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贵州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不断加大信用乡(镇)、信用村(组)创建工作,以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为抓手提高农户诚信意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努力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在农信社努力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过程中,贵阳、安顺、六盘水等地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农户贷款担保方式创新,即农户贷款担保组织。农户贷款担保组织作为一种新的担保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农信社发展农户担保贷款的新思路是以农民合作组织为桥梁,提高农民合作化程度,使贷款与担保,保险相互结合,相互促进,逐步舒缓以至解决农民贷款难和农信社难贷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省安福县为例,分析林权抵押贷款对农户融资造林的影响,探析林权抵押贷款能否解决农户造林资金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缺乏造林资金,现行农村信贷供给不能解决农户造林资金问题。林权抵押贷款为农户融资提供了渠道,有助于缓解农户造林资金压力,但金融机构提供的林权抵押贷款与农户造林实际需求不符,限制了农户利用贷款投资造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杜金向 《农业经济》2005,(12):48-49
自2001年以来,我国开始在农村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并辅助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对农户一般性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资金需求,在一定限额内,农村信用社原则上应采取小额信用贷款的方式解决,不需要提供担保。对超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限额,借款人又无法提供有效担保的农户贷款,农村信用社可采取农户联保的办法。两项措施在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水平,简化贷款手续,支持“三农”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近几年的实践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违约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反,农户联保贷款在国际上有成功的经验,在我国也有非正规金融机构开胰的项目,还款率都很高。因此,将农户联保贷款作为今后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信贷产品,对实现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户侥款难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联保贷款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信用社引进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的小额农贷成功经验8年来,尤其是在联保贷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实践证明,联保贷款制度在降低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在联保贷款实施时也面临体制障碍和行为扭曲问题。本文将农户联保贷款机制引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中来,试图通过这种组织模式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来克服传统联保贷款机制的一些缺陷,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政策建议,使农户联保贷款机制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6.
农户联保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开办的一种新的贷款方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贷款担保难问题。同时,对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和支农贷款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最近,我们对河南省汝阳县大安信用社开展农户联保贷款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农户联保贷款开展情况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小额农贷越来越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在此情况下,汝阳县农村信用联社依据《农户联保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决定从2000年8月开始在大安乡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工作伊始,该社依靠乡政府和村委会,对《农户联保…  相似文献   

7.
积极寻求突破成本障碍、信息障碍、抵押物障碍的路径,构建政策、教育、信用环境等多层次的发展机制,创新金融机构体系,是目前解决小额农贷问题的关键农户贷款需求的满足程度低,是当前我国农户贷款面临的突出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存在贷款有效需求的农户中,只有20%~30%能得到贷款,有的地方可能更低。关于农户贷款难的原因,目前社会上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成本障碍。农户居住比较分散,贷款需求额度小,导致了农户贷款操作成本高。二是信息障碍。由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试点地区江苏泗洪县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实地调查数据,构建Poisson Hurdle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的约束条件。结果表明,户主性别为男性、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从事非农经营、家庭结构为中年家庭的农户,对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行为响应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农村住房为抵押品、房产估值在20万元~40万元间的农户是申请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目标群体,贷款额度集中在8万元~15万元之间,主要用于商业性生产经营;同时,农户房产确权、证权一致有利于其获得贷款;而对贷款政策和流程不了解、贷款不便等对贷款行为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是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补充和完善,能有效缓解传统小农户和农村个体经营户因抵押物缺失带来的融资难问题,拓宽了农户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9.
《林权证》作为农户对其所拥有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合法凭证,使得山区农户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抵押物。作为一种正式的融资渠道,林权抵押贷款无疑会对农户的融资偏好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丽水地区3县(市)598户样本农户融资偏好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农户在资金需求时首先会求助于正式渠道,其中林权抵押贷款对于农户的融资偏好选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户均拥有的林地面积、户主年龄、贷款用途限制、政策性信贷补贴是影响农户偏好林权抵押贷款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农户异质性作用下金融机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及其行为,考察金融机构在异质性农户农地抵押贷款供给中是否存在结构性差异。研究方法:采用Probit和Tobit模型对黑龙江省4县(区)1 057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相对于流转型土地经营权,农户承包型土地经营权面积增加对金融机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农户土地实际经营面积增加仅会提高金融机构农地抵押贷款供给意愿,但难以扩大农地贷款规模;农户租金年付制土地占比过高会抑制金融机构供贷积极性,且这种影响对规模主体更显著;土地依赖性、有无社会关系等变量对金融机构供给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在作用方向和强度上存在区别,金融机构在异质性农户农地抵押贷款供给中存在结构性差异。研究结论:政府应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政策,探索建立稳定长期的农地流转合作机制,提高流转型农地稳定性,鼓励开展中长期农地金融业务,以满足异质性农户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中国农业银行20日称,2009年全行累计投放农户贷款1500亿元,超出农行过去5年农户贷款投放总和,农户小额贷款余额达673亿元,比年初增加626亿元。农行董事长项俊波在中国农业银行2010年工作会议上表示,在股份公司开局之年,农行大力拓展优质市场,积极做好"三农"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12.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承诺特性及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信社普遍推行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扩大了农信社信贷服务的覆盖范围,简化了贷款手续,同时也优化了贷款组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贷风险。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根据农户的经济状况和信用程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作为农信社一种的信贷产品,其具有独特的风险特性和风险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村贷款,特别是农业生产环节贷款确实存在诸如放款和回收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抵押困难、手续繁杂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业自身固有的特点。笔者认为要化解农户贷款难题需要从政府和农户两个视角来考虑:政府的信贷支持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化解农户贷款难的两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农户《贷款证》是农村信用社为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而采取的一项便民措施。由于其手续简便、利率优惠、随到随借,农户持《贷款证》可以凭“两证一章”在柜面直接办理核定贷款。自推广实施以来,深受广大农民的普遍欢迎。随着《贷款证》优势的显现和广泛使用,少数地区出现了转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切实解决农民贷款时抵押担保难以落实且费用昂贵、手续繁琐等“贷款难”问题,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999年底,福建省闽侯县农村信用联社在雪峰村建立了全县第一个农户贷款担保基金,并进行了大胆尝试。通过近三年的运作,该担保基金为加大支农信贷投入,支持雪峰村利用高山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贷款担保基金的组织形式及运作雪峰村农户贷款担保基金是由雪峰村部分农户出资组建,完全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为解决贷款难问题而设立的民间资金组织。建…  相似文献   

16.
农户小额贷款是农村信用社的传统经营业务,在纯农业地区目前约占信用社全部贷款业务的80%以上。所称小额贷款,主要是农户在种植业中为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贷款;养殖业中为购买种苗、饲料等贷款以及为购买农机具、器具、运输工具、农产品加工工具等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额度一般在万元以下。小额贷款适应了当今农户商品经营特点,发放、管理、经营好这项贷款业务,是农村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搞好“三农”服务,发挥其联结农户的金融桥梁纽带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的重要体现,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工商户联保贷款是指没有直系亲属关系及合法经营的私营工商户在自愿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信用社对联保小组成员提供的贷款。工商户联保贷款是借鉴农户联保贷款的做法而推出的一种新的贷款品种。 县域经济发展及市场平台的建立为农村信用社推行工商户联保贷款提供了空间。从县域经济发展看,目前一般地区个体  相似文献   

18.
以沈阳市为倒,利用对辽中、法库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利用林权抵押贷款的模式、资金使用去向、满意程度等,剖析了非贷款农户未参与抵押贷款的原因,对影响农户林权抵押贷款的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有48%的农户将抵押贷款用于扩大非林业领域生产活动,这与国家出台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初衷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贷款利率高低和还款期长短等因素对林权抵押贷款有显著影响,即当前林权抵押贷款利率较高和贷款期限过短是制约林权抵押贷款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非贷款农户不选择抵押贷款获得发展资金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通过对河北等地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访谈,试图从农户的角度探讨小额农贷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观点有:农户文化水平低、缺少专业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经验、缺少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机制等原因,抑制了农户的贷款需求;信贷服务质量差和严格的担保规定使农户的贷款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对失信者惩戒措施的缺失、被征地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等外部因素也制约了小额农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浙江省丽水市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及其额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农户对贷款有需求;农户存在以中长期生产性借贷为主的潜在贷款需求特征;家庭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经济资本均是影响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的因素;公益林大户相对于公益林小户贷款需求意向更为强烈;家中发生大事、政府贴息、贷款期限、林权抵押贷款经历均对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和需求额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贷款用途限制对农户公益林收益权质押贷款需求和需求额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政府机构应鼓励各地加大贴息力度,为农户提供融资增信,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农户应注重自身资源禀赋的积累和利用,政府及各地基层、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大金融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