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下班时间早就过了,办公室空荡荡地安静着,今晚没安排什么应酬,杨毅坐在大班台后,有些倦怠、有些悠闲地和电脑亲密。杨毅有“一妻一妾”,“妻”是他的那辆帕萨特,“妾”是他的电脑。  相似文献   

2.
小梅 《企业文化》2012,(1):46-48
许志华32岁,如果大四那年父亲不找他谈话,他应该是我们身边诸多高级自领中的一员,过得富足平常。  相似文献   

3.
尽管拥有过十年荣光无限的PC互联网时代,吴文辉没有留恋,他选择向前看。  相似文献   

4.
他经历过“文化大革命”,上过山下过乡,在恢复高考后考入天津大学学企业管理,在工厂做过工人、厂长、党委书记,曾经被借调到中国偏远地区当过县长、江苏省金台市任副市长。再后来,他毅然下海,千里走单骑来到北京参与组建我爱我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短短3年从起家到领跑行业的传奇。如今,他带领千万家房地产经纪公司,继续朝着目标前行……  相似文献   

5.
《企业标准化》2009,(22):17-17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内核。也是企业价值体系的头脑。尼采曾说过这样一句十分有名的话;“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  相似文献   

6.
《英才》2006,(10):52-53
毕业于沃顿商学院的王岱宗是联想收购IBMPC部门、雨润IPO等知名案例的主要参与者,然而在3i,他还是个新人。他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哪些企业值得投资呢? 王岱宗想到了“小肥羊”——若干年前,他在上海曾光顾过这个牌子的火锅店。  相似文献   

7.
马蓉  凌平 《经营者》2004,(1):34-39
李嘉是第一个将润滑油广告投放在中央电视台的人,也是第一个代表润滑油行业走进梅地亚中心参与央视招标的人。诸多的“第一”给他罩上了一圈神秘的光环。然而,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他并不神秘,也没有架子,他像一位亲切、朴实的邻家大哥,也是一个爽朗、憨厚的北方汉子。  相似文献   

8.
贺大卓  松涛 《英才》2006,(8):112-112
文辉一个人开车去了郊区,乐而忘返;过几天他可能又坐上火车去西藏,看看青藏铁路沿途的风景。这位亚都科技的CEO贪恋自然,没有缆车的高山,没有竹排的河流……是他的最爱。  相似文献   

9.
人止企乃存     
还没开始经营企业的时候,曾看到孔子说过的一段话,当时没彻底明白,也是因为不懂,所以一直在琢磨,以至印象非常深刻。那段原话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大概的意思是,孔子的学生问他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持满?孔子就回答说,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接触过一位小企业主,30岁左右,原先在内地城市一个国营企业工作,两年后他辞职来到深圳创业。一是,他觉得国企虽然比较稳定,但他是一个喜欢做点事情的人,不太想按部就班在国企里“熬”升职;二是,他深深感到,在他那个城市几乎没有创业机会,因为当地的大小企业基本上都是靠政府在吃饭,  相似文献   

11.
鹤怀 《英才》2010,(3):131-131
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父母只有小学文化,家里没人督促、辅导他读书。小学考初中他连续两年落第。高中毕业,第一志愿没考上,只进了一所三流大学。毕业后的就职考试又屡屡受挫。在痛苦焦急之余,他甚至产生过加入黑社会的念头。  相似文献   

12.
1995年,我在中德(西门子)合资的家电公司当副总经理,开始体会简单管理的妙处。有一次,要开董事会了,我就把来年的人力资源计划做给总经理。过了2天,他的秘书叫我过去,他说我们德国人很懒,我说为什么呢?他说德国人喜欢几张纸的事情变成一张纸来说,一张纸的事情最好变成几行字来说。  相似文献   

13.
张辰 《中外管理》2004,(5):92-94
也许多年来,你一直努力工作,期盼着自我实现的那一天。现在机会来了,老板让你内部创业,自行组建新团队。此时,该如何把握好这难得的机会?四通“老臣”朱希铎曾有过多次搭班子的经验,他把最近创建中关村科技软件的经历看作是补齐以前遗憾的最后一次机会,那么他这次是如何操作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只关注那些可以衡量的东西,而不重视价值是如何创造的,这显然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美国一位投资家说,20年前,在他17岁时,他的一位朋友提出给他一笔钱,大约相当于10万美元。但他当时并未接受,因为他当时还不到签约的法定年龄,再说,当时他也不知道该要多少钱合适。因为,他那时从未接触过资本资产的定价模式。尽管今天,他已是华尔街的一位大投资商,但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今,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有众多的投资研究机构和专家正在培养自己评估人力资本的能力。他们仔细寻觅和研究各种…  相似文献   

15.
和田一夫曾经风光过,他出入坐的是“劳斯莱斯”,住的是寸土寸金的深院豪宅。可是,如今的和田一夫却只能搭乘地铁出行,住处也变成了局促简陋的两室公寓房。不过,这位前八佰伴国际集团的总裁,至今仍是日本商界的传奇,因为他曾把自家的蔬菜铺子一举办成了年销售额5000亿日元的跨国零售集团。  相似文献   

16.
国东  金江 《企业世界》2004,(2):12-13
广厦人都知道,他们的总裁楼明曾带领着篮球队取得过地区比赛的冠军。平时,他很喜欢穿那种黑色的皮质便鞋。仿佛随时要攀登、跳跃,或发起冲刺。  相似文献   

17.
16年前,邹玉利大学毕业,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会搞企业,当时他最大的愿望是当一名画家。  相似文献   

18.
宋清华 《英才》2009,(1):50-52
如果不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出现,平新乔会继续过着读书、讲课、写文章、做研究的平淡生活。最近,对经济危机的思考,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平新乔的研究多了一个课题、两个观点。2008年下半年,他为研究生开了一门新课,叫流动性理论。他坦言,这门新课的教程还在写作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家》2005,(10):i037-i042
那些指责张瑞敏“盗窃”资产的人有没有想过,没有张瑞敏,何来今日海尔庞大的资产?对于这么大的资产,如果张瑞敏有“盗窃”之心,海尔可能早已被淘洗一空了。对于张瑞敏这样的企业家,有什么理由不能在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他获得阳光下的产权和利润呢?  相似文献   

20.
归园田居     
奠震宇  CFP 《东方企业家》2009,(10):60-60
商业眼光超前,也许是黄海伯最大的成功之处。他当过兵、做过工、经过商,如今又干起了农民。或许,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都应该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就像黄海伯那样,活得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