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景区泛化等新型时代背景下,全域旅游战略为长江三峡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本文阐述了全域旅游的内涵,指出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在功能提升、要素整合、产业融合、时空拓展、区域联动等方面提出长江三峡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借助长江三峡旅游发展中的大量事实.按照时间序列依次对旅游危机的生成机制、旅游危机的影响机制以及旅游危机管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阶段旅游危机管理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家地质公园对提高公众对地球价值的认知程度、保护地球环境、拓宽旅游资源的范畴、提高我国旅游活动的科学含量和改善我国旅游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无论对保护重要地质遗迹,还是促进其旅游业发展,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实现长江三峡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现这一目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有关研究拓宽思路,使长江三峡旅游业能更好地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三峡成库后,有必要对新三峡和新三峡旅游的形象进行重新定位,即新三峡应该是大三峡,新三峡旅游应该是大旅游.同时应将市场原则和政府主导原则相结合,以新思路进行投融资,用经营产业的方式来经营三峡.  相似文献   

6.
关于长江三峡旅游业实施一票制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是重庆市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也是重庆参与国际旅游市场竞争的拳头产品,在重庆旅游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三峡成库,旅游行业恶意抄作,提出“告别三峡游”以及旅游者自身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等原因使得三峡旅游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从分析三峡库区实施一票制的意义出发,研究三峡旅游实施“一票制”的方案,以“一票制”的紧密合作性、灵活多样性满足游客的需求,重振三峡旅游。  相似文献   

7.
三峡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峡地区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前景辉煌。为了可持续地发展旅游产业,针对当前三峡地区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加强区域合作、培育龙头景区和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市场管理和协调组织的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严如刚 《全国商情》2010,(12):71-72,76
为了旅游人才个人的职业发展和企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应当开展旅游人才职业生涯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旅游人才保障体系,将培训工作与职业发展有效融合,关注旅游人才职业生存状态,制定合理的、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战略目标且保证能够实施,处理好各个阶段的规划,就能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域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目的地呈现出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特征。为了带动地方经济,城市旅游规划也开始不断完善,存在与城市规划出现冲突的可能性,需要相关部门在规划中加以协调,为城市建设的顺利完成提供参考。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城市规划与城市旅游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路径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宝贵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探讨了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因文化差异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了这种跨文化冲突问题的成因及对企业的影响,从协调理论入手提出通过构建组织管理协调机制解决企业跨文化冲突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最近十几年来,长江经济带迅速崛起,呈现出"群雄并起"和"多极萌发"的新态势,正在改写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版图,但也遭遇到不少瓶颈制约,受制于"行政区划经济"的严重羁绊,影响了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一些地方比拼优惠政策,"土政策""土围子"比比皆是;科技研发低水平重复;调结构和转方式都是着眼于在自身"一亩三分地",根本问题是缺乏系统性的协调机制。然而,国内学者对长江经济带的研究大都偏重于其经济的发展,而对创建长江经济带协调机制的研究相当零散;西方学者则没有研究我国长江经济带的协调体制机制建设问题。长江经济带的进一步崛起与健康协调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创建跨省市的协调机制。要努力创造协调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树立共荣共赢的理念;创新多层次的行政协调机制;充分运用理念引领、战略导向、政策法规、行政协调和行业协会等的巨大作用;借鉴法国"市(镇)联合体"协调模式的有益经验,创建一系列协调机制,包括决策机制、日常协调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专项财政机制和调研咨询机制等,确立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科技研发、战略新兴产业和主要市场等五大重点协调领域。  相似文献   

13.
秘书在组织管理活动中有特殊的地位,起着一定的综合协调作用。秘书的协调,在整个组织关系中进行,受制于组织目标、领导意图、组织结构关系、组织环境等因素。只有在一定的职权基础上,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身份,有一个准确的角色知觉,秘书才能有效地做好组织的协调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根基,吸收和辐射周边旅游重点区域,特别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形成"长江中游旅游区",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旅游竞合应注重区域一体化规划建设、产品整合型品牌打造、与区域战略发展的耦合性制度衔接,这种耦合机制表现为与区域发展整合化耦合、文化创意化耦合、游憩与旅游一体化耦合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世界旅游业正逐步转向以文化与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人们越来越注重旅游活动的文化含量。本文从我国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的关系出发,探讨新时期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理念发展。  相似文献   

16.
ASEB栅格分析法在三峡晓峰旅游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旅游体验理论为指导,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三峡晓峰旅游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主题文化缺失和游客体验不够是导致三峡晓峰旅游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鉴于此,提出旅游主题文化提炼、旅游体验产品策划、创新体验式营销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耦合理论,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域2012年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数据,对各省域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1除极个别省份,多数省域的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具有较高的耦合度,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基本上处于同步发展状态;从空间视阈看,各省域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的耦合度与其所处地理位置关系不大。2大陆31省域的旅游环境与旅游收入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3处于耦合协调等级水平的省区,多数是旅游环境时滞于旅游收入,反映出旅游环境"投入-产出"的高效率;耦合协调度等级处于濒临失调或失调省区,其突出的特征是旅游收入都时滞于旅游环境,旅游环境的投入难以同幅度提升旅游收入。4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服务环境等要素对旅游环境和旅游收入的耦合协调度贡献存在差异,自然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社会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作用次之,服务环境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相对最小,经济环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宁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9,19(6):31-36
在“后三峡时代”,长江三峡旅游必将转变为以长江三峡和库区为背景、以游船为主体的观光休闲和度假休闲旅游。因此,开发游船休闲旅游,完善游船体系,构建多层次、多样化游船产品体系,打造游船目的地,发展游轮经济,是三峡游船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尽快实现发展思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产品创新以及保障创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三峡库首区的工程地质环境演化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尤其是对某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论证并据自己的工作得到一些新的结果。作者首先论证了库首区的地壳表层结构,强调仙女山、九湾溪、天阳坪三断裂构成的K字型断裂系的重要意义,并据断裂构造岩的成分结构及力学性质分析了仙女山断裂的多期活动及孕震物理。其次从白垩—老第三系的分布、温泉的排列、地形变的协调性、地应力的一致性论证了仙女山断裂活动自新构造期以来即已南北一体化,其北延过江的形式是反经验的,即以挤压应力拗折带的形式过江,而在地表无确定的断裂带存在。第三,由赤平投影解,水系优势方位统计等反演研究及现代地应力测量结果,证明库首区自燕山运动以来基本上以NW向应力场为主,属于NNW向构造体系。第四,由阶地、第四纪堆积物及物理地质作用的研究,发现新滩地带不存在阶地“超覆”,瑶子“砾岩”并无明显的构造变形迹象。库首区自新构造期始至今稳定抬升,升率约为0.1 mm/gt。在此背景下,发育了秭归—渔洋关孕震断裂带及黔江—兴山孕震断裂带的一部分。这两个带控制的地区、地壳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活跃。特别是新滩地带近2000年的重力崩滑(外动力)与区域地震(内动力)在时空上具有明显的相谐性。此外,文中还结合三峡的新构造研究提出了新构造期次划分方案,它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研究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5年绿色技术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指数进行测算,并分别对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采用层次聚类和变异系数方法对测度结果进一步剖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大部分省市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耦合协调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是省际差距在不断缩小;绿色技术效率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耦合协调结果明显较好,但是省际差距在不断扩大;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的耦合协调水平最高,其次为长江中游地区,最低的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长江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