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世界各地炼油能力总体缓慢增长,总能力达到48.3亿吨/年,比上年增长约2600万吨/年,新增能力主要来自阿联酋和印度.原油加工量再创历史新高,尤其是欧美炼厂原油加工量大幅增长;炼厂开工率继续回升,西欧地区大幅提升;原油价格下跌使世界主要炼油中心炼油毛利总体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北美地区炼油商继续扩大页岩油加工能力,欧洲炼油利润好转给持续调整多年的炼油业带来喘息之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炼油业稳步发展.预计2016年世界净增炼油能力约4100万吨/年,总能力达48.7亿吨/年.在低油价刺激下,世界炼厂加工量不断增加,石油市场上的原油过剩将转变成油品过剩,最终导致炼厂开工率下降.未来几年,世界汽柴油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汽油毛利将远好于柴油.各国油品标准中的主要指标趋向一致,质量升级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世界炼油工业呈现出以下特点;(1)世界总的烽油能力变化不大,但是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独联体和东欧炼油能力明显下降,亚太地区显著上升,中东地区也有较大增长。(2)由于原油呈现重质化倾向,品质下降,而油品需求朝轻质化方向发展,因此原油加工趋于深度化。(3)环保标准日趋严格,油品趋向优质化。(4)炼油业竞争激烈,各大石油公司炼油和油品销售赢利微薄。(5)世界许多国家实行石油公司民营化和油品贸易自由化。究其原因,有的是经济转轨的需要,有的是为加入地区性贸易组织或世界贸易组织,也有的是为吸引外资、盘活资产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3.
世界炼油业出现五大发展趋势:原油供应多极化,炼油格局加速调整,炼厂规模继续扩大,原油重质劣质化,清洁燃料标准加速升级。当前全球经济总体上仍处于缓慢复苏态势,但主要经济体增长分化明显,下行风险依然存在。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3年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统计和预测,2012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相比2011年3.8%的增速有所降低,但仍达到3.1%,其中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GDP增速为4.9%,发达经济体的GDP增速为1.2%。国际机构普遍对未来世界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期并 相似文献
4.
张连民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2,18(6):39-41,56
对环渤海地区的原油资料、炼油工业、成品油市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发3展的趋势和渤海湾油区的含酸油加工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世界炼油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新动向:随着油品需求的持续增长,炼油能力和能力利用率有所提高;环保法规仍使炼厂面临巨大的压力,但炼油业的利润已趋回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联合、重组成为炼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新战略;面向21世纪的炼油新工艺、新技术正取得新进展;炼油和化工正在趋向一体化。当前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形势。为保障我国油品的稳定供应,增强我国炼油业的竞争力,建议国家在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进口油源的稳定;严格控制扩大原油加工能力,近期侧重增加催化重整、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装置的能力,以实现汽油无铅化、增产航空煤油及优质柴油。炼油企业应加快润滑油升级换代的步伐,用好烯烃和芳烃,向炼油和化工一体化方向发展,提高装置能力利用率和综合商品率,降低加工损失率,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面向21世纪的世界炼油工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国铁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0,16(1):10-15,39
介绍了21世纪世界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世界炼油工业采取的重大举措,提出了我国炼油工业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世界炼油工业面临全球经济复苏曲折,石油需求增速放缓,国际原油价格高位震荡、轻重质原油价差增大,炼油能力过剩、利润长期低迷以及下游建设成本增大、炼厂新建和扩能改造项目减少的严峻形势。因此,未来炼油工业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劣质重油加工水平;为适应油品结构变化趋势,多渠道增产柴油;生产低硫、超低硫清洁燃料;继续发展生物燃料。我国炼油工业面临原油资源供应趋紧、原油品质劣质化、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趋严等挑战,建议采取以下对策:1)扩大原油来源,实现炼厂加工原料资源多元化;2)进一步提高劣质重油深加工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炼厂装置改造步伐;3)加快清洁燃料生产升级换代,提高加氢装置比例;4)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同时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9.
2001年世界炼油行业经历了几次大的公司合并或兼并重组,炼油能力总体略有下降。美国《油气杂志》关于世界炼油能力的年度调查表明,截至2001年底,世界炼油能力约为405832万吨,比上一年下降了426万吨。 1.各地区炼油能力的变化 南美地区是炼油能力减少最多的地区,由于巴西关闭了两座炼厂以及炼油能力有所调整,南美共减少930万吨。非洲和东欧地区炼油能力也略有减少。 中东地区炼油能力增长最快,阿联酋一座新炼厂投产,使该地区炼油能力共增长了405万吨。另外,北美洲和西欧地区炼油能力也分别增长了320万吨和160万吨。 亚太地区炼油能力的净增长仅为90万吨,尽管新增炼油能力2500万吨,但旧能力的减少抵消了大部分的新增能力。 2.炼厂的新增与关闭 相似文献
10.
世界炼油工业目前正面临着环境保护、技术进步、提高效益、资源配置、市场竞争五大挑战。为应付挑战,全球炼油工业已经或正在采取七个方面的对策:一是继续开展兼并、联合、重组,增强企业竞争力;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加速开发实用技术;三是加快油品升级换代步伐,满足环保和用油机具的要求;四是推广采用信息化技术,优化设计,提高产率;五是积极推进炼油一化工一体化进程,提高原油的加工效益;六是继续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消除“瓶颈”制约;七是重视开发和推广应用天然气替代石油的技术与产品。我国炼油工业要抓紧搞好重组和结构调整,优化配置国内外两种资源,突出炼油技术开发,强化炼厂技术改造,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钟荷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5,(2):46-48
根据美国《油气杂志》2004年世界炼油特别报告指出,2004年世界炼油工业继续呈现稳步增长的势头,尽管炼油厂总数继续减少,但炼油能力连续三年稳步增长,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创历史最高水平,截至2004年底,全球原油加工能力从2003年的410272.8万吨/年增至412044.5万吨/年,增加了1771.7万吨/年。 相似文献
12.
世界原油供应和炼油工业中长期发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影响当前世界石油需求,但不会改变未来石油需求增长的趋势。未来世界石油供应结构和质量将会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常规原油在液体原料供应总量中的比例将下降;不同地区原油的API度和硫含量变化和差别较大。这意味着未来炼厂不仅要提高原油加工量以满足需求的增长,还要应对原油质量的变化。与此同时,世界石油产品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柴油需求的增长速度高于汽油。这意味着需要改变炼厂的装置结构,使炼厂在增加原油蒸馏能力的同时,提高增产中质馏分产品的转化能力(尤其是加氢裂化能力)。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应该在掌握世界原油资源和供需情况的基础上,用好国内外两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迈向21世纪的世界炼油工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发展经济。新世纪的炼油工业将面临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竞争白热化的挑战;生产清洁优质油品将成为大势所趋;随着石油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和原油质量的下降,传统炼油技术将难以适应时代要求。然而,新世纪的炼油工业也面临三大机遇:丰富的油砂资源为炼油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炼油工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天然气合成石油为炼油工业展现了光明前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炼油工业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已经或正在采取一些重大举措。中国炼油工业要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采取控制加工总量、提高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的发展战略,并从7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14.
美国《油气杂志》于2006年12月18日公布的2006年世界炼油业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世界炼油能力从2005年的42.55亿吨小幅增长到42.60亿吨;而炼厂总数则从2005年的662座减少到658座,略有下降(见图1)。中国大陆的炼油能力和炼厂数均位居世界第二。 相似文献
15.
炼油工业面临汽油无铅化的问题已经约25年了,期间汽油配方多次发生变化,炼油工业的结构也不断改变。在新的世纪里,汽油是否还能保持其主要汽车燃料的地位而不被新技术所淘汰?如果汽油仍将是主要的汽车燃料,其配方及成本将如何变化?环保运动对炼油公司的经营和边际利润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回顾了近25年来炼油工业的巨大发展,并对未来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世界炼油工业呈现十个特点:1)油品供需趋紧,炼油毛利走高,炼油能力较快增长,开工率提高;2)油品生产和消费重心东移,亚太地区的炼油能力已超过北美,油品需求量即将超过北美;3)炼厂数量减少,规模进一步增大;4)装置结构进一步调整,深加工能力增加,装置适应能力提高;5)发展中国家炼油能力仍将迅速增长;6)燃料清洁化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引领发展潮流;7)替代燃料发展迅速;8)原油呈现重质化、含硫化、劣质化趋势,原油和石油产品供需存在区域间不平衡;9)国有石油公司地位进一步上升;10)美欧大石油公司重组整合全球性炼油与油品营销业务.世界石化工业有六个趋势值得关注:1)处于景气周期的高峰后缓慢下行阶段;2)发展重心继续东移;3)高油价和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促进石化原料的改变;4)规模化、基地化、炼化一体化、提高产业集中度;5)大型石化公司专业化、高端化、个性化;6)技术进步仍将是世界石化工业前进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的挑战及今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华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2006,(18):35-41
近几年我国炼油行业加大了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改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但由于油价高企、国内油气资源不足、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倒挂”以及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等因素.我国的炼油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自身向内挖掘潜力.继续抓好“节能降耗.降本增效”工作.全面增强炼油业的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全球炼油能力比上年增加1470万吨/年,同比增长0.3%.欧美炼厂关闭导致该地区炼油能力下降,亚太地区炼油能力继续增长,占世界炼油总能力的份额从2010年的28.2%略上升到28.3%.世界炼厂总数回落至2008年的水平,加氢处理总能力同比增长0.7%;发达国家炼厂开工率仍保持较低水平,而新兴经济体炼厂开工率保持较高水平;世界炼油毛利水平总体小幅攀升,西欧地区毛利下滑.总体看,发达国家炼油业进入结构性调整期,欧洲炼油业继续萎缩,美国炼油业深度调整,日本炼油业遭受地震重创;而新兴经济体根据自身特点和不同需要继续发展炼油业.中东资源国提出新建炼厂和扩能计划,但融资困难及局势动荡使炼厂项目建设步伐缓慢.油品质量标准进一步趋严.预计2012年世界炼油能力过剩状况将加剧,炼油毛利可能持续承压,世界炼厂开工率仍将维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世界炼油工业结构调整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德义 《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5,21(3):1-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炼油工业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主要表现在:生产装置和炼油厂大型化、基地化,产业集中度提高;工艺装置构成更加适应原油的重质化与劣质化,深度加工能力明显提高;生产清洁燃料的手段日臻完善。世界炼油企业结构调整和装置构成的变化,应当引起我们充分重视和深入思考。我国应该坚持基地化、大型化发展方向,提高产业集中度;炼油和石化工业发展应坚持老企业改造的道路;装置结构必须适应含硫原油加工和交通运输燃料及石油化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