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世界     
9260万桶/日国际能源署预测今年国际原油需求增长加速国际能源署2月13日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将达9260万桶,比此前预期增加12.5万桶。2013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增长120万桶,2014年预计将增长130万桶。今年1月,全球原油日均供应量达9210万桶,环比下降29万桶,但比去年增加150万桶。预计,2014年发达经济体需求增加但库存减少,将造成市场供需紧张,油价高企。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6,(42):33-34
总部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11日发布国际石油市场月报,将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从1.3%调低到1.2%,同时还将明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测从1.8%下调到1.7%。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6,(21):34-34
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近日表示,作为对近期高油价的回应,原油需求受到了抑制,消费者想方设法减少原油消耗量以减少成本,全球原油供应增长已经超出了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6,(17):32-32
IMF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强劲可能会带动通胀上升,全球需求强劲增长推动了除原油以外的其他商品价格的走高。货币政策决策者必须时刻警惕任何通胀上升的信号。  相似文献   

5.
1997-2005年全球农产品展望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对农产品进口需求增长旺盛将成为2005年之前国际商品市场的推动力。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主要是根据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经济国家1997年至2005年间经济强劲增长的预期得出的。中国和东南亚将依然是全球增长...  相似文献   

6.
2008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蔓延,全球金融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增长全面放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8年11月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受美国金融风暴影响,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3.7%,较2007年下滑1.2个百分点,为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全球贸易走势被拖累下行,全球集装箱运输需求受到明显抑制。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5,(52):34-34
近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由于全球IT产品需求走出低谷,日本国内需求复苏以及中国保持强劲增长等诸多利好因素,东亚新兴地区明年的经济增长可望进一步提速,中国2006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预计平均可达7.2%。  相似文献   

8.
环球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乐观 虽然次按风险仍在.但环球经济增长前景依然乐观。然而,全球需求持续强劲增长的趋势,对不少经济体系构成压力,也增加了通胀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经济危机已经显现出我国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被动局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必然要求扩大国内需求,而国内需求扩大的主要力量在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对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杨 《环球财经》2010,(9):91-92
中国黄金需求迅猛增长的背后,藏着一个隐忧——“如果中国黄金需求继续显着增长,国内市场将供不应求。无论如何,中国的黄金需求前景无疑将对全球市场产生影响。”这是世界黄金协会投资研究经理Eny Ong在他的一篇研究报告里提出的,也代表了世界黄金协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出口:亚洲经济的命门人们很容易找出亚洲地区经济增长骤减的原:去年全球贸易增长突然放缓,这主要是由于对些高科技产品的需求猛跌,而东亚地区在生产这产品方面拥有优势。根据IMF的预测,去年全球易总额仅增长了1%,远远低于2000年惊人的2.4%。面对纳斯达克股市泡沫在2000年4月破裂、股急剧下跌,美国企业大幅削减对高科技的投资,应对资本支出的上升。随着设备订单的消失,这一冲击顺着全球供应传向了亚洲工厂,后者很快开始关闭生产线。美的贸易组织“半导体业协会”称,由于需求和价格锐减,去年全球半导体晶片的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7,(9):66-66
一路高歌猛进的中国顺差增势,使全球物流业遇到的麻烦,来自中国成百上千的集装箱,对全球各地铁路、公路、航运的需求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稳处理增长问题成为全球物流面临的一个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海外经济评论》2007,(30):33-34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6日表示,2008年全球石油需求将温和增长,OPEC以外产油国的供给也将增加。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这次保经济增长,不能像1998年那样依据扩大出口来达到目的,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如果继续试图通过扩大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那必然会回到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上,而这种经济增长模式迟早是要出问题的。其次,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影响到全球的消费和实体经济,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已开始大幅度下降,我们不可能仅靠出口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因此,此次我国保经济增长的关键,是要全方位地启动内需。  相似文献   

15.
《上海经济》2009,(4):67-67
石油输出组织欧佩克(OPEC)手里捏着的石油管道更像是全球经济的血管,而石油价格的变动无疑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从去年7月中旬,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长的悲观预期,使得石油的需求大幅下降。时到今日,全球经济前景仍趋于暗淡,各大机构连续下调09年的原油需求预期。欧佩克预计,2009年世界石油的日均需求量将进一步下降101万桶。  相似文献   

16.
据国家信息中心研究,世界经济的变化将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2000年我国出口较高增长,就是由于国际环境的改善而导致的,出口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需求稳步回升。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新 发展对我国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前沿资讯     
国际扫描
  IMF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
  新华网华盛顿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上升,敦促各国加快结构改革和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促进全球经济更加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第30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部长级会议日前在华盛顿召开。会后发表的公报指出,各国必须将提高当前实际经济增长和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摆在首要位置,同时确保经济保持韧性和持续性。公报呼吁各国通过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关键的结构性改革,增加需求并消除供给限制,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同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以减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陆燕 《中国经贸》2011,(11):18-21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能通过对外贸易和吸引投资得到充分显现,确立了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对全球经济贸易增长起到了引擎作用。尤其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在刺激全球需求、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复苏方面的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短缺和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问题已越来越关注。  相似文献   

20.
【英国《金融时报》8月29日】在对中国的经济前景预期上,全球投资者从未存在如此巨大分歧。随着中国股市今年迄今下挫56%,且GDP增长连续4个季度下滑,市场对于中国增长及对资源需求的可持续性提出了诸多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