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艳 《上海房地》2011,(11):45-47
由于住宅产品的特殊性.以及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性,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对住宅市场采取过不同形式的限制,以增加供应、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提升住宅产品的居住功能.提高住宅产品的社会福利.确保社会公平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过去几十年,英国房价持续快速上涨。这是由住宅局部供应不足引起的.而住宅局部供应不足是因为土地供应不足和住宅密度太低所致。这几年,英国已针对住宅市场的这一问题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区域市场住宅规划、土地循环使用制度、住宅高密度政策、生态城镇计划、绿带制度、商品房和廉租房混合制度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不仅对英国房价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稳定我国的房价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丁峰 《上海房地》2013,(12):45-46
过去十年,我国住宅市场的价格呈快速增长走势。为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限价””限贷””限购“等。这些政策对控制房价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发展房地产基金可以有效地缓解住宅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涉及民生之重的房地产业备受各方关注。”两会”代表、委员围绕房地产行业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所发表的许多观点、意见对今后的房地产业走势将产生深远影响。归结起来,两会讨论集中于住房保障、土地供应、房价、房产税等诸多热点。  相似文献   

5.
《北京房地产》2008,(2):53-54
一、两限住宅用地提前完成全年供应计划 2007年北京土地市场前半年的供应量偏紧,主要是受从2006年底出台的新政策的影响,土地的供应在上半年中主要以中小户型的两限房为主,在下半年继续有常营、通州半壁店及丰台卢沟桥地区的五块限价住宅用地进入市场。至此2007年北京共提供限价住宅用地10块,土地面积累计165.6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约合40000套住房,  相似文献   

6.
在寸土寸金的现代都市里,很多小户型住宅便应运而生,2007年,中小户型新建住房占住房建设总面积的70%.首次出现以中小户型产品供应为主.而依然坚挺的房价,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把目光投向了小户型住宅.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来,国务院及所属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已达几十种之多。就市场形势的需要来看,为了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调控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但从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要求来考察,新政策的不断出台,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和不稳定状态。主要表现在“三不稳定”:一是地方政府的贯彻落实不稳定,每一项新政策出台都要集中精力忙一阵子,疲于应付;二是开发商不稳定,对每项新政策都要细细揣摩其影响,不知何时又会出台新政策,前景不明,开发投资决策失准;三是消费者心态不稳定,找不到调控政策的底线在哪里,对房价的走势吃不准。政策不稳定必然造成市场不稳定。每一项新政策出台,都会引起一阵子波动,长此下去,不仅对调控所要实现的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目标极为不利,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三类限房价政策 三类限房价政策涉及三种住宅产品,即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后两者统称为政策性住房。限价房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定义,但其正式提出源于“国六条”文件,是一个原则性调控政策,其中指出“土地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其中提到的“限套型、限房价”的普通商品住房,被称作“限价房”。  相似文献   

9.
郑新  王铁梅  张琳 《数据》2007,(9):28-31
近年来,房价较高、涨幅过快的问题日益凸现。房价"逆势上扬"是供需矛盾的集中体现,作为商品房供应源头——土地供应量是否充足的问题也引起了普遍关注。北京市统计局针对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开发利用情况所作的调查,发现北京市住宅存量用地面积较大,但是能顺利形成住宅供应的土地面积增量呈减少趋势,且在企业中的分布集中,使部分企业感到土地供应趋紧。  相似文献   

10.
王楠 《上海房地》2013,(12):13-15
目前上海住宅用地市场供应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表现为总量供不应求、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均衡。从理论上说,在土地存量有限、住宅刚需旺盛的背景下,增加用地供应有助于平抑房价,但实际存在着供应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1.
聂梅生 《东南置业》2008,(10):38-43
1、2007年采取了加大供给、抑制需求以期稳定房价的调控政策,采取的手段如下:房地产政策方面以改善住宅供应结构和调整需求为主,大力建设住房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发布的当前房地产价格状况及趋势报告显示,全国住宅价格走势基本正常,房价收入比稳步下降,从1990年的13.12跌至2003年的8.42。其中,北京2003年房价收入比为10.35,而2000年到去年的平均数字为12.31.房价收入比的持续下降,说明居民购房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与滞后一年的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增长率呈现较强的正向相关性,住宅用地供应与阶段性房价变化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范晓华 《活力》2006,(4):229-229
我国经过土地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形成,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然而,房地产市场生成后的仅仅几年时间,我国整个房地产市场就陷入了市场性有效消费不足的“疲软”境地。为了解决“疲软”问题,使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国家、各级政府、开发商都做了一定努力。虽然国家政府让费、让税,银行减息,开发商让利,但房价仍然较高(相对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此。有人提出了免除住宅用地生地价的观点。以进一步压低房价,解决有效需求问题。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上都存在一定问题。房价的构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房价不可能一味下降,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控制房价,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房价过高(如:房地产投机):另一方面应在城镇居民收入中增加住宅消费含量。在福利分房年代,在职工工资收入中不含住宅消费部分。房改后,工资改革并未与之配套,这方面问题需另立题目讨论。本文就是否可以免除住宅生地价进行分析,并请同人指正。  相似文献   

15.
北京2006年土地供应计划公布,高档住宅用地将受限。分析人士表示,高档房供应过多.而低档房供不应求,政府试图通过土地“闸门”来调整楼市供应结构.进而影响整体房价。但今年土地供应仍难根本缓解开发商的地荒,土地出让的价格估计依然会继续上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中国城市土地供应结构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通过对全国270个地级市土地出让数据的计量分析发现,中国城市土地供应存在明显的“内部失衡”和“空间错配”。在城市内部,住宅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比例明显偏低。在空间分布上,一、二线城市的人均用地供应明显少于中小城市,东部地区的人均土地供应与其他地区相比受到更严格的限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人均“招拍挂”土地、人均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的供应量对房价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供地总量对房价影响微弱;土地供应“空间错配”主要体现在不同层级的城市之间。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整个房地产界,敏感的是房价,关心的是政策,争议的是拐点。但在此将撇开这些热点问题,来探讨一个冷静但又至关重要的问题——市场供需结构的问题。房地产市场供需是决定房价的关键因素,房价的走势与当前市场供需结构密切相关。政府的宏观调控最终是希望实现市场总量、供需结构的动态平衡,这是确保房价稳定、房地产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也是全社会的利益所在。正是基于此想法,我们在此之前选择了全国10个典型城市就其住宅市场的供需情况做了一些相关研究分析,以便于更好地探讨房地产市场供需结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已悄然过去,但市场调控政策的不断出现,也给2007年留下房地产新政执行年的称号。回顾2007年全年的房地产走势,是在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价的呼声中走过。国家在抑制房价上涨太快、投资过热等方面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调控力度逐渐加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也已经进入了并购整合阶段,土地、信贷的收缩直接带来房地产行业资金门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蓝皮书》列举了造成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是土地价格上涨。二是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三是新建住宅品质提升。四是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应量下降,高档商品房供应增加。五是投资和投机性购房拉动。六是国家对房地产开发的“地根”、“银根”紧缩,影响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有意炒作,进一步强化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七是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特定形式的垄断,  相似文献   

20.
最近的报刊上,陆续发表了一些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成效“质疑”的文章。对此,讲一讲个人的探讨性意见。去年,我国政府对以住宅为主体(这些年来住宅投资占房地产投资70%左右)的房地产业进行了宏观调控。调控的主要任务是,坚定不移地解决突出问题,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宏观调控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有些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有些城市房价过高、有些城市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突出、市场管理比较混乱、投资增长过快等五大突出问题(以下简称“五大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