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有经济的实质是补贴经济。国企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降低国有制比重,退出竞争性领域。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经济合理定位,放手壮大非国有制经济,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和社会多元化,是国家健康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30年变迁的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中,国有经济的绝对数量优势已经失去,逐渐变为以数量相对优势和对特定行业的控制为基础来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了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工业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迁是符合中国工业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但是,也存在着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稳固的,非国有经济,尤其是外费经济控制了一些重要行业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未来深化工业所有制结构改革中正确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动及其与工业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中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理论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公有产权的内在规定性为起点,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推演出非国有经济的形成和混合所有制的产生,发展等重大的经济变革,揭示出多元所有制结构是内生于公有产权的内在矛盾,而混合所有制又根源于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机制摩擦,市场化改革一经启动,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就与经济市场化的总体进程相耦合,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6.
黄鹏 《经济师》1998,(4):61-62
关于调整和完善石油经济所有制结构的思考●黄鹏一、石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所有制结构的缺陷石油资源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石油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我国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百万石油工人的艰苦努力,石...  相似文献   

7.
8.
9.
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鉴于金融危机背景下某些行业和地区发生的"国进民退"现象,本文利用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动的态势和特点.实证研究发现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与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劳动力充裕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虽然"国进民退"只是一个暂时过程,但为了进一步优化工业所有制结构,本文提出优化国有工业经济的布局、提升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以及重视宏观调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影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世界遗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工业遗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阙维民 《经济地理》2008,28(6):1040-1044
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工业遗产资源,在许多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已有著述。在已经公布的六批总计2358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工业遗产171项,其中古代传统工业遗产计为14类149项,体现出我国政府对传统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但在我国(物质)文化遗产暨工业遗产研究领域,从世界遗产的视野对传统工业遗产的研究,与国际同一研究领域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章运用地理学的观念与方法,阐述了中国传统工业遗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保护现状以及研究展望,为今后的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和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构建了社会资本与区域产业集聚理论模型,考察了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聚的微观机制。理论分析表明,社会资本越丰富的地区产业集聚程度越高。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2004年30个省(市)26个制造业行业的数据进行了经验研究。在控制了区位、经济功能、市场潜力、人力资本、政策等因素和异方差的影响后,社会资本对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并且在使用工具变量克服变量内生性后,以上结论依然稳健。因而,通过提升中西部地区社会资本,有助于建立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13.
产业升级中的中国劳动成本优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最大的比较优势。我国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劳动成本上升和劳动效率下降的趋势,这是产业分工的低端劳动力资源数量过剩和产业分工的高端劳动力资源数量不足的具体表现。在产业分工的低端,劳动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资源的规模优势上;而在产业分工的高端,劳动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资源的素质优势上。劳动力资源在产业分工低端的规模供给,无法替代产业升级中的产业高端的素质需求。我国面对产业分工水平提升的要求,劳动成本优势的发挥应该依靠高效率克服高成本。产业分工知识含量的提高,要求提高产业工人的知识素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是否选择多元化受到事先财务和股权特征的影响。事先营运能力越弱,自由现金流量越少的企业越可能选择多元化,其对企业选择多元化概率的边际影响在5%~6%之间;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越不可能选择多元化,其边际影响约在4%~7%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进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区域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城市间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融合。我们介绍了分析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框架与国际经验,并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发现,1988—1995年间,随着工资和教育回报率的上升,它们在城市间的差异有所扩大;虽然区域间的工资收敛并不显著,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工资收敛速度快于受教育程度高的技术型工人。针对这些实证结论,我们提出了促进区域劳动力市场统一的配套改革措施,以及建立全国性的以身份证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与近域城市整合的互动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廷玉  邬冰  刘志虹 《经济地理》2008,28(4):623-626
"十一五"期间,辽宁产业集群和近域城市整合都进入了高速发展状态,融合二者的发展机理,使其产生互动效应是当前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和近域城市整合的内部促进作用和外部支撑作用,结合辽宁产业集群和近域城市整合的实际状况,提出集群整合模式中市场力的因素与近域城市同构矛盾等措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为基础,检验了标准化对企业R&D投入倾向的影响。理论上,标准化既可能促进也可能制约创新。而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的标准化总体上显著提高了企业的R&D强度。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相较于竞争对手的标准制定活动,企业自身参与标准制定对R&D的激励效果更大,并且这种影响在大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此外,本文还发现,标准制定企业之间虽然相互施加了创新约束效应,但这种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路径与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以来东北区域经济的发展背景经历了五次变化,区域产业结构也相应发生转换.对百年尺度的区域产业结构演变过程进行追踪,总结出不同的历史背景条件下区域主导产业演变的时序特征及产业结构演变的总体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区域产业生成与结构演变的因素,探讨区域产业结构转换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外资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丽蔷 《经济地理》2005,25(5):624-628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中,外资不仅提高了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外资对东北产业结构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如加大了三次产业的不协调、扩大了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依据东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采取提高外资的关联度、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基础产业、限制投向一般加工业的战略来优化产业结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产业形态的概念具有全面性、具体性、变动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它比产业结构更能准确地描述经济地理现象。“三线”建设以及顺德、永康的经验表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研究产业形态远比研究产业结构、产业比例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