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石油价格的提高已经被广泛地认定为是导致衰退、过度通涨、生产率下降和低经济增长的罪魁。本文将重新检验支持上述观点的依据。首先,指出把石油价格冲击解释为宏观经济波动的核心原因时所遇到的那些概念性的困难,然后追溯石油价格冲击论者是如何解释这些困难的。其次,对认为油价波动至少是美国宏观经济的一个外生变量的观点提出异议。批判性地检验那些导致很多经济学家将外生政治事件作为石油市场模型核心因素的证据,还提出了宏观经济变量与油价的"反向因果关系"的证据。再次,尽管近期的石油价格冲击没有一次被认为导致了美国的经济滞胀,石油价格冲击假说仍然被广泛认为能够解释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我们要证明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
一、印尼经济出现“奇迹”的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石油工业一直是印尼经济的支柱。印尼经济之所以在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猛跌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景气,主要原因在于: (一)印尼有一大批杰出的技术官僚,在其经济处在危难时刻力挽狂澜,化险为夷。1983年他们对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作出及时的反应,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3.
石油价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我国对石油的需求迅速增加,国际油价的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主要从推动国际油价攀升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石油价格冲击的反应,以及国民经济系统在石油价格冲击下的应对反应。  相似文献   

4.
《海外经济评论》2005,(25):12-13
最近几个月的石油价格把我们彻底搞糊涂了,预测更让人眼晕。对于俄罗斯经济来说,石油价格是生死攸关的问题。美国一家著名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对我说:“油价今后相当长时期仍会保持在高位,为什么?因为对美国政府有利!”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高油价下的生存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特里娜飓风在无情地肆虐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并留下满目疮痍的同时,也将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吹高到了70/桶美元以上的高位。一只鸟儿在西方扇动起翅膀,东方的天空也会升起乌云。石油价格的“蝴蝶效应”正在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波及和影响着一路前行的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6.
国际市场上黄金和石油价格长期上涨后近期出现了快速回调,这是一个令人不安的迹象,让人看到世界经济在长期增长繁荣之后,还有令人担心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7.
《海外经济评论》2006,(3):24-28
【美联社2005年12月16日】尽管能源价格上涨,但全球经济依然增长。世界经济普遍经历了石油价格历时两年的持续上涨,但2005年尽管几乎每一个经济地区都增速下降,但估计2006年将继续增长,其中亚洲和北美增长最快。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4,(12):26-27
石油战争、石油政治、石油金融和石油价格紧密相联。国际油价走升中既有国际金融作用凸起的影响力,也有国际政治格局调整和重组的原因,并非资源产品价格的单纯表象。全球经济复苏的能源需求扩大,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石油筹码的份量加重,使得国际石油价格成为美国政府,乃至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包括石油价格与石油金融在内  相似文献   

9.
虽然目前原油价格有所下降,但在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石油价格将持续在高位运行。目前,我国每天消费的石油近580万桶,已一跃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买家之一。作为对石油资源具有较高依存度的中国,石油价格的上涨已经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前三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而近期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则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担忧,本文通过分析石油价格居高原因及我国石油现状,提出我国规避国际石油价格波动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进入上升期以来,国民经济遭遇第一个景气波动并进行新一轮宏观调控。同时,又面临着石油价格不稳、贸易摩擦加剧等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这一年的政策选择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2.
林跃勤 《科学决策》2006,(10):41-43
近年,国际油价飚升,而由石油美元撑起的俄罗斯经济增长是否标志经济转型成功?俄罗斯经济转型之旅是否接近谢幕? 一、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石油价格吗? 自1999年以来,俄罗斯已经保持了第八年的稳定快速增长。2006年1-7月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全年增长率将接近7%,2006年底,俄罗斯GDP总值可望超过9000亿美元,人均收入接近7000美元,距离1991年转型前的经济水平已经不远了。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开始的全面快速的经济政治制度转轨,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及连续7年的经济下滑,其改革方式受到较多的批评。从1999年开始俄罗斯经济步入复苏和快速回升阶段,成为世人刮目相看的一个经济增长新“亮点”。影响俄罗斯“起死回生”的固然有近年石油价格行情看涨这一积极因素,但新制度的到位发力和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才是其经济变化与增长更为关键和长远的因素。分析俄罗斯经济改革与增长路径对推进中国改革和发展将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信息》2004,(18):26-27
近期外汇市场汇率表现为美元强劲上涨趋势,无论对欧元、日元,或英镑、瑞郎、澳元等主要货币,美元全面上扬,有违于技术周期的预期。全盘分析原因,与政治和经济战略、技术策略的运用密切连接,而美国总统竞选产生的心理博弈更为突出,大多汇率价格似乎显得相对平稳,而金融市场交易层面集中在石油价格的投机和惯性,石油价格连续创下新高,最高已经49.35美元,成为石油  相似文献   

15.
时寒冰 《新财经》2008,(8):48-4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表示,粮食和石油价格上涨可能“严重削弱”多达75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警告称,如果农业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那么,即使石油价格保持稳定,“一些政府将无法继续让国民吃饱,同时保持经济稳定。”八国集团财长会议发表的公报也称:“高涨的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油价和粮食价格,对全球稳定增长构成严重挑战,对最为脆弱的国家造成严重影响,并可能加剧全球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16.
宋应柱 《中国经贸》2010,(18):12-13
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攀升,一年多的时间里涨幅超过了50%,在目前中东局势持续恶化的影响下,国际石油价格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较高的价住。当前国际石油市场油价的坚挺,不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增大,而且对国际石油安全机制的影响也进一步突出,尤其是对亚洲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世界正在陷入难以抑制的通胀阴影中,这像极了20世纪70年代:美元不断贬值。黄金和石油价格不断看涨,一路飙升;贸易保护主义横行。国际经济冲突加剧;全球经济体系呈现多元化结构,既有的治理机制难以奏效;传统经济意识形态面临挑战,世界面临新的观念革命……  相似文献   

18.
王东 《西部论丛》2005,(2):53-55
2004年在中东形势进一步动荡和全球经济复苏对石油需求增大,以及欧佩克实施减产计划的影响下,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上扬,一度每桶突破55美元,是20年来油价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19.
由于石油价格下跌,最近台湾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减缓,经济主管部门近日公布今年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CPI)为-0.82%,预示台湾今年可能面临通货紧缩危机。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中国第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进入上升期以来第一个景气波动和新一轮宏观调控后的第一个年份。在此年份,又面临着石油价格不稳、贸易摩擦加剧等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使这一年的政策选择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