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以河北省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作为出发点,通过实践调研的方式获取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各因素对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林业经营是否受灾、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林农对林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林地经营类型、林业灾害损失占家庭收入的比例5个因素显著影响林农参与林业保险的意愿;林农的学历、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年收入、收入主要来源和林地面积6个因素对林农参与林业保险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林农是我国林业经营的主体,其碳汇林经营受偿意愿关系到我国林业碳汇的供给问题。文章以浙江省温州市的林农为调查对象,引入计划行为理论,通过构建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林农的碳汇林经营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是否认为林业碳汇具有减排优势、造林年限和是否享受过碳汇造林补贴3个变量对林农碳汇林经营受偿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林农的年龄和是否能理解林业碳汇概念2个变量对林农碳汇林经营受偿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利用非参数估计技术,得出林农碳汇林经营的平均期望受偿额度为72.34元/t·co_2。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第二期天然林保护工程即将实施之际,研究天保区集体林改后林农的经营意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云南省玉龙县为例,调查分析了天保区集体林改后林农在管护方式、采伐、长期经营、林地林木抵押、联合经营、资金投入六方面的意愿,得出了天保区林农对林地资金投入愿望不强烈,大部分人具有抵押意愿,但并非用于林地投资等结论;并指出改革天保区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是天保区集体林改配套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如何使林农提高森林经营积极性是我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以福建省邵武市作为研究区域,首先阐述该地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资源情况;其次从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Probi t分析模型构建和变量选择等角度介绍研究方法;再次运用构建的模型和一手数据分析农户森林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得出户主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家庭富裕程度、是否有人在外地务工、林地面积等对于农户森林经营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促进林农提高森林资源经营意愿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分析方法,对苏北地区农户林农复合经营意愿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样本数据分析,影响农户林农复合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为家庭年收入、耕地面积、土地细碎化程度和户主的受教育年限等。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家庭年收入进行分段评价,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处于中间层次的农户经营意愿高于两端。  相似文献   

6.
基于江西省10县500农户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有无林地生产道路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有显著正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提高供给水平和效率;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加强林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林地道路建设,解决林农生产经营难题。  相似文献   

7.
林农技术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江西宜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西宜春312户林农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Logistic模型对林农技术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林农林业技术需求意愿与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重要程度、对林业政策稳定性的评价和过去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等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在家劳动力人数、林地与公路的距离等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省景谷县197户林农融资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方法分析林农林业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林农林业投资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林地林木特征变量和林农林改政策认知变量,其中,林地质量、林改政策宣传是否到位、是否编制林业经营方案、林业生产经营缺钱是否经常发生等因素对林农林业投资影响显著为正,林地离家距离和林地是否缴纳承包使用费对林农林业投资影响分别显著为负;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林农、金融机构和林业行政部门的视角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新型林地经营模式,林农作为林业经营的主体,探索林农林地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对深化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浙江、福建、江西3省(区)678户林农的调研数据,剖析林农林地经营模式的选择逻辑和行为特征,利用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林业社会化服务、林地规模对林农林地经营模式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林地面积越大的林农更不会选择合作经营和流转经营,地块数量越多的林农更趋向于选择流转经营;林业社会化服务、林地规模对不同文化程度水平林农以及不同林地经营模式的影响具有差异性。由此对林农林地经营模式的效率提高和发展方向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云南省景谷县197户林农融资调查问卷为样本,采用二元Logistic方法分析林农林业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林农林业投资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林地林木特征变量和株农林改政策认知变量,其中,林地质量、林改政策宣传是否到住、是否编制林业经营方案、林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是否经常发生等因素对林农林业投资影响显著为正,林地离家距离和林地是否缴纳承包使用费对林农林业投资影响分别显著为负,在此基础上,笔者分别从林农、金融机构和林业行政部门的视角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 加快“中国药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是定西的重要优势资源之一。甘肃省定西市已将中药材作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大规模地进行开发生产,并提出打造"中国药都"的目标。该文论述了定西建设"中国药都"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定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定西如何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加快"中国药都"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阳市中药材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信阳市中药材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发展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论证,剖析了信阳市中药材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药资源的基本特征及其开发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中草药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开发利用中的基本特点,讨论了合理开发和保护中草药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化开发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福建省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优势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中药材GAP研究,提高中药材质量,探讨基地的组织形式,抢救和保护濒危中药材种质资源,积极申报名优中药材的原产地保护,培育中药材龙头企业等加快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化开发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结合《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具体要求,从福建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与稳健发展的中药材种植(养殖)业、福建省日益规范的中药制造业、福建省日益繁荣的中药流通产业、台湾地区规范的中药制造业、台湾地区稳定的中药产品海外销售市场、台湾地区对大陆中药材原料的依赖性等方面介绍了闽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SWOT矩阵分析,指出闽台中药材产业合作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之所在;并据此提出促进闽台中药材产业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需求导向,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因子分析法,探索中医药康养旅游者的核心需求,据此提出小镇创新开发的路径。研究发现中医药康养旅游者的核心需求包含五个方面,即:环境需求、中医药康养需求、社交需求、认知需求和设施需求,其中环境需求、中医药康养需求和设施需求最为重要。因此,中医药康养旅游小镇的建设应选址在环境适合康养的地方,配套中医药康养旅游所需的高质量的设施设备和相关服务,尤其要特别重视相关活动的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还要将中医药康养旅游小镇打造成为一个社交平台,加强中医药康养旅游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中医药康养旅游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种药食两用原料组合物产品——"甘氧片",对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对醉酒小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50%酒精灌胃,建立急性酒精中毒模型,观察醉酒行为学指标、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肝功能、取肝脏测定肝脏中乙醇脱氢酶活性。结果:样品组为人体10倍和20倍剂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在醉酒诱导时间和醒酒时间上都具显著性;肝功能指标:与正常组相比,给予醉酒诱导的模型组小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均明显升高,表明对肝损伤模型建立。样品组10倍量和20倍量与模型组比较,ALT指标都显著降低(p<0.05、p<0.01);AST指标,样品组10倍量无显著性差异,20倍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BIL指标,样品组10倍和20倍量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ALP指标,样品组10倍量和20倍量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5)。肝脏乙醇脱氢酶活性:模型组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意义,与正常组比较,样品组10倍量无显著性差异,20倍量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食两用原料组合物产品——"甘氧片"具有显著的醒酒作用并对急性酒精中毒具有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旺生 《中国农史》2002,21(4):12-18
本文提出一个“效率空间”的概念 ,然后从农业起源方式、生活方式和继承制度等三个方面 ,论证中国传统农业不存在效率空间 ,是一种“效率”较高但是没有“效率空间”的农业类型 ,而西方古代农业是一种“效率”较低但是有“效率空间”的农业类型。文章还认为 ,黄宗智教授的“过密型增长”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晚期的表现形式。实际上 ,早在秦汉时期 ,中国单一种植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模式 ,无需太多的土地即可养活较多的人口 ,对劳动力有较高的需求 ,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过密型增长” ,只是因为存在异地移民 ,才使得这种“过密”表现得较隐蔽。近代以后 ,中国东南地区已经无可垦之地 ,才会出现典型的“过密型增长”。  相似文献   

19.
大健康战略实施下,大健康产业发展迅猛,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热为中药养生零食带来了爆发增长的新机遇。然而目前学界对这类典型的灵感、工艺、食材、配伍、功能脱胎于中医食疗文化的食养功能化休闲食品,尚无统一的命名,也无相关概念的研究文献。文章通过梳理相关联概念,明确厘定了中药养生零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药养生零食的内涵、外延及特征,并从传承历史经典和体现当下需求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审视,以期填补学界对于中药养生零食研究的空白,为中药养生零食产业的后续升级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与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火金 《中国农史》2002,21(4):48-52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精髓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传统农业遵循“天人合一”架构下的天、地、人、物的协调统一 ,即视天地自然环境、动植物生长与人的实践活动为一有机整体。由此引导了生态化的农业理论和技术及其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维持了农业的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以化石能源投入为主 ,面临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 ,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对此 ,许多国家开始转向 ,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环保农业等所谓“持续农业”模式纷纷登场 ,力求发展和持续并重。由此可见 ,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对于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