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l一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加快培育和发展硬核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内涵的不断丰富,长三角地区硬核产业领域的“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进入新阶段。基于长三角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集聚发展态势,通过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引领资金链的全产业链布局,合力共建以产业集群为牵引的现代产业体系,此举符合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的底层逻辑。当前实践证明,建立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长三角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至关重要,其背后也离不开创新、金融、园区、数字经济等驱动因素的支撑。因此,为抓住长三角一体化转型发展的机遇,本文将围绕产业创新相关要素开展论述,聚焦分析硬核产业的集聚发展规律,探讨深化区域创新合作的方式,提升长三角地区协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基地,本文以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特征性事实为基础,从动态视角分析研究2002、2006、2010年上海、浙江等地27个细分产业转移变化,建立空间计量模型,研究该区域集聚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部分省市集聚水平正在降低,上海制造业向高技术含量、高创新效率方向发展,在其产业转移中,高消耗及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为浙江主要承接对象,长三角存在集聚特点。最后笔者从资源配置、环境改善及产业发展调整,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教育体制改革与人才流动等方面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虽然我国的经济在近年来不断取得进步,但是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对于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制造业来说,因为产业结构的原因,受到的打击和影响是相当大的。我国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因此,要想缓解全球经济衰退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就必须实现产业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促进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龚震 《中国经贸》2011,(9):68-69
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对于浙江产业结构的变化,浙江省经济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中国拥有几乎是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因此浙江省的产业结构也将长期定位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面。改革开放20年,浙江省依靠生产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依靠不断扩张市场的营销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浙江省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等在总体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转型迫在眉睫,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再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对于我国城市来说,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通过有针对性发展战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龚震 《中国经贸》2011,(5):68-69
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制造业的效益开始下降,库存上升,亏损也越来越大”,这是根据上半年统计的数字得出的结论。这也是近10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首次出现整体增速“滑落”的迹象。对此,业内专家们指出,从表面上看,这是宏调调控的正常反应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代价,但实质上却表明:拼土地、拼劳力、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支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我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工资水平的迅速上升,在某种程度上过度依赖低廉的劳动力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在长期内是不可能持续的,所以迫切要求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通过采用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计算并分析了我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以及劳动力成本状况,结果发现,长期来看资本密集型产业更具有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因而进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是我国制造业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发现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成熟,其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较高,并且鉴于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重要优势,我们认为从短期和阶段性的时期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众多人口的就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曾经支撑上海经济发展资源要素优势止在逐步改变,产业发腱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已经难以支撑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处在从依靠资源要素驱动向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转变,产业发展形态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的关键阶段。受此影响,中低端传统制造业呈现“回迁”和“内迁”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圈内部合理分工是城市圈形成竞争合力的重要条件。长三角城市圈是我国经济规模最大、潜质最好的区域经济体。为使长三角城市圈成为可与其他世界级城市圈角力的经济密集区,应当依据苏浙沪两省一市各自优势竞争力,重新审视其产业的定位和布局。如何认识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引导和协调长三角地区产业合理布局和分工,避免由此可能产生的非良性竞争,是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产业政策是国家指导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重要措施,我国必须长期使用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目录》等政策,对鼓励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已有产业政策的高度同一性和单一调节方式,也引起了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迫切需要国家实行差别化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发展迅速,许多劳动力流向东部地区。这种产业和劳动力集聚的现象是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现象。在集聚区域,相关产业集聚在一起,该区域的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从而不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向发达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又进一步增强了该地区的集聚效应,这种累积过程被Myrdal(1957)称为“循环因果律”,而且累积过程还是动态的。  相似文献   

15.
金德水 《浙江经济》2003,(13):25-27
省委、省政府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和“培育发展环杭州湾产业带,构筑接轨上海、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平台”的总体要求,是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正确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加快建设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有效途径。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也为宁波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长江流域经济带担当起拉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双重重任。“长三角”经济圈产业结构的调整为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契机和可能。长江上游经济带应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主动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长江上游经济带转移。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发展中,有一种十分常见的、普遍的规律性现象——产业转移,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国际产业的转移也是其中的而一个重要特征。据相关数据研究显示,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部分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现了向东南亚转移的新趋势,而一些高端的制造业逐渐向欧美等国家回流。面对这样的大环境,我国制造业应该明确: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我们应该紧紧把握机遇,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而培育出新的竞争优势。本文将根据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契机,研究我国新的竞争优势,以期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国务院出台《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长三角“努力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步伐的大背景下,长三角产业转移这块“大蛋糕”正在深深地吸引着中部省份和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9.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获得了两次发展机遇。一次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包括亚洲“四小龙”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极大的打击.各国或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萎缩。此时.由于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及时正确.在利用凯恩斯方法刺激国内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还抓住其他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景气的机会.大力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一方面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好竞争力,另一方面又要抓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的产业结构升级。该文探讨了两种产业类型的性质和梯度关系。指出前者是一种漂流型产业,后者是一种配套和服务型产业,后者具有随前者转移而转移的特点,并以世界鞋类产业活动为实证。这种产业特点特别值得我国及各地区的产业规划者重视,以免错失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良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