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准确测定集装箱熏蒸气体残留量,用专用光离子化(PID)检测器即手提式有机气体监测器分别对集装箱顶部和底部的溴甲烷气体残留进行了测量。检测结果表明,集装箱底部的残留分布浓度大于其顶部,因此,其检测部位应选在集装箱底部进行。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作为一种简便、快捷的运输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由于我国外经贸的快速增长,装载入境货物的集装箱数量逐年大幅上升,随集装箱携带而来的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进入我国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大。检疫相关部门应尽快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使集装箱空气质量检测有法可依,同时工作人员需做好个人防护,以减少或者避免甲醛的威胁。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海关对用于装载海关监管货物的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的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用于装载海关监管货物的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以下简称“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制造、改装和维修,并在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指定位置上安装海关批准牌照。第三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营运人”是指对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车厢实际控制使用者,不论其是否为该集装箱或者集装箱式货车车厢的所有人。“承运人”是指承载集装箱和集装箱式货车…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集装箱安全倡议(CSI)是最早实施的安全机制之一。它提供了高风险集装箱的识别方法、可疑集装箱的非侵入式检查方法(X光),同时引进了所谓的“智能集装箱”——安装在集装箱门上的特殊安全设备可对集装箱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5.
软包装材料产生异味的问题一直是困绕食品、药品等软包装使用厂商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复合软包装食品产生异味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读者有所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运力期货是大连商品交易所在服务类期货方面的重大创新。本文对集装箱运力期货的合约进行设计,并分析集装箱运力期货合约存在的风险,发现集装箱运力期货主要有两方面的风险:一是交割困难;二是交易量偏低。为此,应进一步完善集装箱运力期货交割质量标准方案、引导外贸企业利用集装箱运力期货套期保值、锁定舱位和鼓励产业链各方参与集装箱运力期货交易,以及做大做强我国班轮公司的运力规模。  相似文献   

7.
刘贞 《中国海关》2018,(12):64-64
案例简介2016年11月,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方威视”)发现A公司在进行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的生产制造等行为,根据A公司在其母公司网站上关于型号为CBS62-405集装箱/车辆检测系统的宣传介绍内容判断,该款产品涉嫌侵犯同方威视的—项发明专利权。同方威视申请公证机构对A公司在互联网上公开的相关侵权信息进行了保全证据公证。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对南通港集装箱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用GM(1,1)模型建立南通港集装箱吞吐量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南通港未来四年的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值,提出南通港应利用自身优势建应对未来集装箱吞吐量剧增的对策,对南通港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将数据挖掘技术引入进境集装箱风险评估中,沿着"理论研究——数据概念模型——风险评估模型——软件化"来探讨进境集装箱风险评估系统的建立。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量已有的检疫数据进行探索和分析,揭示入境集装箱风险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将其模型化,以便计算机能够迅速对入境集装箱的风险进行预判,从而达到帮助检疫工作人员"有的放矢"的检查、布控。使口岸检疫业务部门对进境集装箱风险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0.
黄骊颖 《商》2012,(16):91-91
集装箱是一种广泛用于国际海运、航空、公路、铁路运输的一种运输设备。目前中国在集装箱制造行业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由于集装箱的特殊性,在销售收入确认和出口退税操作方面有着与其他制造行业不同的特点。本文作者以在集装箱制造行业会计岗位近二十年工作体会,探析会计准则对集装箱制造业销售收入确认和出口退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硫酰氟施药后在集装箱内的扩散规律以及集装箱装载不同的物品对硫酰氟吸附和解吸附作用的差异。[方法]根据集装箱的体积计算施药量,施药后不同时间点及散毒后关闭集装箱门不同时间点,用硫酰氟浓度检测仪测定箱内硫酰氟浓度。[结果]硫酰氟在集装箱内分布不均匀,下层浓度高于中层,中层浓度高于上层。相同施药量时,装载废纸集装箱内硫酰氟实际测量浓度低于装载废塑料集装箱内测量浓度。散毒后再次关闭箱门,箱内物品吸附的硫酰氟解吸再次释放出来,装载废旧塑料集装箱的浓度明显高于废纸集装箱内的浓度。[结论]硫酰氟密度大于空气,是其在集装箱上部与下部浓度存在差别的原因。与废塑料相比,废纸的孔隙多,致密程度差,对硫酰氟的吸附与阻留作用强于废塑料,因而吸附硫酰氟的作用更明显,而解吸硫酰氟的速度正好相反,慢于废塑料。  相似文献   

12.
2011年的第一季度,集装箱出口是否会跳出传统出口淡季的迷局而高歌猛进,走出一个不同以往的漂亮曲线?  相似文献   

13.
吴金 《商》2014,(33):237-238
基于RFID温度与湿度标签的集装箱装载货物,并锁上RFID电子安全锁来保障货物安全,再通过车载GSM和GPRS通信网络实时定位监控进一步保证了集装箱物流的安全性,再用电子证书实现快速通关,减少开箱封箱的过程,不仅提高了货物安全性,也提高了物流的速率。  相似文献   

14.
15.
王强 《中国市场》2009,(36):68-70
从卸船收箱、装船发箱、提箱发箱、进箱收箱和堆场倒箱作业五方面详细地分析了影响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效率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堆场作业流程、预防堆场倒箱、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利用堆场管理系统软件等提高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学斌 《中国市场》2009,(6):152-153
本文分析了我国长三角地区内河集装箱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政府应从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改革内河航运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强内河集装箱运输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和开通内河集装箱运输"绿色通道"六个方面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集装箱运输规模不断扩大,尽快提升铁路运输在港口集装箱集疏运输中的比重,发展海铁联运枢纽,是推进我国集装箱运输进一步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通过分析推进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发展我国集装箱海铁联运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完善制约我们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的制度体系、信息网络和操作流程问题,从而促使海铁联运真正实现高效运输.  相似文献   

18.
马开泉 《中国市场》2008,(23):138-139
由于受国情、军情的制约,我军集装箱运输开展还不够普及,还没有形成规模效益。为使我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少走一些弯路,本文借鉴外国军事集装箱运输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军情,就我军如何进一步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集装运输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孙丽江 《中国市场》2007,(32):82-83
我国国际集装箱铁路运输迫切要求加快改革和建设,尽快扩充路网规模,为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提供运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concerns the ability of smell to assist the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retail brand image. It presents a number of propositions regarding ambient smell and the retail environment derived from the literature—including the potential for novel ambient aromas to act as a distinctive element in a retailer’s marketing mix. Empirical testing is achieved through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a large electrical store using fragranced and unfragranced conditions. A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base was used to develop an in-store questionnaire, supported by direct measurement of customer dwell times and subsequent interviews. In total, 329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and 429 customer groups were timed in the two departments where the experiment occurr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sumer perceptions of the store’s environmental attributes were identified, despite the fact that less than 10% of respondents questioned were aware of the use of in-store fragrances. The qualitative interviews provided some initial confirmation for the more complex propositions concerning the memory of sc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