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帝国的兴衰     
30年来,英特尔既是全球 PC产业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带动技术创新的领导者;英特尔的关键历史就是个人消费电脑的关键历史。1985年,英特尔第一次面临战略转折,32位386处理器的诞生决定性地成就了今日的“英特尔帝国”。1991年,“Intel Inside”开创了全球性的营销繁荣,同时也催生了 WINTEL“标准为王”的垄断商业模式。但也为日后的挫败和走向衰退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2.
正营销者说2013年英特尔进行营销转型:将"Sponsors of tomorrow"(驱动未来)这一营销主题,变成了"LookInside"(精彩,从芯开始)。这将更好地拉近英特尔与消费者的距离,并体现英特尔"内芯强大就能赢"的最新品牌精神。20多年前,凭借"Intel Inside"(内置英特尔)这一营销主题,造就了英特尔的王者地位,并成为营销界的一个经典案例。然而,再好的营销主题也有达到营销极限的时候。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消费电子行业,根据市场变化改变营销策略就成为必须。2009年,英特尔启用"Sponsors of tomorrow"这一主题营销语,但这一营销语与英特尔产品的相关性较低,几年来的营销效果显然不能与此前的"Intel Inside"相提并论。随着移动互联市场的井喷,英特尔也将重心向移动市场转移,带有英特尔芯的科技终端已经覆盖了个人  相似文献   

3.
祝晔 《电子外贸》2004,(4):28-29
像“Intel Inside”无所不在一样,随着我国具备全球领先技术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未来以3C融合为标志的信息产业浪潮中,把“中国芯Inside”写到全球,并非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4.
英特尔公司(Intel)创立于1968年。70年代,英特尔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块用于个人电脑的4004型微处理器。80年代,英特尔把普通的芯片制造工艺改造成为世界上最高效、最尖端的工艺。90年代,创新理念的指引下不断改进芯片的设计,使它的年销售额增长了7倍,超过250亿美元,资产回报增长了1倍,资本投资达183亿美元。被《财富》杂志评为在全美最受推崇的10家企业中名列第四,在该杂志1999年公布的全球最大500家企业排行中,该公司排名第121,营业收入达262.66亿美元,利润60.68亿美元,资产额314.71亿美元。企业决策层不断创新的理念(一)摩尔定律催人创新英…  相似文献   

5.
英特尔公司CEO克瑞格·贝瑞特带给了成都一份厚礼。当英特尔公司CEO克瑞格·贝瑞特面带微笑探身走出机舱的时候,好客的成都人第三次用极大的热情迎接了他。而贝瑞特此番带给成都的礼物是:3.75亿美元投资建厂,注册资本1.25亿美元。如果将贝瑞特访蓉视为英特尔在中国的一小步,那么未来的一大步也初见端倪。从2002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市场就已经超过日本成为英特尔全球第二大市场。随着销售的增加,英特尔有理由也有必要把更多的生意放到中国来。贝瑞特强调:“在成都的投资是英特尔在中国总体战略的一部分。”英特尔在中国的战略投资已经范围…  相似文献   

6.
除了英特尔,似乎还没有哪个公司拥有这样的荣耀:产业最重要的技术(微处理器)是由这个公司发明的,“产业成长规律”(摩尔定律)也是由这家公司发现的。凭着这两样“法宝”,英特尔成为芯片产业的霸主。微处理器芯片的电路密度,即集成在电脑芯片上的晶体管教量以及它潜在的计算能力,每隔一年(后来修正为18个月)翻一番。这是英特尔的创始人,第二代 CEO 戈登·摩尔在196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预言的。这个预言后来被一再验证,人们称之为“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意味着:计算机产品的性能将以几何级数增加.而其成本和价格以几何级数递减。有人作过计算,一个1980年生产一台 PC 的价值是2000美元,如果按其性价比计算,那么一台2010年生产的电脑应该值1.4亿美元,而实际这台电脑的  相似文献   

7.
全球芯片销量在97年出现了强劲的恢复迹象,芯片销售额在六月份达到了113.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106.0亿美元相比增加了7.5%。今年的销售额将有望上升到1380亿美元。 1997年我国国产PC约有100万台,而配置在这些机器上的“芯”,90%都来自于Intel,也就是说,今年我们给Intel送了9-15亿元人民币。只要Intel公司继续在技术上保持的领先,在营销上抑制AMD和Cyrix的低价竞争,则Intel、AMD、Cyrix三分天下的局面至少在五年内不会成熟。  相似文献   

8.
《成功营销》2011,(Z1):16
英特尔不仅是一家技术创新型企业,也是一家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营销型企业。从1991年英特尔启动Intel Inside项目至今,英特尔持续不断地试图揭开技术的神秘面纱,使之被更多的大众消费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我们应该相信英特尔的眼光吗?10年前当英特尔公司第一次向市场念出“奔腾”这个名字时,也许只有英特尔公司自己明白这两个字于它的意义。10年后的今天,“Intel Inside”以及不停更新换代的“奔腾”处理器已经成为高品质电脑的标志,为了实现这一切,英特尔不仅付出了高额的技术研发费用还有同样惊人的广告费用,但没有人会否认“奔腾”带给英特尔公司的价值。现在英特尔又念出了一个新的名字—迅驰。胜算在握吗?3月12日,英特尔公司在全球发布了最新的“迅驰”移动计算技术以及一系列相关的产品。从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发布会的规模上似乎…  相似文献   

10.
黄仁勋在硅谷乃至全球IT界的影响力并不在杨致远之下,他不仅是Nvidia的创始人,还一直担任Nvidia的首席执行官。他创立的Nvidia公司(Nasdaq:NVQA)位列世界显示芯片业第一,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半导体公司,其发展势头令英特尔及所有对手都肃然起敬,严阵以待。1993年起家,前4年的时间,屡败屡战,创业之路并不平坦,一直在生死线上挣扎。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企业爆破性成长,到2001年,Nvidia的年营业收入突破10亿美元。截止到2005年1月30日,Nvidia2004年全年收入突破20亿美元,全球员工数达到2100多人。如今企业市值达到30亿美元。在黄仁勋的运作下,Nvidia不仅成功地打破了英特尔的大集成战略,活生生开辟出细分的显示芯片市场,还成为无可争议的行业领袖。黄仁勋缔造了显卡芯片业的“黄氏定律”。他提出,Nvidia的显卡芯片每6个月功能翻一倍,而且说到做到,比英特尔的摩尔定律快三倍。Nvidia新版的GPU(亦称图形处理单元)已经集成1.2亿多晶体管,比英特尔奔4几乎多一倍。从好莱坞的《金刚》、《蜘蛛侠》等电脑特技特效,到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探险,背后都是Nvidai的专业图形芯片支撑。  相似文献   

11.
资讯看板     
英特尔新推出“同学PC”Intel公司在本届IDF上展示了一款价格不足400美元的“ClassmatePC”,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少年儿童,同OLPC的“100美元笔记本”相抗衡。也许您对“同学PC”的第一印象是他的重量之轻,据说低于1kg。表面覆盖一层彩色皮革,背面还有提手方便携带。配备7寸液  相似文献   

12.
AMD丢盔弃甲     
《三联竞争力》2008,79(10):29-29
2008年8月底,全球第二大PC芯片供应商,英特尔的老对手AMD宣布,将以1.928亿美元的价格把数字电视芯片业务出手,接收者正是全球领先的有线和无线通信半导体供应商博通(Broadcom)。  相似文献   

13.
逸飞 《电子商务》2009,(10):18-18
<正>电脑芯片是英特尔的领域,这家全球最大微处理器制造商的知名广告口号就是"Intel Inside"。而手机芯片则是高通的领地。不过,随着如今手机日趋电脑化,而电脑越来越像手  相似文献   

14.
《三联竞争力》2010,(9):47-47
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计划以76.8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二大防毒软件公司迈克菲(McAfee)。这宗交易将成为英特尔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交易,也是该公司做出的一次高风险押注。  相似文献   

15.
进入中国22年来,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一直担当着外商典型,与中国政府“芯心相映”:1992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开发浦东, 1994年英特尔宣布在此建立芯片封装测试厂;2000年,中国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英特尔宣布在成都高新区建立一座芯片封装测试厂;而今在振兴东北的大旗下,英特尔又把一笔25亿美金投资的现代化芯片厂落户大连。“支持和推动中国IT产业的发展”,是英特尔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英特尔与联想联手推出“万元奔腾”计划不仅成就了联想,也彻底改变了国外品牌主导中国PC产业格局。去年英特尔以最高票数获得“2006中国最佳企业公民”奖。按照我们熟悉的童话结局,从此,英特尔就和中国市场幸福的在一起了。但是英特尔最近几年烦恼频生,辛辛苦苦把市场培育起来后,分羹者随之而来。英特尔需要一个支点,用完美的战略重新撬起市场和未来,中国就给了他这样一个支点。而英特尔的智慧之处在于,他也同时给了中国一个支点。互为支点,互相推动,这就是英特尔所追求的战略倍数效应。不仅大连项目为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提高对外开放及引进外资水平和质量”提供了最新的成功典范,而且历数它之前在中国的投资与合作,都鲜活地说明一个真理: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发展战略找到契合、协调一致,是所有觊觎中国机遇的跨国公司们最优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05,(1):29-30
《新京报》日前载说,2004年的12月是中国企业融入全球化浪潮具有标志性的一个月份:12月初,中航油惊爆5.5亿美元巨亏,其引发的冲击至今余渡未尽;12月8日,联想12.5亿美元吞下全球PC业的鼻祖IBM的PC业务;12月末,彩电业的红太阳——长虹传出被骗4.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章说,“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陷阱”的说法似乎已经落入“俗套”,但现实无情地将国人拉回对“俗套”的反思之中。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到世界的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2月8日,中国联想集团与美国IBM(国际商业机器)集团正式签约。联想将以6.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股票,总计12.5亿美元购买了IBM全球PC业务,联想从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据悉,业界巨人微软和英特尔日前分别将其投资重点转向了低消费类PC市场。微软已拟定于1998年1月份推出一种袖珍型PC机,这种新型PC机的初步定价将在250到400美元之间,采用的是Windows CE2.0操作系统,可提供多种信息交换和E-mail链接。此外,微软和英特尔均提出以开价最少30亿美元以向TCI公司提供一种电视“顶置盒”,此种设备可为用户通过有线电视网直接接入互联网。业内人士称,截至1999年,市场上将涌现出近2千5百万台这种顶置盒设备。如果此合同一旦签订,TCI的竞争伙伴们再紧跟潮  相似文献   

19.
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在处理器市场上一直居于垄断地位,并与微软公司结成“Wintel”联盟。在微软接连遭遇反垄断诉讼的同时, 英特尔公司近来也麻烦不断。其主要竞争对手美国AMD公司由于不满英特尔公司的长期打压,近年来在美国内外对英特尔采取了一系列的法律行动。2004年,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搜查了  相似文献   

20.
日前,Intel(中国)有限公司与香港宝通公司签约,宝通正式成为Intel服务器配件的中国区总代理。英特尔在服务器配件市场的地位众所周知,宝通成为它的总代理影响到的不仅仅是英特尔的服务器配件渠道,对整个服务器配件市场都会带来改变。这不仅仅是英特尔的授权总代理层面在发生变化:这同时也预示着英特尔产品的下游渠道——尤其是服务器配件渠道,今后将多一种选择,而这种多出来的选择最终有可能导致以服务器CPU为核心的整体配件渠道的势力调整。宝通的特殊之处在于,宝通定位是“专业的服务器配件代理商”,换句话说,该公司的发展主线是以服务器CPU为核心,即使有所扩展与延伸,也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