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时代的发展,也为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转基因植物较传统植物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与耐受性,且转基因植物的生存力强与繁衍率高,因此转基因植物的产量也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满足了人们的生产需求。但由于各个方面的影响以及转基因技术本身所存在的不确定性,人们无法对其生存环境的安全性及食品安全性做出完全的肯定,因此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怀疑转基因植物的生存环境安全性及其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张庚 《中国市场》2001,(4):22-25
<正>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以其独特的品质和特性深受人们的关注。有人为农业科学取得的技术进步而欣喜若狂,称之为“新世纪的食粮”,同时,也有人担忧其安全而敬而远之。 80年代初,美国最早进行转基因食品的研究,1983年转基因食物诞生(即转基因烟草和转基因马铃薯)。三年后,转基因抗虫和抗除草剂植物开始落田实验。94年首批转基因产品,延缓成熟以保鲜的番茄在美国获准进入市场销售。到1997年,美国已能生产  相似文献   

3.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因素。目前,中国有大量企业正在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食品生产,这促进了转基因食品多样性的持续增长,产量和销量的增加,也带动了国家的经济建设。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对权威的证据能够证明其有没有危害。本文分析了常用的转基因植物食品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科学会全国研究委员会(NAS)在一份新报告中说,美国农业部(USDA)在批准新的转基因作物商品化之前,应更严格地审核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该委员会在这份题为"转基因植物的环境影响:法规的范围和充分性"报告中指出,公众应更多地参与审核过程,同时,在转基因植物获准上市后,仍应继续进行生态学检验和监控.报告强调说,应进行适当的环境风险分析,顾及取决于联邦法规体系的公众对转基因植物的认可,同时还要处理好环境风险可能向社会转移的严重性问题.报告批评了过度的商业机密保护制度,使得"秘密商业信息"这一惯用语在试验申请中取代了科学事实.这些"妨碍了最终审核和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同时其他国家要求决策过程更为公开.  相似文献   

5.
利用PCR技术检测转基因大豆RoundupReady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蒋原  祝长青  林宏 《检验检疫科学》2001,11(4):11-13,20
1前言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转基因产品已逐步从实验研究走向商品化生产.迄今为止,大约有近百种转基因植物进行了商业种植,有千余种被批准进行田间实验,涉及的植物有50多种,植物基因工程为发展高科技农业、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情况自从1985年人类首次试种能够抵御害虫、病毒和细菌侵害的转基因作物以来,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共进行了2.5万多次试种。1996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仅为170万公顷,而到了2000年却迅速增长到4420多万公顷,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2%。当前,转基因作物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约占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71%,下同)、加拿大(约占11%)、阿根廷(约占16%)和中国。目前,全球种植的主要转基因作物有4种,即玉米、棉花、大豆和油菜籽,这4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1998年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99%。其它转基因作物还有烟草、番木瓜、土…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产品发展迅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种植国和转基因产品的主要进口国之一。然而科学界与之相伴的有关转基因产品安全性的讨论愈演愈烈。在对这一问题未有科学定论之前,各国针对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产品的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各主要国家和我国的标识管理制度的介绍、对比,结合我国转基因表示制度的实施情况,归结了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生物及其检测研究近况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 自1994年首批转基因植物获得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以来,到目前仅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转基因作物及其由这些作物加工而成的食品以难于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已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批准商业化种植的已超过90余种,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4000万公顷,仅在美国市场上就有近4000种食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占整个零售食品的60%[1-3].据此不难预测,未来的5~10年,转基因食品不仅将充斥美国整个食品供应体系,而且将对整个世界的食品供应体系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日本转基因技术研究与管理最新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日本国2001年以来发表的有关转基因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安全管理的最新政策,供系统内转基因产品检测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技术发展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公众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讨论多聚焦于“安全性”问题,因此,政府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安全评估与风险管理方式尤为重要。本文从转基因的安全性评估与风险管理角度切入,分析美国、欧盟、日本等地区对于转基因技术的风险管理方式,对比分析其与我国的差异,期望藉由良好的风险评估与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法来提高我国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度。  相似文献   

11.
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建立的基础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日益增多.但其安全性问题引起人们的争论,各检验检疫口岸相继开展了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工作.目前采用和待开发的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是建立在已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外源基因的构建及表达情况的基础上的,包括蛋白质检测和DNA检测.蛋白质检测方法有ELISA、试纸条检测和Western杂交,DNA检测方法有PCR、Southern杂交、基因芯片等,本文将分别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供销商情》2007,(9):51-51
世界三大薯类之一的木薯,经过转基因技术,叶片寿命延长,块根茁壮成长。利于增加粮食来源和生物质能供应。据悉。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植物研究所合作,首次在世界上成功进行转基因木薯田间试验,且已在海南海口完成1334平方米试验田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 转基因食品就是移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种类。人们可以用鲜鱼的基因帮助西红柿、草莓等普通植物来抵御寒冷,把某些细菌的基因接入玉米、大豆的植株中,就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不受害虫的侵袭。而以这些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作物具有高产、抗病虫等突出优点,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日趋成熟、转基因作物已向商品化发展。与此同时,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即作为食品对人体健康问题,已引起世界性的所谓"生物安全"论战。食用转基因食品后,有副作用吗?人们持怀疑态度的理由是:害虫都不敢轻易下口的转基因作物,一旦变  相似文献   

14.
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培育的淀粉改良的转基因木薯田间试验获得成功。试验田收获的新型木薯,证明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木薯的淀粉品质,这将拓宽我国木薯  相似文献   

15.
美欧之间转基因产品贸易争端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蓬勃发展。1983年,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作物——一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在美国成功培植。1993年,第一批转基因产品——转基因晚熟西红柿获得美国农业部批准进入商业化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在世贸组织框架内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转基因食品可能存在不确定的风险,许多国家都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强制标识。由于欧盟自1998年以来暂停批准转基因农产品在欧盟市场的准入申请,2003年5月,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在世贸组织提起针对欧共体的申诉。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欧盟对转基因食品的强制标识制度也成为一个争议的问题,这给中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在中国,目前有农业部和卫生部的两个相关管理办法。本文根据世贸组织的相关规则,包括《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以及关贸总协定1994第20条,从实体和程序上对我国现行规定的合法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来华 《检验检疫科学》2003,13(2):26-27,33
粮食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效益衰退等全球性难题,对传统农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转基因植物的开发和应用,展示了巨大的生产潜力,给现代农业注入了无限的生机.目前转基因植物主要应用于杂草防除、病虫害防治、品质改良、培育新品种和提高产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外贸易》2011,(8):59-59
据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披露,截至目前,我国共批准发放7种转基因植物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这7种作物分别是耐贮藏番茄、抗虫棉花、改变花色矮牵牛、抗病辣椒(甜椒、线辣椒)、转基因抗病番木瓜、转基因抗虫水稻和转植酸酶玉米。在进口作物方面,目前,经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评审,  相似文献   

19.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如炸药的毒性污染,可能导致毒性代谢产物的积累,这些毒性代谢产物可能进一步进入食物链。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从遗传上改良植物来克服其解毒能力的内在不足。有些细菌基因能编码分解炸药的酶,像硝基还原酶和细胞色素P450,这些细菌基因已被引入高等植物,显著地增强了植物耐受性、吸收和解毒的能力。转基因植物展现出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为高效环保的净化土壤技术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20.
吴先哲 《品牌》2014,(11):274-274
转基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我国在实验转基因技术的同时对很多发达国家转基因技术的成果进行了科学的论证。结果发现国外的转基因技术都受到严格的审查与控制,很多转基因技术发达的国家都有与转基因相关的法律规定,这些安全体系的制定对保障转基因技术的安全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有着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