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宁波地理环境等基本情况,概括了宁波建设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宁波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态立市,发展循环经济,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拟态”环境、刻板印象、媒介正义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南方都市报》2008-2012年相关报道为个案,分析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报纸上的形象呈现。研究发现,在城市媒体营造的媒介环境中,外来务工人员多被边缘化,成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往往与被关注的弱势形象和易冲动负面形象相关联,形象固定化、片面化,与城市市民相分割。笔者认为,大众媒介首先应该逐渐消除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潜意识里的刻板印象。以公平、公正、真实的姿态再现外来务工人员形象,以便使阅报大众对这一重要社会构成体有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是报业中人气较旺的报纸。都市报能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其可读性。而其可读性。又体现在小栏目做大课题、办出人情味、努力为读提供个性化服务、新闻专题化、大型图片和新潮式版面的运用、发挥编辑人员和读间的互动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说明新闻报道标题中比喻的使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章采用文体学的分析方法,首先阐述了都市报的文体特征,接着对语料中的比喻进行归类,并简要分析其特征,最后讨论了报刊标题中比喻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分析了宁波方言目前所处困境的原因,从宁波方言存在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入手,探讨了宁波方言传承与保护的策略,认为保护方言必须保证方言使用领域的独立性,强化和扩大方言的文化和社会功能,同时,促进方言研究的应用性转换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媒体的强烈冲击,都市报该怎样继续生存下去,这是纸媒从业人员在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新媒体背景下都市报如何走差异化生存之路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当代都市对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以及实用服务信息的热切需求直接导致都市报的异军突起 ,但是 ,由于各种信息传播媒体的迅猛发展和相互渗透 ,都市报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极为严峻的竞争环境。每张都市报只有从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经营实力上下功夫 ,正确定位报纸的内容和经营理念 ,才能在庞大的信息传播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都市报是现代都市文明的标志,也是现代都市文化的建设者。都市报可以通过传承城市文脉、传播先进文化、舆论监督、构建公共文化空间等途径促进城市精神文化建设,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从而推动现代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媒介权力与媒介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强势话语并构成了"话语霸权",媒介异化的现象时有出现.媒介知识分子是媒介时代知识分子适应时代、主动同媒介相结合的产物,他们积极介入传媒,拓宽了自己的活动空间,获得了更大的自由,但是媒介拥有的"话语霸权"极有可能将知识分子最宝贵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侵吞掉,所以,知识分子在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时,既不应该拒斥媒介,又要谨防被媒介所操控,以免丧失自己理性、独立的思考和批判.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帮的文化心态、开拓精神创业精神、创业精神、商业道德促进了宁波商贸教育的发展;宁波商贸教育在培养第二代继承人和更多的新商帮人才及精神传承的有效载体上又反过来促进宁波帮精神传承。在21世纪,如何更好地传承宁波帮精神,如何进一步发展宁波商贸教育,对此做进一步思考将有效提高宁波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传播生态下,校园传媒受众品质发生了改变,传播的内容及形式有了新需求,新媒体的复杂化改变着大学社区的传播环境。校园传媒需要不断校正与开拓自己的思维,从区域性传播中走出来,强化校园传媒的开放性,寻找新鲜元素的传播,建立贴近性大资讯全服务思维,与新媒体展开竞争并继续强化校园特色,才能始终跟进发展中的时代,才会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社区的受众。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新闻或影视作品,作为大众不可或缺的精神消遣和享受,在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启迪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的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些新闻媒体或者影视作品迷失了原本的发展方向,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导向,逐步被市场利益所驱动。这对社会环境的塑造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抵制和消解大众传媒载体不良导向对青少年群体思想上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艰巨课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的功能和媒体社会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人体的延伸,在促进现代信息社会关系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新的人际关系,造就了虚拟性、消费性、开放性、多元性等媒体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媒是一种利益组织,它的硬件、运转和发展都必须有资金作后盾。大众传媒的企业化组织、规模生产、产品商品化和企业化管理等都说明大众传媒具有明显的企业特征。从运作模式、产品用途、生产规模等方面考察,大众传媒也已经具备了明显的产业特征。大众传媒产业主要是生产信息或知识产品,它是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一体,是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统一体,是受众市场与广告市场的统一体,是垄断经营与竞争经营的统一体,是重复生产与变化生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5.
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中国中央电视台和凤凰网都进行了直播,并分别配以汉语同声传译。从这两个同声传译案例中,可以看出同声传译在大众传媒中的工作特点、质量状况和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媒介作为重要的传播载体,本应是实践主体作用和改造实践客体的感性工具。但作为"工具性"存在的大众媒介却越来越多地控制了受众。媒介意志的融入、经济利益的驱动、政治权力的卷入、大众文化的消解以及传播技术的奴役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如何应对大众媒介对受众的控制,一是要注重媒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二是要加强对传播者的约束;三是要注重对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是指面向大众传播信息、知识、观念、娱乐等社会信息的媒体.随着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其正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社会生存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环绕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现实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有必要加强对大众传媒载体的研究和建设,以应对大众传媒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新媒介。新媒介既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也改变着个体感知世界的方式,进而重构了我们的审美世界与审美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