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已成为国家和地区集聚科技资源、创新服务需求的重要载体,培育和提升平台集成服务能力,是发挥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创新服务支撑作用与杠杆效应的有效途径和战略选择。首先界定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集成服务能力的内涵与特征,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对平台集成服务能力的关键要素及层次结构进行识别,进而选取广东、上海、北京和黑龙江等省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集成服务能力由资源集成能力、需求集成能力、服务匹配能力、运行管理能力4个维度构成,典型案例平台各有优势与特色,但在不同能力维度仍有提升空间。结论可为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集成服务能力培育和提升提供理论方法指导,为区域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更好地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和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3.
陕西关中地区是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裕的地区之一,但区内科技资源占有主体和创新实力存在国家强、地方弱,军工强、民用弱,高校科研院所强、企业弱等显著特征。以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为契机,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统筹科技资源成功的经验,强化科技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创新,探索科技资源流动共享机制、军民结合和科技互动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利用和对接强大的军工科技资源,制定科技人员评价考核激励政策,大力开展制度创新,逐步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国家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中赋予陕西省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参与科技资源统筹工程的不同角色出发,构建了陕西科技资源统筹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基于大量数据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加强科技统筹协调对于中国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关键作用,也是中国科技管理亟待破解的难题。发达国家在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机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美国、日本、英国和欧盟4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总结了建立强有力的高级别协调机构、通过战略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和优先事项、实施跨机构合作计划、加强预算分配统筹、通过评估引导资源配置、健全工作体系和规则等6个方面的经验,对中国科技资源统筹协调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从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组织资源等方面,对陕西科技资源统筹状况、政策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陕西科技资源结构不太合理、分布不平衡,科技财政投入不足,中介组织缺乏,政府角色定位不够明确。基于此,提出了陕西科技资源统筹政策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7.
孵化-加速对接系统动态复杂,孵化、加速模块及其子模块之间存有互补、替代、竞争、协调、合作等多元关系,各模块之间在服务协作、利益博弈过程中呈现出紧密对接、松散对接、脱耦等联系。为确保实现对接价值,可从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架构、组织文化3个维度对其进行引导、检测和调控。公共服务平台为系统价值的创造和创新提供资源池;顾客导向的顾客体验式管理模式动态调节资源组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组织文化的融合为确保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软实力保障。三维一体的调控可以提高对接系统的战略适应力、系统耦合程度及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创新集成管理与集成功能模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对企业技术创新集成管理的诠释,指出集成化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与知识创新的基本规律,进而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集成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视角来构建长株潭区域科技创新机制,是保证长株潭区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保持长株潭区域长期、稳定发展的有力手段。文章探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孵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转化、面向企业的技术产权信息交互和多方参与的科技中介服务等机制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深入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基于集成动员理论的核心思想,借鉴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理论,针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不明晰等问题,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提出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管理机构的引导下,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各种资源要素和功能集成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流程和成果转化流程两大板块提供相关服务,并构建相关运行保障机制,进而实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集成化、敏捷化、模块化、高效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引,遵循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发展的水平结构和外部性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就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逻辑推演。结合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发展现状,对治理绩效低下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探讨,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强度结构是决定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关键,而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整体治理能力水平偏低、内部结构失衡是导致现行科技创新治理绩效低下的根源。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外溢效应在不同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加剧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失衡,阻碍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整体性提升,抑制了科技创新治理绩效有效增长。因此,应加快转变治理理念,逐步构建以“创新链”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模式;增强微观治理能力,构建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提升中观治理能力,实行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优化治理环境,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环境和科技交易市场环境营造纳入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与现代科技创新治理理念相匹配的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2.
塞尔维亚是中东欧近几年来科技创新发展速度较快、技术转移成果较多的国家之一,其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相关的激励政策也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健全。塞尔维亚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激励政策在经费筹措和资助、科研成果商业化等诸多方面可圈可点,但仍存在民众信任度不高、资金分配制度不完善、对国际化创新合作的重视不足等问题。本文从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两个方面介绍了塞尔维亚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激励政策的现状、进展,并分析了其相关优势和亮点,同时也指出激励政策存在的一些漏洞,并作为对照,提出了对完善我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激励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6-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技术吸纳和技术输出视角研究技术市场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输出和技术吸纳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影响呈现异质状态,即技术输出能够显著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而技术吸纳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考虑到技术输出与重大科技创新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选取劳动争议处理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研究表明该结果具有稳健性。此外,研发人员与经费投入、高等教育水平等因素在促进重大科技创新水平提升过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基于此,提出强化技术市场对重大科技创新影响效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创新引领发展背景下,各地区呈现出创新竞争发展格局。基于2013-2019年我国各省市设立的科技创新目标,结合城市面板数据和城市创新指数数据,实证检验地方科技创新目标约束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创新投入目标约束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创新,但创新产出目标约束和创新企业目标约束对城市创新无显著影响。就作用机制而言,创新投入目标约束通过扩大财政科技支出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投入目标约束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显著,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不显著。同时,采用门槛模型考察创新投入强度目标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发现当创新投入强度目标超过门槛值2.8%时,会抑制城市创新。 相似文献
15.
16.
17.
运用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与技术创新效率在我国省域间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三者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即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在不同地区形成局部空间集聚,存在高低非均衡的“俱乐部”现象。基于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实证检验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从全国和分地区看,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均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并且二者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能够发挥彼此间的互补效应,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不同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产军协同、政府科技支持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和中部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力支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创新建设应制定五项基本政策,强化建立四种科研管理体系和培育四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力支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市创新建设应制定五项基本政策,强化建立四种科研管理体系和培育四种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