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果蔬产品配送上门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普遍。目前,徐州市主要是对大客户进行果蔬配送,对普通居民的果蔬产品配送上门还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果蔬配送的意义,总结了果蔬配送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徐州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徐州市果蔬配送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果蔬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果蔬产品物流是农产品物流的一个分支。湖南果蔬产品物流经过多年建设,虽已具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的瓶颈因素。因此构建现代果蔬产品物流,使果蔬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增值,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旭旺是较大规模的专业化连锁超市公司,虽然近几年果蔬需求量不断增长,但是果蔬物流损耗问题损害了其根本利益。因此对其果蔬产品供应链进行探析及优化,提出"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双向物流"的模式,旨在形成更加有效的果蔬产品供应链——保证果蔬产品质量安全,降低果蔬产品损耗等。  相似文献   

4.
广西新鲜果蔬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新鲜果蔬产品区域化、规模化生产趋势越来越明显,新鲜果蔬卖难现象经常发生。本文分析了新鲜果蔬冷链物流的特点及广西发展新鲜果蔬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必要性,提出了完善广西新鲜果蔬冷链物流网络、壮大新鲜果蔬冷链物流各环节主体、加快新鲜果蔬冷链物流标准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碎技术在果蔬制粉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果蔬含水率高,采摘后加工不当或不足容易出现腐败、营养流失问题。传统果蔬加工处理技术如罐藏、干制等虽可延长产品贮藏期,但存在加工过程营养价值低、产品利用率不高等缺点。利用食品加工高新技术解决果蔬加工问题,可以有效弥补这些缺点。本文介绍一种高新技术超微粉碎技术,通过分析果蔬产品应用现状,超微粉碎技术对果蔬产品持水性和自由基清除方面有一定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6.
张涵  李素彩 《中国市场》2007,(41):41-43
我国果蔬产品流通过程出现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论文试图从果蔬产品流通领域入手借鉴日本成功经验,研究日本流通组织的现状及发展经验,并相应提出了我国在果蔬流通领域可借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对重庆市家庭中去除果蔬表面农残方式和现状的调查,以了解全国一般家庭中常用的果蔬清洗方式和习惯等。同时通过普通消费者对于去除农残产品的认知和态度的了解,以及重庆合川盐业公司的钓鱼城牌果蔬浸泡盐的认知程度,以便能为相关企业研发产品和推广去除果蔬表面残留农药的洗化产品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脱水果蔬的加工方式主要有3种,其产品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但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脱水果蔬作为一种现代生活的快销品,加快了人民的生活节奏,脱水果蔬产品在烘焙及面点中的应用,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脱水果蔬产品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果蔬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物资,在农业现代化程度逐渐加深、农产品贸易市场逐步扩大的背景下,加强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更显重要。本文围绕果蔬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对果蔬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影响安全因素,总结概括相应的建议,以此提高我国果蔬产品的安全系数及市场竞争力,为百姓吃上安全的果蔬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金娟娟 《商》2014,(13):161-161
果蔬是目前人类食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们生活需要的营养源头,果蔬是鲜活食品,很容易腐烂和老化,导致了对果蔬的流通难度加大。加强果蔬冷链物流发展能够有效的降低果蔬流通的难度和风险性,保障了果蔬的新鲜程度,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就目前我省果蔬产品流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冷链物流管理的探究和分析,可以发现,在我省冷链物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我省当前果蔬冷链物流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且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风险管理系统是为解决出口食品农产品风险高、检测项目多、出口成本大、通检速度慢等问题,有效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而研发的。该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对出口食品农产品风险要素充分识别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风险要素处理机制,使检验检疫风险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实时性。风险要素处理机制将风险要素分为危害因子、特殊因子和抽批因子,并在特定条件下实施转换。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有害生物的截获规律和入侵风险,有效提高疫情截获率,本文通过对皇岗口岸2008年至2010年2月入境旅客携带植物和植物产品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旅客携带的水果和蔬菜有很高的风险。建议对携带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Fabricius)、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辣椒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latifrons(Hendel)、番石榴实蝇Bactrocera correcta(Bezzi),线虫Nematoda等有害生物的粮豆类、带土花木、辣椒、莲雾、芒果、番荔枝等应重点检疫;针对旅检口岸植物病原物截获率较低现状,提出了应对措施;对加强旅客携带物监管,防控有害生物的入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风险管理系统在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管理的理念出发,简要介绍了宁波检验检疫局开发的出口食品农产品风险管理系统和在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管中推行风险管理的探索历程。同时,以出口海水网箱养殖活鱼为例,引用矩阵评价法等风险评估方法,在对出口水产品风险要素及其风险等级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将出口水产品纳入风险管理系统加以应用。通过应用前后的抽检率、抽检项目数量、不合格检出率等检验检疫数据比较,得出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科学把关的结论,使出口水产品的检验检疫工作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俄互补性果蔬产品贸易作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结合点,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中俄果蔬产品互补性显著、经贸合作持续升温,但也面临供需产品错位、农业投资合作有限、价格优势弱化、品牌亮度不够、绿色贸易壁垒冗杂、贸易结合度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提取了7个影响中国对俄罗斯果蔬产品出口的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各自变量与贸易规模之间的关联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7个影响因素中,供给水平的影响作用最强,需求水平和价格水平、贸易互补性程度位于次强地位,而其余要素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通过影响因子的关联程度比较,能够指出中俄果蔬产品贸易拓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ealth status of the population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falling living standards compounded by the widening income inequality a deterioration of health status has been outlined. Drawing upon a consumer survey carried out in the capital Bucharest, risk factors are highlighted. Respondents’ age, income, and health motivation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variables which differentiate between smokers and non-smokers. Respondent’s age and sex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predicting the physical exercise status. Additionally, respondent’s level of education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the time spent on physical exercis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for health policy makers are final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以2010年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RAPEX)对我国出口欧盟非食品消费品的通报情况为依据,评估了我国出口非食品类消费品在欧盟不同国家、不同类消费品、不同化学物质的化学风险特征和水平,并提出了我国出口消费品避免化学风险,减少被通报批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extends the paradigm of risk propensity and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a higher-order risk propensity model. Past marketing research on risk propensity offers conflicting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eorization. Additionally, past research viewed risk propensity as a first-order construct. The present study extends consumers' risk propensity concept, proposing and empirically assessing a higher-order model with three first-order factors, namely, risk risk-taking attitude, perceived risk, and price consciousness. In this view, the three fist-order factors are shaped by the individual's inherent risk propensity.  相似文献   

18.
针对出口产品因含有限用化学物质而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增多的现状,首次提出了出口产品化学风险的概念,并通过对出口产品化学风险现状以及国外限用化学物质管理法规的分析,建立了以高风险产品和限用化学物质信息库、供应链化学物质信息传递机制、实验室检测等模块组成的化学风险评估模式,以提高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国际技术贸易壁垒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运用事故树分析研究不锈钢复合管的缺陷概率重要度和危险重要度。结果表明焊缝裂纹不但发生概率比较大,而且影响比较严重,因此降低复合管缺陷发生概率应优先考虑降低焊缝裂纹的产生。提出了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改善质量的优先顺序,也为其他结构的机电产品提供了风险分析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张勤  施晓艳 《江苏商论》2014,(10):21-24
食品供应链可分为原料采集阶段,加工制造阶段与分级销售阶段。在供应链的各个不同的阶段中,都会面临来自供应链自身以及外部的诸多风险,概括起来主要有原材料采购风险,物流运输储存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它们直接或间接的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影响因素的不断变化决定着供应链风险的高低。本文总结出了4大主要影响因素,即自然条件,信息因素,物流技术及设备,市场需求因素,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这四大影响因子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表明,这四个因素对于生鲜食品供应链风险的影响程度排序为:物流技术和设备,信息因素,市场需求环境,自然条件。本文以上述排序为基础,提炼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为如何规避当前我国生鲜食品供应链存在的风险提供合适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