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向世界》2011,(1):83-84
原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相似文献   

2.
《发展》2008,(6):160-160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似文献   

3.
"君子人格"是《论语》中提倡的当时社会的理想人格。君子人格内涵丰富,其主要规定性表现为:好学善思、仁爱明智、重义守信、自强不息、豁达宽正、心怀天下等品质。这些内在规定性使其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现代社会公民健康人格的养成、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董晓建 《发展》2011,(2):74-74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就是孔子对其学习观的总论。历来,人们对孔子的这句话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真正能够领略本来涵义的人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5.
《走向世界》2011,(10):85-86
一、【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释义】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涉及到“君子”一词的章句甚多,但是对“君子”含义的理解却不尽相同,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将“君子”分为“有德者”和“有位者”.本文重点分析身份地位层面的“君子”,并将其归纳为至圣至明的人君与安分守理的人臣两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并引用《论语》中的原文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闫馨月 《魅力中国》2014,(27):80-80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共二十篇,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走向世界》2011,(31):73-74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先秦时代的大教育家,《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和体现孔子思想的主要文本.在《论语》的诸多思想中,为学之道的思想极为突出,如学习的作用、目的、内容、精神、途径等,其优秀思想对今天我们的学习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走向世界》2011,(22):79-80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却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相似文献   

11.
《论语》是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历来注释者很多,有众多众说纷纭之处。今就《论语》述而中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两章,结合有关注解和孔子儒学思想,认真分析,以求作出较恰当的阐释。  相似文献   

12.
13.
《走向世界》2011,(34):79-80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走向世界》2011,(16):77-78
【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相似文献   

16.
《论语·为政》所提出的"君子不器"理论,是孔子对于人才的一种要求。本文认为,"器"与"不器"近似于"专才"与"通才"之分,现代教育中大学教育之前的教育均为基础性教育,不能划定在"专业"或"通"的概念之中。"因材施教",通过外在的教育和努力,力争达到德才兼备的要求,才能在飞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推动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高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论语》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伦理思想。积极并自觉地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思想,对于更好地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论语》中有27个思字,主要讲思与做人做事的关系。【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翻译】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是想学好却没有学习的行动就会懒惰。(殆通怠,懈怠;懒惰)【解读】学习主要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国人若都学陶李,和谐社会何日到?”的呐喊,本文作者从大济苍生、安贫乐道、君子不器、艰苦奋斗等四方面分析了陶渊明的生平,认为陶渊明尽管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在门阀士族制度鼎盛时代也只能壮志难酬,洁身自好。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我们身边多一点陶渊明人格魅力的人,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社会会更和谐。  相似文献   

20.
《论语》和《道德经》中都存在“仁”,那么关于两部著作中“仁”的思想对比就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对《论语》与《道德经》中“仁”的对比研究国内却很少。通过对两部著作中“仁”的异同研究,为今后探讨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异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