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的长期抑制,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的累积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与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理顺工农产品比价,农产品价格上涨,会通过食品价格的传导,引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进而形成通货膨胀压力。“谷贱伤农、谷贵伤民”,调整农产品价格与引发通货膨胀的矛盾非常突出。本文研究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客观性与逐步理顺工农产品比价的必要性,分析在此过程中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提出在理顺工农产品比价的同时维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价格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加入WTO后,农业是受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问题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借鉴国外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制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对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任务依然艰巨,其中保证农产品供求平衡和价格平稳是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关键点。本文从国际国内宏观背景下分析了今后农产品供求关系将由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向农产品总量供给长期偏紧、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的格局转变。同时分析了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提出了增加农产品供给和稳定农产品价格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减产,主要农产品供过于求的矛盾趋于缓解,农产品价格走出了1995年10月份以来的低谷,开始回升。2003年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指数为104.4(上年=100,下同),农民出售的农产品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4%。其中,种植业产品类价格上涨7.4%,林产品类价格上涨7.0%,畜产品类价格上涨1.8%,水产品类价格上涨0.4%。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由猪肉价格上涨开始,带动禽、蛋、水产等食品价格全面上涨,使CPI持续攀升。但目前仍处于合理范围。从全局上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今后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也将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趋势。当前。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实现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保持其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当前形势下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正确引导和稳定全社会对农产品的价格预期。则是目前最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情省力》2006,(6):29-30
我省农产品生产价格自去年二季度开始回落。今年以来继续呈小幅下跌趋势。据对31个县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今年前三季度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为98.9,农产品生产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1%。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产品价格变动与未来走势的影响分析王为农(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市场基本平稳,原本较高的价格增幅在保持了一段时期以后,进入相对静止的徘徊期。这种价格走势及其变化,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视点。一、由高转低,由强到弱,平滑移动:农产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农产品价格机制各要素及其形成的形式进行论述,并对农业服务系统的建立对完善农产品的价格机制产生积极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成喜玲 《特区经济》2012,(6):154-157
近年来,由于国际金融及石油价格的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频繁的波动。陕西是经济欠发达省份,是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近60%。国际农产品价格的涨落对陕西农民的收入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陕西农业发展现状及国际农产品价格对陕西农民收入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条件下提高陕西农民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涨幅有可能达到4.5%~4.6%。前期CPI上涨的直接诱因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非食品和服务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其中,猪肉价格上涨推动作用较为明显,猪肉价格每上涨10%,就会推动CPI上涨0.5%。但目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仍处于合理范围,对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必须采取有效调控措施,保持农产品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普遍发展物价上涨了,由于蔬菜、水果的价格轮番上涨,有些人无奈地说从房奴变为菜奴、果奴了.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如何正确看待新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如何正确引导农产品价格合理变动,成为值得关注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牛俊英 《科技和产业》2014,14(12):27-30
理清近年来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对于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别视角出发来对现有关于农产品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国内因素视角分为农产品生产成本、城乡居民收入、货币供给量、国内通货膨胀四个小专题,国际因素视角分为国际农产品价格、国际石油价格、汇率、其他外部因素四个小专题。最后指出,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主要还是供求状况,其他因素要么是通过影响农产品的供求来影响价格,要么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程度不大,或者是不同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张秀芳  崔卫杰 《山东经济》2004,20(6):170-172
依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面临的垄断竞争市场状况以及影响绿色农产品价格(绿色价格)定位的因素分析,在绿色农产品定价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绿色农产品定价要遵循合作定价的原则。另外,利用消费者剩余原理提出了中国绿色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价格歧视策略,为中国绿色农产品价格定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农业政策目标的重点,是放在增加农产品供给,而忽视农产品需求与农民收入状况。政府作为决策者,对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忧虑程度,远远超过对农产品需求不足的忧虑程度,这是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之所以要对某些农产品的购销与价格实行严格的国家管制:一是这部分农产品关系国计民生;二是这部分农产品供不应求;三是这部分农产品价格偏低。问题就出在里,供不应求的农产品价格又压得很低;而农产品价格压得越低,供不应求的矛盾就越尖锐。从这个意义上,人们把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断定为短缺经济体制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与需求的缺口,是可以用反映并调节供求关系的价格杠杆来结清的。当然,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从属于长期实行的超前化发展战略的。这种经济发展战略也称偏斜经济增长方式。所谓偏斜,是指经济增长中轻视农业和工业而重视重工业,轻视消费而重视积累,轻视流通而重视生产,轻视效率而重视速度,结果造成高速度与低效率并存。而在低效率基础上能够高速度运行,完全是由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支持,以牺牲农民利益的农产品低价统购统销,是偏斜式二元经济增长方式的运行基础。在这种经济发展战略的严格制约下,农业始终被摆在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上,实际上被视为向城市提供廉价原料和食品的工具,而农业自身的发展条件以及农民的经济收入则被严重忽视。这是我国农产品供给之所以长期偏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5.
安徽是农业大省,计划经济时期的我省农产品生产、销售处于卖方市场,农产品价格只涨不跌。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农产品生产、销售进入买方市场,并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农产品价格水平呈逐年下跌态势。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以来,新疆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变动趋势与全国基本一致,但也有不同的特点,农产品收购价格1996年为最高点,从1997年开始出现持续下跃的态势,以1996年农产品收购价格为基数,1999年比1996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下降69.2%,其中小麦、玉米、稻谷三种粮食的综合平均收购价格下降26.2%,有些地方的实际收购价格下降幅度还要低,油菜籽、葵花籽二种油料平均收购价格1999年比1996年平均下降11.68%,棉花价格由于受国内外供求关系影响,收购价格大幅下调,1999年比1996年下降了43.93%,长绒棉收购价下降了48.71%,甜菜收购价格1999年比1996年下降了22.01%,进入2000年,全区农产品收购价格总水平有所回升,这主要与棉花价格上涨等短期性因素有直接关系,与1999年相比2000年粮食收购价格继续下降,其中小麦收购继续实行定购价与保护价“并轨”政策,2000年比1999年下降10.6%,粳米收购价格下降3.7%,玉米收购价格2000年比1999年上涨5.3%,油料价格继续呈下滑趋势,油菜籽、油葵平均下降幅度为13.1%,随着国有宏观经济环境开始好转,农产品需求出现回升,特别是棉花收购价格有所上升,2000年我区对棉花价格继续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管理办法,陆地棉价格由上年的每担370元,上调到2000年的每担400元,特别是三季度开始,棉花收购价格进一步回升,每担平均达到430元左右,比1999年收购价上涨14.4%,另外,禽畜产品类收购价格有所回升,其中除肉畜、禽蛋类收购价格略有下降外,皮张类、髦毛类和其它畜产品类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相似文献   

17.
张琼  赵杰强 《特区经济》2011,(7):174-175
自2005年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热钱流入中国的话题就开始趋热。在2006年末,世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围绕粮食、食品的国内外投资和交易成为新的经济热点。鉴于最近中国农产品价格发生了强烈波动的事实和农产品市场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热钱规模和农产品价格指数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热钱与农产品价格存在均衡关系,是农产品价格变化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格局、价格和存量变动趋势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多重原因。然后分析美国农产品贸易及其经常账户收支情况,并总结了国际农产品价格高企与美国经常账户收支的关系及高粮价下各国的应对政策。最后对中国粮食市场的价格、供求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周刊网网友sichuan:农产品价格的回升会让人们忽略房地产的泡沫。8月以来,农产品以恢复性的价格增长势态在全国各地蔓延,这无疑是给农产品一个利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东北之窗》2010,(12):6-6
通胀预期下,近来一些农产品价格“你方唱罢我登场”般节节大幅上涨,引发社会强烈反响,甚至大蒜、绿豆这些平日不起眼的农产品,一时间仿佛突然成为通胀预期的“风向标”,令许多人费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