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的现实,形成了中国化的日常生活审美研究角度。由于其感官化、平面化的特点受到了国内一些学者的批判。然而,与以往的批判不同,我们在批判的同时还在享受,在享受的同时又在批判。这正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具有的召唤机制,该文试图从这里入手,通过审美方式、审美对象和审美体验的分析,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作出一定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赵瑞平 《新西部(上)》2007,(1X):224-224,226
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的现实,形成了中国化的日常生活审美研究角度。由于其感官化、平面化的特点受到了国内一些学者的批判。然而,与以往的批判不同,我们在批判的同时还在享受,在享受的同时又在批判。这正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具有的召唤机制,该文试图从这里入手,通过审美方式、审美对象和审美体验的分析,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作出一定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在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实施审美化教学,是适应审美教育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更是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师应充分挖掘文学作品中蕴含的审美要素,发挥文学教学的审美优势,并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审美加工,同时注意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文学通识教育课程中实施审美化教学,达到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德塞尔托认为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支配性的绝对权力,人可以通过“抵制”战略战术、“散步”审美体验、“消费”另类生产等遁逃术来求得审美生存、“人诗意的栖居”。这对深刻理解和把握日常生活美学、空间美学,引导我们走出现实生存困境、创造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以其意趣天然、极具艺术震撼力的形式让亿万观众感受到了美的力量。美学,似乎也借此一转身走下了形而上的庙堂,贴近了自然、贴近了大众。这表明当代艺术和审美的日常化、大众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美学与人的生存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当代美学以其特有的方式关注着当代人的生存状况,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与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前抽象的美学与一向贴近生活的文学,正日趋相通、殊途同归了。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高校德育的美学理论吸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德育工作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开展美学理论吸收的研究与实践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重要课题。高校德育吸收美学研究的成熟理论成果,坚持美德伦理价值取向,能行之有效地开展德育审美化实践活动,提升高校德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尹君 《理论观察》2008,(4):128-129
“陌生化”本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概念,该理论为戏剧、美学、文学等艺术领域所运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求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以陌生化理论作借鉴,能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带来新的教学效果,促使教师坚持对教与学进行研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之道,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自觉提升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8.
杨雷  孟晶磊 《理论观察》2007,(2):145-148
Ю.科兹洛夫于1987-1993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夜猎》使作家一跃成为当代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的领军人物。究其实质,与《夜猎》采用的前瞻性笔法所创造的震撼人心的逼真的虚幻空间是分不开的。鉴于这部作品在当代俄罗斯文坛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反乌托邦文学体裁的独特艺术魅力,加之中国对这部作品的研究空白的现状,我们应该解读《夜猎》的“反乌托邦”密码。  相似文献   

9.
作为接受美学的两个重要概念,“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分别由姚斯和伊瑟尔提出,本文在对两个概念作了基本说明之后,从三个角度对文学鉴赏过程中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便更好地掌握接受美学的理论,并把它应用到文学鉴赏的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哲学理论有浓郁的美学思想。他的“天一合一”、“物我浑化”等观点影响了中国艺术的“意境”理论。庄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构建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珍 《黑河学刊》2009,(2):53-55
大众文化在消费型社会里,具备了商品性和世俗性。而受众在进行大众文化消费的过程中,滋生了大众文化日渐沦丧的现象。看似繁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局面,却逃避了美学固有的批判性和超越性,阻碍了艺术创造之途,为艺术走向世俗化找寻借口。同时现代媒体的广泛传播,受众在消费大众文化心理驱使下,事实真实程度被大众传媒的宣传所遮蔽,受众在大众传媒的狂潮的覆盖下,迷醉在娱乐至死扭曲的审美观之中,而失去了对美的感悟力。迷恋着大众文化消费带来的感官快适和满足,在过程中彻底阻断了审美活动带来的深层次、美妙的审美体悟。  相似文献   

12.
昌应战 《魅力中国》2011,(4):250-250
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核心问题,有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发。在传统绘画艺术观念中,自然是美的,自然之美是一种原生性的“自在美”;人本身以及人的创造活动也是一种“自然”,人创造的艺术作品具有的美,作为一种“再生美”,与自然之自在美和谐统一于世界之一体。传统文入画艺术的这些思考,应当成为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思想资源,并启迪研究的思维路向。  相似文献   

13.
雕塑以其饱含的艺术美学特质为广场在城市中发挥其景观艺术空间功能起着重要作用。雕塑的参与无疑使这些强调功能性的广场空间更具人情味,帮助它们摆脱纯功能主义的冰冷形象,同时给广场景观环境开拓了优质的发展空间。本文将雕塑作为一种文化,一种元素,一种素材,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以其独特的审美个性结合当今人们关注的广场景观环境艺术之需要,展现雕塑的美学特征。重点从雕塑的审美特征观结合广场空间角度分析和揭示雕塑的独特魅力,论文试图以各种美学表现手法对雕塑在广场空间中的美学特征进行一定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态美学,我们把自然、生态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有学者认为生态美学就是以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为基础,然后涉及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因此,我们又把它叫做生态存在美学。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鹤文化"艺术设计,就应该以生态美学、景观生态学、生态文化学和后现代艺术作为基础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从三个方面指导具体的"鹤文化"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15.
文章试图回归德育的审美之维,通过立足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营造诗性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培育“基础”课授课教师的诗性气质,凸显“基础”课教学的审美性和雅致性,形成带有主体化、审美化、生活化的浓郁诗化德育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16.
美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展,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审美的日常化已经成为美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该文从当下的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心理,及美学理念的历史性转变三个方面来分析审美活动的时代转型,探寻美学研究日常化转向的根由。  相似文献   

17.
黎慧强 《魅力中国》2009,(14):98-98
三毛这位风靡华人世界的著名女作家,在中国各地涌现“三毛热”的文学现象。本文在论述三毛文学及其引发的文学现象后,重点讨论了文学批评的现象,借由“三毛热”文学现象的研究,重点探讨作家、评论者和读者之间应该建立的正确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姬丽娜 《魅力中国》2011,(20):291-291
中国传统的演唱从“以言为本”的美学原则出发,非常讲究汉语的语言特点,重视歌唱艺术中的语音因素,以语音为基础,声乐美基于语音美,腔由字生,“字正”而“腔圆”,这是声乐演唱艺术的最基本要求。字正指的是歌唱艺术中发音吐字的准确、真切、纯正;腔圆是指演唱中声音的圆润,行腔的流畅、贯通、婉转。明代的昆腔大师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字正腔圆”:吐字真切、行腔润婉、字声相谐。  相似文献   

19.
以原生艺术为背景,系统地介绍儿童绘画美学认知、儿童绘画稚拙美表现形式和儿童绘画美学的运用。旨在拓展儿童绘画美学价值观研究,促进儿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天性,在原生艺术与儿童绘画美学中找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促进儿童绘画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20.
“余味曲包”是一门至高的表达艺术,它下语三分,言此意彼,意在文外,余味不尽,把本要表述的意义不“直”言而“曲”说,构架艺术空白,腾挪出广阔的想像空间,让文学欣赏者通过想像把文本“曲包”的“余味”补说出来,以收到“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的艺术效果。在诸多文学表达艺术中,“余味曲包”堪称表达艺术之“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