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下,北京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推动CBD区内国际金融、文化传媒以及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使其成为现代化高端商务区.根据现代服务业在北京CBD内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本文从产业发展重点、科技创新投入、优惠政策、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低碳交通这五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燕莎商圈是京城最成熟的涉外商务生活区之一,CBD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然而,在燕莎地区,京城标志性建筑佳程广场打出的“南有国贸,北有佳程”,引发了新派写字楼与传统商务产品的较量。  相似文献   

3.
《住宅与房地产》2013,(9):46-47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定位为未来整个珠三角的“曼哈顿”,规划中的前海合作区将侧重区域合作,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打造区域中心,并作为深化深港合作以及推进国际合作的核心功能区。  相似文献   

4.
生物科技园产业功能区分为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和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药物制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疫苗诊断试剂和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非银行金融服务、专业中介服务等.  相似文献   

5.
自"中央商务区"(CBD)概念产生以来,CBD由建筑规划向服务业集聚,CBD成为第三产业高度发展的产物,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枢。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现代服务业在CBD集聚发展趋势,为分析南京市现代服务业在CBD集聚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促进南京市现代服务业在CBD集聚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数据》2005,(7):40-43
为了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北京市丰台区委、区人大、区政府确定了丰台区“一五五”发展战略。即:全力构筑首都西南物流中心,重点建设北京丽泽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区、大红门特色商业街、绿色生态居住区、特色文化旅游区等五个区域,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物流业、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等五大产业,完成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建设科技总部新区、丽泽商务核心区、青龙湖国际城,构建总部经济三大平台,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长宁区近日公布了紧邻虹桥交通枢纽的虹桥临空经济园的新一轮规划方案,按照新一轮规划,临空经济园将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在园区打造3个互相独立又相互融合的产业发展空间:在园区北部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端企业总部与高科技企业集聚区;在园区南部形成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在园区西部形成以现代物流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相似文献   

8.
王滨  周琼 《数据》2011,(8):56-58
本文吸收国际商务中心区(CBD)评价研究的有益经验,结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要求和功能区特点,基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区域环境三个目标层构建了19个具体指标,力求科学反映北京CBD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北京商务中心区企业战略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商务中心区(CBD)是北京城市规划中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自从2000年提出“CBD”概念以来,北京商务中心区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外资引进、企业集群等诸方面虽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截至目前尚未形成整体性良性运转的产业发展链条,企业发展水平、战略管理层次、国际著名品牌加盟力度、知识管理等新型管理战略的应用深度等方面还亟待提升。因此,在分析商务中心区入驻企业特点的基础上,从纵向战略管理、竞争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三个角度进行探讨性的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以质量助推经济结构调整 虹口区始终坚持大质量工作理念,将质量工作贯穿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质"、"量"并重,努力推动重点功能区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北外滩航运、金融服务集聚区初具规模,已成为上海航运和金融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并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第一个"航运服务总部基地",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  相似文献   

11.
具有高创新性、高融合性特点的文化传媒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战略性产业。该文以北京CBD区域为例,通过分析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产业集群效应,构建SWOT模型来探析其发展战略。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战略应包含产业的精准定位、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依托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加强北京CBD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北京CBD的发展软环境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北京城市办公业发展与城市变化阶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办公业发展作为城市经济转型的组成部分,在北京城市变化中经历了4个阶段:(1)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办公业萌芽期。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北京城市大力发展工业,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外商驻京机构很少;而国内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行业基本处于萌芽阶段。因而,该时期无真正意义上的办公业。(2)现代化城市——办公业起步期。改革开放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北京向现代化城市迈进,商务管理职能为主体的办公业开始萌芽,城市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兴起。(3)国际化大都市——办公业起飞期。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早期,北京开始向国际化大都市靠近,相对形成了几个办公区域,如CBD商务办公区域、中关村高科技办公区域、复兴门金融办公区域等。生产性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4)现代化国际城市-办公业飞速发展期。2008年奥运申办成功后,北京城市发展又处于一个转型期,以公司办公为核心的办公业空间集聚使北京城市发生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与规划,在分析物流网络体系的基础上,明晰物流产业集聚区的内涵、规划原则和规划重点。以新沂市物流产业集聚区为案例,探讨区域性物流产业集聚区规划中的市场需求预测、战略愿景、规划目标、产业导向和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4.
赵华甫  张凤荣 《城市问题》2007,(7):25-28,34
作物不仅具有生产功能,而且兼具生态服务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将北京的农用地由中心城区向外划分为城市美化种植业发展圈、近郊绿化景观种植业发展圈、远郊平原规模高效种植业发展圈、山区生态旅游特色种植业发展圈等四个圈层,本着充分开发作物的生态服务价值和景观欣赏价值、与城市规划的绿色空间安排相结合、满足建设"宜居城市"要求的原则,分别分析了不同圈层的种植业.  相似文献   

15.
高玫 《企业经济》2012,(12):108-111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支点,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价值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中心城市近年来现代服务业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国际中心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中心城市已经进入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时期,国内经济平稳较好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引致需求和产业扶持政策,为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应通过走产业融合之路、集聚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开放提升之路,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娜仁图雅 《物流科技》2010,33(10):10-1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通过物流业对生产、商贸企业的互动,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使物流业成为振兴东北经济新的经济引擎。根据国家振兴东北经济区发展战略规划,依托"一轴二带",即哈大(哈尔滨-大连)经济轴线和沿海(五点一线)、沿边开放口岸经济带,跨省区整合东北经济区发展国际物流业的优势资源,发展物流"飞地经济"协作区,以全球化的视野,提出"四二一一五"东北经济区国际物流业的发展战略构想。并根据现代产业政策体系理论,提出实施东北经济区国际物流业发展战略的保障条件与政策措施,为战略推进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郑东新区正处在总部企业培育与集聚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构建四大总部企业集聚区、实施总部企业集聚发展促进行动、整合与利用区域楼宇资源、加大政府的规划引导以及软硬环境的配套、建立总部企业服务平台、拓展企业总部招商引资以及优化与总部企业集聚发展相适应人才引进措施,促进总部企业集聚发展的高端化、集约化和规模化。  相似文献   

18.
加快国际商贸中心建设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建设国际商贸中心,需要发达的商贸业,并形成多层次的商贸流通体系,因而物流业的发展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北京与世界城市在商贸流通方面的差距及其发展物流业的客观需求,进而提出了北京在建设国际商贸中心过程中加快发展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服务业的多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以来,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条件下,发展服务经济是摆脱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我国而言,同样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此,对全球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多重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现状和发展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多重模式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目前长三角的产业结构已经处于合理化阶段,但是同比世界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面临升级压力。因此,长三角城市群应以服务经济引领产业发展,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服务产业群落,通过发展服务经济带动整个地区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