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 1997年4月我国T公司向荷兰M公司出售一批纸箱装货物,以FOB条件成交,目的港为鹿特丹港,由M公司租用H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承运该批货物.同年5月15日,该合同货物在青岛装船.当船方接受货物时,发现其中有28箱外表有不同程度的破碎,于是大副在收获单上批注"该批货物有28箱外表破碎".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承运人欲对表面状况不良的转运货物签发不清洁提单,一般情况下由于银行不接受不清洁提单,托运人不能凭此结汇,因而往往向承运人出具保函,让承运人签发清洁提单。对于这种保函在法律上是否有效,在什么情况下签发才属于有效,善意保函的特征是什么,等等,都是承运人和托运人极为关心的问题。一、承运人提单批注权的行使与清洁提单《海商法》第71条规定,提单是指用于证明海上运输货物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人接收或者装船,以及承运人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据。依据提单上有无对货物表面状况的不良批注,提单可…  相似文献   

3.
案例 1997年4月我国T公司向荷兰M公司出售一批纸箱装货物,以FOB条件成交,目的港为鹿特丹港,由M公司租用H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承运该批货物。同年5月15日,该合同货物在青岛装船。当船方接受货物时,发现其中有28箱外表有不同程度的破碎,于是大副在收获单上批注“该批货物有28箱外表破碎”。  相似文献   

4.
所谓清洁提单是指货物装船时,外表状况良好,承运人在签发提单时未加任何货损、包装不良,或其他有碍结汇批注的提单。所谓外表状况,指承运人凭目力所能观察到的货物状况。因此,外表状况良好,并不排除货物内容存在凭目力不能发现的缺陷。保函狭义上是指托运人为了换取清洁提单而向承运人出具的,声明由其承担因承运人签发该提单而引起一切损失的协议。此种概念下的保函主体仅仅包括托运人和承运人。用保函换取清洁提单在当今的航运实务中时有发生。在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就签发清洁提单的问题发生了争议时,保函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避免因此产…  相似文献   

5.
一、农发行开展仓单质押业务的法理基础 (一)仓单质押业务的内涵.仓单质押贷款是指银行与借款人(出质人)、保管人(仓储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以保管人签发的借款人自有或第三方持有的存货仓单作为质押物,为借款人办理的信贷业务.按照签发仓单的机构是否为期货交易所,通常把仓单分为标准仓单和非标准仓单.标准仓单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并指定交割仓库在完成商品入库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给货主的提货凭证.因其有期货交易所的信誉保证,其流通性、变现性较强.非标准仓单则是期货交易所之外的仓储机构出具的,载明存货人或持单人享有提取货物权利的凭证.  相似文献   

6.
国际贸易欺诈通常是指在国际货物贸易、航运、保险和结算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纰漏,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非法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货物、金钱或船舶的行为.根据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流程,国际贸易欺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运代理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这种严峻形势之下,我国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求得生存和发展。一、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对于国际货运代理,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FIATA)是这样定义的:货运代理是根据客户的指示,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的人,其本人并非承运人。货运代理也可以依据这些条件,从事与运输合同有关的活动,如储货、报关、验收、收款等。该定义明确指出货运代理人本身并不是承运人。…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贸易中,大宗货物交易大多使用承租船运输.由于装卸时间直接关系到船方的经营效益,若装卸货物由承租人负责,船方一定会对装卸期间做出明确规定的.如果承租人未能在事先约好的装卸期间内完成装卸任务,从而延长船舶在港时间或延长了航次时间,出租人一定会收取滞期费.  相似文献   

9.
一、仓至仓条款与可保利益原则   仓至仓条款是规定基本险责任起讫的一个条款,基本含义是: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起运地仓库或存储处时开始,在正常的运输过程中继续有效直至货物运交保险单所载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存储处所时为止.那么在这段过程中,是否只要发生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损失,都会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呢?我们先看案例:   ……  相似文献   

10.
所谓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取得或填制的载明业务执行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如:发票、收据、支票以及证明经济业务的其他票据、单证等,它是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对原始票证的审查方法有四:1.对涂改、添加凭证的审查方法(1)审查可疑发票开出方、收受方记载的内容(如:时间、单位、品名、数量、金额等)是否一致并逐项核对。(2)审查可疑发票开出方、收受方的有关记录。(3)对可疑发票的涂改、添加内容进行技术或笔迹鉴定,分别查明涂改的方法、内容及添加的内容。2.对虚报冒领的审查方法(1)审查可疑…  相似文献   

11.
无单放货几种形式及放货人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单是收货人向承运人提货必不可少的凭证,依照国际贸易惯例,承运人只能在收货人提交全套正本提单后交付货物;航运界一项基本原则是,承运人在交付货物之前如果没有收到任何第三方对将交付的货物声明物权的通知,他有权且也有义务将货物交付予向其出示正本提单者,如果此人即是托运人、收货人或被背书人的话.  相似文献   

12.
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工业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货物验收入库后其进项税款才能抵扣。工业企业购进应税劳务,商业企业购进货物必须在劳务费用或货款完全支付后,其进项税款才能抵扣。工业企业在购进劳务的费用,商业企业在所购货物的货款尚未支付或尚未完全支付的情况下其进项税款都不能抵扣”。本文试将税法规定和会计制度要求,对购进货物、劳务所涉进项税款的帐务处理,谈些改进的浅见。对于工业企业购进货物进项税款的帐务处理,目前会计界的共识是以购进货物的实际采购成本和所涉进项税款,借记“材料采购”和“应交税金———应交增值…  相似文献   

13.
一、仓至仓条款与可保利益原则仓至仓条款是规定基本险责任起讫的一个条款,基本含义是: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起运地仓库或存储处时开始,在正常的运输过程中继续有效直至货物运交保险单所载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存储处所时为止。那么在这段过程中,是否只要发生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损失,都会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呢?我们先看案例:我外贸公司分别以FOB、CFR、CIF价格签订三笔出口合同。有关保险均投保“仓至仓”条款的一切险。货物向起运地仓库运往装运港途中均遭受承保范围内的损失。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但结果呢?只有CIF合同项下的货物索赔才未被保险公司拒绝。其原因就在于FOB和CFR合同下的索赔条件不够,其中主要源于可保利益。索赔人向保险公司索赔时必须具备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欺诈通常是指在国际货物贸易、航运、保险和结算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纰漏,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非法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货物、金钱或船舶的行为。根据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流程,国际贸易欺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日前,某税务机关在对集贸市场检查时发现,一些外地个体户到该县销售库压产品未携带任何纳税证明,当税务人员要求其依法纳税时,他们却以已缴纳税款为由,拒绝纳税。《增值税暂行条例》及有关文件规定:固定业户到外县(市)销售货物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未持有该证明的,销售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6%的征收率征税,其在销售地发生的销售额,回机构所在地后,仍应按规定申报纳税,在销售地缴纳的税款不得从当期应纳税额中扣减。在此,给个体户提个醒:到外地销售货物时一定要携带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否…  相似文献   

16.
一、仓至仓条款与可保利益原则。仓至仓条款是规定基本险责任起讫的一个条款,基本含义是:保险责任自被保险货物运离保险单所载起运地仓库或存储处时开始,在正常的运输过程中继续有效直至货物运交保险单所载目的地收货人的最后仓库或存储处所时为止。那么在这段过程中,是否只要发生承保责任范围内的损失,都会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呢?我们先看案例。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贸易中,大宗货物交易大多使用承租船运输。由于装卸时间直接关系到船方的经营效益,若装卸货物由承租人负责,船方一定会对装卸期间做出明确规定的。如果承租人未能在事先约好的装卸期间内完成装卸任务,从而延长船舶在港时间或延长了航次时间,出租人一定会收取滞期费。因此,租船人在订立租船合同时,一定要根据货物的种类、船舶舱口数、港口装卸能力和港口习惯装卸时间等因素,正确规定装卸时间和装卸货率。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民用航空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作为民用航空业两大组成部分(航空公司和机场公司)之一的航空公司,是以飞机作为生产手段,承运旅客、货物、邮件、行李为主的航空运输企业,以及从事通用航空生产(包括工业航空、农业航空、林业航空、石油航空及其他航空等)的通用航空企业。航空公司飞行安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它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人才密集;生产的产品属于无形的服务产品;经营风险大;创汇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企业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出口的业务适用于三种不同的税收政策: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其中只有第一类涉及退税的计算。现分述如下。一、出口免税并退税适用这种政策的企业在出口货物时免征增值税,即免税;其出口货物在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负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给予退还,即退税。(一)实行“免抵退”办法的,退税分两种情况计算1.企业兼营内销和出口货物、其出口货物不能单独设账核算的货物出口时在销售环节不征收增值税即免税,然后对内销货物计算应交销项税额并扣除当期进项税额即抵税,对尚未抵扣完的进项…  相似文献   

20.
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与视同销售货物行为的界限方飞虎□施梅仙企业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用于非生产经营等项目,在计算增值税时,常会遇到“进项税额转出”和“视同销售”的情况。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一是保证增值税税款抵扣制度的实施;二是避免因上述行为而造成货物销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