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9月,央行将再贴现利率从2.16%上调到2.97%,对进一步规范票据市场行为,确保票据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调控作用,但同时,再贴现利率增幅高达37.5%,给初具规模的票据市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总体看,再贴现利率的提高对承兑业务影响不大,对贴现和再贴现业务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武超雄  李焱 《山西金融》2002,(12):50-50
1.再贴现利率高。2002年2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调低存贷款利率,但再贴现利率却保持不变,仍是2.97%,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贴现率则低于2.5%,在资本成本核算上再贴现已不再具有价格上的优势,一些国有商业银行为获得较高收入,将持有的贴现票据办理转贴现或到票据市场进行融资,再贴现利率高成为再贴现业务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再贴现利率形成机制亟待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央行2005年3月17日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至今,洛阳市票据市场利率持续下降,票据市场利率已接近或低于商业银行筹资成本,商业银行票据经营利率风险凸现。一是银行承兑汇票的市场贴现利率从年初的 3.6%左右,逐步下降到了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水平以下。相当部分银行的贴现利率突破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3.24%的底线,甚至降至2.0%左右,票据市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实行基于再贴现率加点生成贴现利率的票据定价模式。在中国票据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货币政策调整和利率市场化进程等因素,使得票据贴现利率波动频繁并逐步显现出基于再贴现利率基准定价模式的缺陷,主要包括贴现利率存在跌破再贴现利率的背离现象、贴现利率定价模式未体现票据市场化程度、再贴现利率的货币传导功能逐步弱化等。本文提出票据贴现利率采取基于Shibor加点差的定价模式具有资金成本依据和契合票据业务特点等方面的优势,并具有推进利率市场化、沟通不同金融市场联系和促进货币政策传导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票据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动不仅取决于票据市场资金供求等因素,还受制于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变动,本文对赣鄂湘三省票据市场利率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析了利率变动的原因及存在的风险,提供了加强票据利率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再贴现利率近年来难于动态调整的原因分析,认为随着Sh ibor的出现、调控模式的转型以及票据市场的发展,对完善和改进再贴现利率形成机制提供了良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当前票据市场利率变动与Shibor走势基本吻合,表明目前票据市场利率已呈准市场化状态。文章从票据市场信息不对称、票据要素差异、银行承兑动机差别等角度,揭示了影响票据利率市场化的功能性障碍,并从加快商业票据电子化建设、改革再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规范票据贴现金融信贷统计归类等方面,提出深化票据利率市场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依托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临沂区域票据市场经历了超常发展、业务萎缩到理性复苏的过程.但是区域票据市场依然存在票据业务市场创新不足、人民银行再贴现窗口指导作用减弱、票据功能异化严重、民间票据市场不规范发展等问题.本文提出规范商业银行行为,培檀良好社会信用,适当调整再贴现利率,充分发挥再贴现政策工具功能,强化激励和约束力度,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权伟 《南方金融》2003,(1):44-45,43
人民银行调高再贴现利率后,再贴现业务量急剧下降,但与此相反的是,各商业银行的承兑、贴现、转贴现业务也出现了急剧的增长,其中的原因,就是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已经脱离了人民银行的再贴现政策的束缚,能够独立发展,而这除了外部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外,商业银行内部调整票据业务政策,加强对票据业务的竞争,是2002年票据业务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马玲 《济南金融》2008,(3):79-80
<正>现行票据贴现利率实行的是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的政策。1998年3月,人民银行规定再贴现利率作为一种基准利率,由人民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进行调整。2004年3月25日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调整为3.24%,一直延续至今。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1.
再贴现业务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内生性货币政策的理性工具。在经济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转与利率政策趋强的环境中,再贴现业务明显扩大规模,发挥其“预防和微调”的政策效应。今后,为更有效发挥再贴现业务的效应,我们需要解决票据市场发展、贴现利率市场以及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密切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调整现行的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挂钩政策.现行的票据贴现利率与再贴现利率挂钩的硬性规定,严重背离了贴现利率已接近市场化的要求,若再依据人民银行现行贴现利率规定查处其违规行为不再具有实际意义.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如温州市等地,一些银行机构的票据贴现利率早就突破了人民银行关于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计算的框框,因此放开对票据贴现利率管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对票据贴现业务实行在不低于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由市场自由决定票据贴现利率的政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各金融机构对票据贴现利率逐步试行在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基础上加点报价.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广西商业银行票据贴现利率形成因素进行研究,发现3个月Shibor与票据信用风险状况是票据贴现利率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完善票据贴现利率形成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明 《上海金融》2003,(9):32-33
根据我国目前票据市场发展现状,应该从票据承兑、贴现、再贴现等各环节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票据市场运行规则,推动票据市场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再贴现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票据贴现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票据贴现利率实行的是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的政策.1998年3月,人民银行规定再贴现利率作为一种基准利率,由人民银行根据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进行调整.2004年3月25 日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再贴现利率调整为3.24%,一直延续至今.也就是说,目前,央行规定的商业银行贴现利率是在3.24%的基础上加一定的百分点形成.  相似文献   

16.
再贴现业务: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贴现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的间接性调控工具,经过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再贴现业务已有显著的发展,并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但是,由于存在着诸如票据市场欠发达,票据贴现发展滞后以及中央银行再贴同操作力度不够等制约因素,阻滞了我国再贴现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当前,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再贴现业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发展思路主要是: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完善和充实再贴现业务的市场条件和环境;进一步发展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票据贴现业务,为再贴现业务的顺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强化我国中央银行再贴现业务的操作力度,完善和充实再贴现业务发展的内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票据市场对中央银行再贴现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由直接向间接的转变,再贴现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再贴现政策工具的载体——票据市场发展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说明了票据市场发展及对中央银行再贴现货币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商业汇票是重要的资金融通工具,不仅能满足供求双方的资金需求,而且能有效缓解货币供应的结构性矛盾, 促进货币市场规范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依托于地方经济发展实际,临沂区域票据市场经历了超常发展、业务萎缩到理性复苏的过程。但是区域票据市场依然存在票据业务市场创新不足、人民银行再贴理窗口指导作用减弱、票据功能异化严重、民间票据市场不规范发展等问题。本文提出规范商业银行行为,培植良好社会信用,适当调整再贴现利率, 充分发挥再贴现政策工具功能,强化激励和约束力度,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票据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商业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我国商业票据业务作为货币市场上一项重要的融资手段和信用工具其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 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近几年 ,在中央银行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下 ,尤其是中央银行再贴现利率大幅度下调 ,与再贷款利率的差距明显扩大的条件下 ,商业票据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2 0 0 0年末 ,全国商业票据市场承兑、贴现、再贴现三项业务余额达6468亿元 ,是 1999年的 2 2倍 ,1995年的 4 8倍。从业务发生量看 ,2 0 0 0年票据市场三项业务累计发生额为165 5 9亿元 ,比 1999年增长 90 % ,是1995年的 3 …  相似文献   

20.
陈军 《上海金融》2002,(6):15-17
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政策的调整可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本文试从目前我国再贴现业务现状及票据市场较发达地区业务拓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完善和改进再贴现政策效应的途径,以达到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增强货币政策可操作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