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田澍  林树  俞乔 《金融研究》2012,(8):139-151
本文研究中国为代表的新兴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我们发现,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偏好净损失成本较低的个股,同时关注股票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特征。基金对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的个股采取价值投资策略,而对上游行业产值较高和垄断行业产值较低地区的个股则表现出"题材"式迎合策略与价值型策略兼顾的投资行为。而这种两者兼顾的投资策略可以带来更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进入了由新兴市场逐步向成熟市场过渡的阶段,这意味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暴利时代”基本结束.与此相应的是,投资者盈利目标也有很大转变,由以往的追求炒作暴利转向追求长期的、稳定的投资收益.同时,注重理性投资的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尤其是注重稳定投资回报的各种保险金、社保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介入,价值投资正逐步成为投资理念的主流思想.文章从价值投资的经济学基础入手,展开分析,分析了价值投资的内涵和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因素,为投资者提供有效投资信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指数化投资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被动投资理念的指数化投资是以复制和追踪某一市场指数为手段,通过分散化投资和被动管理来降低投资成本,并试图取得市场平均收益率的一种证券投资模式.由于指数化投资具有高度分散风险、投资收益稳定、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较低、资金利用率高、操作和投资监管透明化以及节税等特点,受到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机构投资者股权对银行公司治理与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进行投资时,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表现.其中,QFII、证券公司、社保和保险基金都能影响银行的公司治理,促进其综合业绩的提高;证券投资基金和企业不能对这两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在选择银行股时,证券投资基金注重银行过去综合业绩的表现,企业、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注重银行过去市场价值的增长,QFII和证券公司同时考虑了这两个方面.实行银行股权全流通,放松时机构投资者的管制,改革证券交易方面的税收制度,培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有利于发挥机构投资者对银行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理念不够成熟,公司治理机制有待健全,机构投资者规模偏小,证券经营机构国际竞争力不足。经过反复论证和周密设计,借鉴了境外经验,2002年底,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颁布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8月25日,中国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共同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同时发布《关于实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投资监管进行了细化与完善。我国…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资金推动型的投资策略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泡沫积累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投资主体、盈利模式的转变,对金融工具的创新,对"庄股"的严打,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投资理念逐步走向理性,使得中国股市正逐渐从资金推动型向价值推动型转变.但是,即使在作为价值投资主体的各机构投资者和基金中,他们使用的"价值投资"方法,也都是基于基金经理经验感觉来确定各个证券品种的投资比例,这种主观判断与主流的价值投资方法和模型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且,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有效性程度的不断增加,这些主观方法会给我国的金融市场带来隐性的危害.因此,倡导和研究价值投资理念及其科学方法对于我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成熟,以及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具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逐渐被西方认同,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受长期利益驱动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中国国企因受政府干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选取国企并购样本,考察异质的机构投资者股东对国企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国企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未体现出明显的治理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企的关联并购中,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也不再显著。我们认为,我国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多为主动投资,会积极参与国企监督与决策,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在国企中的投资多为被动投资,不关心个体的经营;国企关联并购中的政府干预更强,使得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也无法发挥作用。本文将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价值投资理念越来越深得人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希望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研究以发现投资机会,本文就以投资者的眼光谈谈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主义逐渐被西方认同,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受长期利益驱动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中国国企因受政府干预,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检验。本文选取国企并购样本,考察异质的机构投资者股东对国企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国企并购绩效显著正相关,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未体现出明显的治理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企的关联并购中,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也不再显著。我们认为,我国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多为主动投资,会积极参与国企监督与决策,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在国企中的投资多为被动投资,不关心个体的经营;国企关联并购中的政府干预更强,使得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也无法发挥作用。本文将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机构投资者的引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较低,股市投资者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从国际上来看,影响股市个人投资者选择直接投资还是委托机构投资的主要因素有政府税收因素、市场机构发展因素、市场参与成本因素以及社会与个人因素.在不影响个人投资者资金进入股市积极性的前提下,为了推动我国股市投资者结构进一步改善,本文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完善相关政策:一是多部门统筹协调,完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发展并鼓励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提高机构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和产品创新能力;三是在畅通个人投资补充养老保险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个人财产性收入税收征管,完善部分个人财产性收入的纳税体制;四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相似文献   

11.
朱吉亮 《中国外资》2008,(4):110-110
随着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投资理念呈阶段性特征,成长型股票正经历着价值回归,而价值型股票的相对投资价值逐步显现,价值投资理念日益受到市场重视。如何投资上市公司。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理性、非理性与有限理性 (一)机构投资者的理性、非理性与有限理性 传统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假设是:"人是理性的."相对于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由于拥有优越的信息资源,专业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从逻辑上而言,机构投资者是理性投资者.有研究表明,国外机构投资者具有谨慎动机.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的代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报酬合约、声誉激励、法律条款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必要竞争等都是机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的有效制约手段,这些相互补充的机制使得机构投资者将其败德行为收敛在社会投资人可接受的范围内,机构投资者因而能够获得委托人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一、机构投资者的法律特征 机构投资者是由单个投资者转化而来,通过发行受益凭证或通过契约(合约)而募集资金进行金融投资.其一方面具有投资者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涉及信托、代理等问题.每一类机构投资者基本上都按以下原则或特性运作.  相似文献   

15.
金融的创新需要投资理念的创新,中国和发达国家在投资理念上存在很大的差距.优秀的投资理念会给社会和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效益.本文总结回顾了传统分散化投资理念,指出其弊端和不足.本文介绍了集中化投资理念,并提出集中化投资理念对投资者的要求和投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快速发展,上市公司从几家发展到2000多家,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筹集了大量资金,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投资理念,从投机逐步转变为投资,从短期投资逐步转变为长期投资。相当多的稳健的投资者对基金情有独钟,大量投资于各种基金。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机构与散户的博弈,机构与机构的博弈,展现得淋漓尽致。投资者对证券投资风险和收益的认识已经较为深刻。为了让处于相对弱势群体的大部分中小投资者减少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的现状,笔者通过股票投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新兴市场三阶梯选股方法和思路,供投资大师们斧正,也为广大中小投资者提供一种选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2007-2011年应用过衍生品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应用衍生品及其投机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担心企业应用衍生品尤其是应用衍生品的投机行为会损害其自身的利益,并且这种担心超出了机构投资者通过积极的监督来保障自身利益的意愿,因此,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减少对那些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投资,大多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此外,证据还表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并不普遍,份量也较轻;衍生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亦不普遍并且应用的程度很低,大多数应用衍生品的公司是为了套保,但一旦投机则非常严重;机构投资者较为看重应用衍生品公司的成长性,而反感其业绩与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8.
金融投资中介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并成为市场的投资主体.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等金融中介间接地参与金融市场投资.如果我们把银行储蓄理解成投资者通过银行的间接投资,那么整个金融体系实际上出现了投资中介化的趋势1,也就是说,投资者特别是家庭部门直接参与的金融投资是相当有限,整个金融体系的投资实际上是以金融中介的代理投资为主.显然,与直接投资相比,金融中介的代理投资使得投资者要面临与金融中介之间由于责任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AgencyProblems).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金融投资中介化及其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已经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和秩序.  相似文献   

19.
QFII: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制度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QFII制度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尚未取消外汇管制时,对外国投资者有限开放国内股市的一种特殊制度.QFII是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的缩写.我国指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简称合格投资者,英文缩写QFII)是指符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条件,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投资于中国证券市场,并取得国家外汇管理局额度批准的中国境外基金管理机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20.
国际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货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主要有期货投资基金和对冲基金,证券公司或投资银行、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机构也是重要参与者。本文介绍了参与国际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特点、在不同市场投资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分析了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类型、发展及与现货市场机构投资者及期货公司之间的关系,并为中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