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人学实现了对人本主义的超越,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并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吸取传统人本主义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既不是西方人本主义所理解的抽象的人,也不是中国传统以民为本中的民;以人为本也不能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想详尽地说明以人为本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其次应该看到:历史是属于人的历史,是与人的历史并行的,我们又隶属于历史,永远处于历史的流变中.以人为本的“人”是理论和现实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有特定的理论内涵。以人为本是把人看作主体、目的;既以全体的人为本,也以每个人为本;更以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为本。同时,以人为本作为党的执政纲领,是实践理念,具有丰富深刻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现代科学管理的根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服务人,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平衡与协调。以人为本也是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传统理念。现代科学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人性化,以实现人的相互利益的平衡与协调。  相似文献   

5.
人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应以"人"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此,本文对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必要性作出分析,并提出了实现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意义在于实现了以下三方面的转化。一是从“物本”向“人本”的转化,这是对经济发展目标的新思考;二是从抽象“民本”向现实“民生”的转化,这是对发展基点的新思考;三是从“以财富为本”向“以权益为本”的转化,这是对人的发展目标的新思考。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发展观念的重大更新、重大转折和重大进步,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以及国际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总结的新拓展。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理解以人为本,才能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以人为本思想素有历史渊源,它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反思及超越。同时,以人为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精神实质是追求社会和谐。因此,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诉求。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是中央根据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出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是对历史发展观的科学总结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检验发展科学性的根本标准,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承担和实践的主体也是人。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人本观。充分依靠人。处理好人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指导我国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思想,也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标。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表现和重要实践。因此,当前环境下必须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着力休现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是指人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存在、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属。大学生人格教育应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大学生自觉性;以人为本,关心人,关心人的利益,调动大学生积极性;以人为本,开发人的价值和能力,激发大学生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