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防止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应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流动性、流动性陷阱以及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各不相同,流动性陷阱和流动性过剩在表现及成因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政府应对流动性陷阱和流动性过剩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各不相同。本文认为,当前我国既要化解流动性过剩,同时也要防止从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陷阱。  相似文献   

2.
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与流动性过剩已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两个突出问题。首先基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货币数量理论,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激增是导致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然后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总结了流动性过剩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流动性的内涵和衡量指标入手,指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引发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着流动性不足和流动性过剩的交替循环,有关流动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自2005年以来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已经引起理论界的极大关注,国内学者对流动性问题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流动性在我国的表现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指出我们解决流动性过剩除了传统使用的“堵”的方式外,关键还在于疏导,用好过剩流动性促进我国金融深化和实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流动性的内涵和衡量指标入手,指出了流动性过剩的引发原因及其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流动性过剩已经影响中国经济持续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根源在于中国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二元经济结构在货币层面的反映.治理流动性过剩根本上应从改善二元经济结构入手,短期内要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货币流动性过剩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的共同特征,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与之相关。笔者认为,导致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外汇储备过剩、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银行流动性过剩三个方面,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才能最终有效地解决我国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促进经济健康稳定的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经济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经济增长过热、流动性过剩与投资过热之间相互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流动性过剩和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经济增长过热与流动性过剩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所以,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及继续推进汇率制度的改革,是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区域微观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实质上是资金流出问题,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区域性流动性过剩微观因素不尽相同.本文通过透视欠发达地区流动性过剩形成原因,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与金融的运行已经深深地为流动性过剩所困扰。本文认为贸易顺差及其产生的大量外汇占款并不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成因,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带来的收入差距所造成的不合理购买力结构才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本质原因。我国日前主要采取中和手段抵消过剩流动性,而不是从根本上缓解收入不平等,这就决定了我们目前采取的方式不具有可持续性。解决我国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思路有两条:短期要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以收缩流动性;长期必须缓解收入差距以及不合理的购买力结构,以从本质上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所谓的流动性过剩。本文从银行存贷差背离、流动性比率下降、超额准备金过高、利率倒挂方面总结了目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而运用行为金融学相关理论对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困境进行了剖析,在分析了其对当前金融体系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扭转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外汇储备增加是中国近年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云南省商品进出口差额的分析,考察西部地区和云南省是否像全国一样,存在进出口顺差急剧增加导致外汇储备增加,进而推动流动性过剩的现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东部地区的流动性相对过剩,西部地区和云南省的流动性供应相对不足。云南省商品进出口差额对云南省的流动性供应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13.
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0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长期高企,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过剩问题凸现。流动性资产过剩引发货币市场利率和存款利率倒挂,商业银行收益率下降。本文从存款和贷款两个角度探讨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了外汇占款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剥离等多个因素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要解决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最根本的是开展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转换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等。  相似文献   

14.
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全面落后的外围国家,而2007年金融危机则发生在金融、经济、制度高度发达的中心国家,但两者都是由世界经济体系的薄弱环节断裂导致的,都是对制度模式、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调整。两次金融危机成因的共同点在于金融监管缺位、金融市场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相对较低的居民收入、过度的国家干预、全球经济失衡、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流动性泛滥、技术创新衰竭和市场经济进行周期性调整。两次危机成因的不同点包括引发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诱因、震源、技术创新衰竭具体类型、具体制度模式不同。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经济出现了以股市和房地产为栽体的资产价格泡沫.文章研究了这一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机制,得出结论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而由此产生的流动性过剩则是资产价格飙升的直接原因.为避免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带来的严重后果,作者提出了促进消费实现经济内外均衡、转变投融资体制、完善汇率制度、加强金融监管等宏微现调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引致中国通货膨胀发生的国际因素主要有全球流动性过剩、世界主要经济体通胀、国际粮食供求矛盾加剧等,这些因素通过国际贸易、外来投资、汇率制度等介质传导到中国,并与中国多年来内部存在的过度投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过度、全民炒股一夜暴富、雪灾与春节的并至等因素相撞击叠加,从而激活了国内潜在的物价上涨压力,引起物价连续上涨。应当完善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人民币缓慢升值、慎用加息、阻止热钱流入。控制中国物价持续上扬。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美国次级债问题和全球流动性过剩现象,使国际金融出现了新动向,即价格风险、金融产品风险、经济全球化已经转变为制度风险、资源价格风险和投资全球化。通过一系列策略的实施,美国的金融地位将得到全面巩固和提升,美元霸权将进一步强化。在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以及人民币升值加快的趋势下,我国金融规模效益日益引起世人瞩目。但我国金融规模与金融质量之间的“不和谐”引致了一系列国内金融新问题:金融质量缺失的风险问题、金融质量不足的环境问题、金融质量失衡问题和金融安全问题。因此,需要抓紧时机、把握方向,努力成为金融质量大国,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全球金融危机和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密不可分,美国货币利率持续13次调降之后又持续17次大幅提升,从低利率货币信贷扩张的流动性过剩到高利率的流动性紧缩,使宏观经济产生剧烈波动,前期低利率带来过剩的流动性,后期利率的提高造成巨量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由于美联储货币政策一贯秉持的"泰勒规则"指导原则没有纳入资产价格因子,致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控失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性冲击与资产价格波动的研究发现,我国存在着显著的流动性冲击引致资产价格波动的现象,但不同发展阶段有明显的差异:1991年以前,流动性冲击的产生原因单一,主要来自内部多变的信贷政策,且具有影响对象单一、作用周期偏短和效应发挥存在时滞等特点;1991年以后,流动性冲击的产生原因兼具内生性和外生性,不仅源自内部政策,而且也可能源自外部危机冲击,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体系对于流动性冲击的反应显著快于以物价指数为代表的实体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