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兴江  郑红 《农业经济》1995,(8):24-25,41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广大农民以地为本的传统观念和效益意识不断更新,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大量转移,农民已开始出让和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最近,我们对大石桥市水源镇新光、新建村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形式 新光、新建村既是鲜族村,又是水田村。两村共有2238人,830名劳动力,522户,6130亩耕地。1984年两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人均到户。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1989年出现了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趋势,打破了家家包地,户户种田的局面。到目前,两村有60%的户部分或全部转包和转让出承包土地使用权,转包和转让耕地面积2580亩,占耕地面积的42%。主要形式有:  相似文献   

2.
正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龙华街道地处沾益区西南,有承包耕地25610亩,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大批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几乎所有青壮年都是"兼职农民","老人农业"渐成趋势。探索"三权分置"改革,建立土地股份制,对于龙华街道乃至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3.
广东三县(市)失地农民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东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农民不可避免地要失去部分承包土地。有史以来,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唇齿相依,谁也离不开谁;农民精心耕耘土地,土地则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但是,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必须把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上剥离出来,让他们在农业之外去寻找新的生活。为了解失去土地后农民生活的情况,省农调队对博罗、高要、增城三个市(县)的100户耕地被大量征用的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些农户的耕地都是2000年以后被征用的,征用后人均耕地均在0.3亩以下。一、失地农民的现状被调查的100户农户家庭人口为518人,其中劳动力30…  相似文献   

4.
余在湖 《农村经济》2001,(12):29-30
搞好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解决当前农村人地矛盾突出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 ,据我们调查 ,有的地方农村土地流转还存在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 ,引导不够 ,方式、方法简单。二是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 ,中介服务组织发育缓慢。三是农村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和管理措施不规范。有的地方在条件不具备、不成熟时 ,不顾客观经济条件和农民意愿 ,没有严格依照法律程序 ,没有尊重农民 3 0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实际上是一种财产所有权 ) ,而是乡镇政府…  相似文献   

5.
本溪市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配合,到2000年底全部完成了延包工作。全市共有136493户农民承包耕地653613亩,预留机动地10874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7%,签订土地承包合同133320份,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32866本。其中,承包期限为30年的承包合同有133320份,占第二轮土地承包合同份数99%。本溪市第二轮土地承包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土地经营权证未及时发放到户。涉及农户3351户,耕地面积15394亩。二是个别村组未执行土地延包30年政策。涉及农户1379户,耕地面积4352亩。三是个别村组存在超标准留机动地现象。涉及面积为937亩。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非常少;人均耕地1.38亩耕地;仅为世界水平的40%;人均耕地面积世界排名第130位左右;而且耕地面积已经持续10多年下降;逼近18亿亩的红线。在未来几年内;土地问题将是我国农村的焦点问题;如何协调农民与当地政府的土地权益;做到土地增值让农民分享;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农村能否平稳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确实要占用一部分农村土地;但关键是如何规范化、如何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农民权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就必须给农民足够的补偿.土地增值让农民分享;以此保障农民的生存就业与发展权。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另外;土地使用成本增加;也可以减少盲目占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方面,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制定政策为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提供依据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均居全国首位,农民土地承包问题对黑龙省尤为重要。1997年农村第二轮土地延包以后,全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更加明晰,农村社会稳定。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出现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户在人不在的农民要地。主要是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后,没有回村参加二轮土地延包而没有得到承包地。二是负债农民要地。因欠集体款未还,部分农民在二轮土地…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 笔者四年前曾同几位同事合作出过一本书,书名叫《破解现代化头号难题—一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其基本观点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大国,而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在全国总人口和总劳动力中的比重高达70%。中国又是世界上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只有1.41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劳均耕地不到4亩,仅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如此众多的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依附在十分紧缺的土地上,要想解决他们的就业乃至富裕问题,实属一大难题。笔者认为,中国问题的核心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早年就说,农村改革要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家庭联产承包,第二次是土地规模经营。不错,没有规模经营,农民收入不可能大幅度增加。所以,农村今天改革的重点应转向规模经营,有三件事刻不容缓:一是农业人口非农化。农民不减少,规模经营无从下手;二是城镇化。不加快城镇化,农业劳力转不出,非农化则纸上谈兵;三是明晰耕地产权。耕地流转,前提是农民要有产权。若产权不归农民,转让不合法,规模经营则只能纸上谈兵。这三条,是当下“三农”问题的牛鼻子,若紧抓不放,农村改革必有大成。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近年来,为解决农业结构调整中耕地不足的问题,余庆县决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有组织地向经济发达地区输出劳务,使农民学有所长,带动家乡的发展;二是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降低农民进城进镇的“门槛”,吸引农民进入集镇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全县的城镇化水平;三是实行季节性转移,让农民就近从事运输、农产品加工、建筑、农资百货营销等,离土不离家。通过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该县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缓解了农村耕地的承载压力,使农业结构调整有了较大的回旋空间;二是在外出…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流转的思路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流转应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以劳动力转移增收为目的,促进农村劳动力离土、离乡流动起来;二是以劳动力转移稳定就业为目标,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定居转移,三是以劳动力转移改变身份为目标,促进农民向市民身份转变.根本目标是实现富余农民的非农就业.  相似文献   

12.
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承包问题一直是近些年来农民反映强烈的农村焦点问题,妥善解决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问题,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建议。一、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一是至今仍有极少数地方应开展但没有开展延包工作;二是有的地方集体预留的机动地超过了耕地面积5%的限额;三是少数地方“两田制”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四是仍有少数地方城郊农村出嫁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落实;五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没有全面发放到户,农民心里不踏实;六是一…  相似文献   

13.
"两田制"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产物,是冲破"均田制",实行土地相对集中的一种土地经营制度,也是土地规模经营的一种具体形式.从实践看"两田制",县体作法有四种:—是"口粮田"按人均划,"责任田"办合作农场,按劳承包,联产计酬.二是"口粮田"人均一份,"责任田"实行租赁,有能力的多租,反之少租.并规定企业领导人、"八大员"、民办教师、主要村干部不租耕地.三  相似文献   

14.
一、建立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是必然趋势中央提出农村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 30年 ,这一项政策深得人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是党在农村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目前而言 ,在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机制上 ,指导思想和工作出发点应放在稳定承包关系 ,要强调稳定 ,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但从发展趋势看 ,土地承包关系将会是稳定中有流动 ,流动中更趋于稳定 ,所以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对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完善和延续 ,也是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是促进土地…  相似文献   

15.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流动就业,逐步进入城镇,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中,有的可能难以找到工作,有的即使有了工作还有失去工作的可能,对这部分打工农民,当没有生活保障的情况时,自己承包的土地还在,还可回农村发展农业生产,至少可使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因此,打工农民放弃承包权。一定要三思而行。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两田制”,即将农户联产承包的集体耕地,一部分作口粮田,一部分作商品田(或称责任田,机动田)。当前,不承认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或生产条件,这是不切合实际的,但究竟一个人一个生产周期需要多少亩耕地才能赖以生存或生活呢?实际调查表明,在人平二三分地的情况下,通过自己主观努力(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实行集约化经营)仍可以维持基本生活。因此,当前农村事实上客观存在着完善耕地承包办法,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选择机会。研究土地承包办法,既要承认土地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的现实,又要考虑如何做到两个有利,即有利于土地向种田能手逐步集中;有利于土地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土地“两田制”要首先  相似文献   

17.
江苏太湖地区推行家庭承包制以来,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全面增长。与此同时,剩余劳动力继续向非耕地经营产业转移,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由于非农产业生产的收益高于农业,导致农民不愿种田的倾向出现。 在土地经营领域实行联产承包制以来,太湖地区农村就走上按人承包耕地的道路。本来在实行承包制初期,提出了“三业分开,专业承包”的责任制形式。但是,由于农业本身还没有  相似文献   

18.
正江苏省宝应县大力实施农民收入倍增计划,通过就业创业、技能提升、政策扶持、农业挖潜、扶贫解困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连续五年实现农民收入净增千元以上。2015年,宝应县开始着力实施农民增收"三大计划",力争至2016年末,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一、大力实施农民人均增收千元计划一是着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  相似文献   

19.
农户承包耕地地块零碎分散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河南省信阳地区而言,一个农户承包的耕地少则三五块,一般十几块,多则三五十块。承包耕地分布有远有近,有好有差,有山坡也有水田。有的一块田地分成若干小块,户户各占其一;有些山区农民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承包很小一块土地,极不方便,干脆弃而不耕。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土地承包分配时要求绝对平均搭配造成的。这种搭配确实是“平均”、“公平”了,但是也给耕作、管理、规划等带来了不便,有些地方甚至成为发展规模经营的一个制约因素,干部群众对此都有反映。这是土地承包经营工作中应该完善和…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是农民赖依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的制度基础。最近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以法律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农村土地使用权,保证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承包合同纠纷越来越多,直接影响了党的农村政策的稳定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了农村的社会安定。一、原因(一)承包合同内容不规范。由于农村承包合同的履行期限比较长,涉及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复杂,所以订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