问题。欣慰的是,我们已经“在路上”。——高峻一个品牌能够在全球获得成功.一定是这个品牌背后的文化价值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同。一个国家的文化如果能和商业进行完美的融合,那么这种文化必然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3月10日晚,北京大学秋林国际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掌声阵阵。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与北京大学MBA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05‘两会’代表北大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今年的主题是“品牌中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