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靖 《时代金融》2014,(6X):52-52
个人住房贷款是当前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主要项目,随着楼市未来走向的不明确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陡增。本文将从贷后管理的角度,对个人住房贷款贷后的风险管理及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个人住房贷款是当前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的主要项目,随着楼市未来走向的不明确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加,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陡增。本文将从贷后管理的角度,对个人住房贷款贷后的风险管理及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运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解释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根据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全方位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将贷前管理和贷后管理相结合以及推进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运用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解释了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形成原因。根据我国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构建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的全方位管理机制,包括建立健全个人征信系统、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将贷前管理和贷后管理相结合以及推进个人住房贷款证券化。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农业银行江苏徐州云龙支行许阳2017年8月9日来稿指出,商业银行应加大个人住房贷款的精准营销,真正提高营销效率。笔者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让个人住房贷款营销落到实处。一是服务团队专业化。成立个人住房贷款营销中心,通过公开竞聘精挑细选出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人员担任客户经理,专职从事个人住房贷款营销拓展、贷前调查与贷后管理等工作;制定专项考核办法,按季进行综合考评,对不称职  相似文献   

6.
个人住房贷款操作风险防范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贷款操作风险是指在贷款的受理、调查、审查、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等环节行为失当而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个人住房贷款分为现房贷款和期房贷款两种,每种贷款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要点也不完全相同。两类个人住房贷款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规模总量中,个人住房贷款占了八成。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在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的同时,高度警惕和注意防范风险。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模式出发,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审批与贷后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力争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规模总量中,个人住房贷款占了八成。随着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在大力发展消费信贷的同时,高度警惕和注意防范风险。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个人住房贷款管理模式出发,对个人住房贷款的审批与贷后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力争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行零售业务信贷结构调整和个人住房贷款的“品牌”优势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近年来,我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发展较为迅猛,业务量急剧增长,截止2009年12月31日,福建全省建行(不含厦门)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到了456.74亿元,余额占比在当地同业稳居第一位。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我行进一步规范管理,不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因此,作为贷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的个人住房贷款“期转现”工作就显得日益重要,这是落实担保有效性、防止抵押物悬空的重要手段,是个人住房贷款精细化管理和防控信贷风险的重要内容和本质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再认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急剧增长,其风险也日益加大。重新认识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问题,将有益于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强防范意识,降低和防止个人住房贷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个人按揭贷款包括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和个人商用房按揭贷款,由银行对购买住房和商业用房的自然人因短期购房资金不足提供的批量信贷支持。由于房地产开发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人们购买力的提高,个人住房贷款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加之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占用经济资本少并且具有很强的规模效益的优势,又较少受到市场风险冲击,而被各家商业银行所鼍好。但开发商由于资金不足利用“假按揭”骗取银行资金挪作他用的情况在各家银行时有发生,再加上借款人偿债能力和还散意愿的变化,开发商不能按时向购房人交付房产而使借欺人拒绝履行还款义务、银行贷后管理不力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诸多因素,都会给个人按揭贷欺带来风险。而个人按揭贷款的特点决定了产品周期长,管理难度大,按照国际经验,通常个人按揭贷款风险的充分暴露约在贷欺发放后的3—5年,其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结合市场情况和实际操作进行风险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蔡致欣 《上海金融》2005,(10):60-61
本文对现行个人住房贷款的审批与贷后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交通银行     
《时代金融》2015,(1):51
<正>云南省交行大力支持个人住房贷款2014年以来,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将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主的自营性业务和以公积金为主的委托性住房金融业务相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为居民大众安居、改善住房需求提供有力支持。央行、银监会2014年9月30日发布有关限贷松绑政策后,该行进一步加大对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投放力度,提供近20个亿房贷额度,以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国家放开了房贷政策,使得人们对购房的热情空前高涨,房价“步步高升”.而央行几次降低贷款利率,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向商业银行贷款购买住房.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达到了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30.90%.一旦政策变化,房价波动,借款人发生违约,将对商业银行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原理对个人住房贷款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个人住房贷款风险预警模型,在贷前或贷中环节筛选优质客户,防控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风险状况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假个住贷”成为个人住房贷款中的重大风险隐患。“假个住贷”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特点是借款人不是真正的所购房屋拥有者,对所购房屋没有支配权,其违规形式也不尽相同,实际上是房地产开发商通过个人住房贷款向银行转嫁了应自己承担的责任和风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归纳分析指出地方行政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软管理和预售制度的缺陷以及银行内控不力是目前个人住房贷款“假个贷”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地方行政部门和银行的角度提出“假个贷”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归纳分析指出地方行政部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软管理和预售制度的缺陷以及银行内控不力是目前个人住房贷款“假个贷”的主要成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地方行政部门和银行的角度提出“假个贷”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系统概述1.背景分析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十五大精神”颁布实施了《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实行办法》,各大商业银行因此陆续出台了个人住房贷款优惠政策,加速开拓住房金融市场。现在,个人住房贷款已经成为千万百姓人家圆住房梦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要买房,找建行”更是北京市民皆知的住房信贷广告。但是,个人住房贷款(以下简称个贷)在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深受百姓青睐的同时,又因其业务复杂性的特点形成了个贷推广难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个贷业务风险较大。由于个贷业务是现代商业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时间较短,各地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积累较少。住房公积金贷面临提高可贷比率和提高贷款额度的矛盾,以赤峰市发展组合贷款的实践,探讨组合贷款对满足购房需求的作用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假个贷”现象至上升趋势。通过分析“假个贷”的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