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审计职业化是实现内部审计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内部审计职业化的主要内容是: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化、资格化;内部审计组织的行业化、社会化;内部审计业务取得的市场化、合同化等。  相似文献   

2.
谈推进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审计的职业化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目标。本文从认识内部审计职业化的特征和了解我国内部审计在职业化管理上的状况入手,提出了推进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内部审计的职业化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目标。本文从认识内部审计职业化的特征和了解我国内部审计在职业化管理上的状况入手,提出了推进我国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1.职业化程度不高。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企业对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企业内部审计就要发挥其监管作用。而职业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发展特征要求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上有着很强的独立性,甚至不需要企业经营者决定其薪资和升迁问题。但是我国企业内的审计部门不具备这种独立性,就性质而言仍是企业的服务人员,不具备这种明显的职业化特征,很难保证审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国家审计发展的20年,也是内部审计取得长足发展的20年。20年来,我国内部审计每次重大变革与进步都离不开审计机关推动。特别是2003年审计署再次修订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中国内审协会分布布内审准则等职业规范,将进一步推动内审工作向前发展。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国家审计机关对内审的推动作用,以抓住我国实行内审体制改革和行业自律管理的机遇,加快内审职业化进程,提升内审职业形象和水平,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组织价值的增加者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内部审计以增如组织的价值为目的。内部审计应当通过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改善经营管理,实现价值最大化。为此,必须改变“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基础”的观念,真正实现内部审计内部化和职业化,大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组织也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使人们意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其质量水平。文章从内部审计重要性、制度建设、职业化、专业能力、控制措施五个层面谈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是近代中国国家审计建立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基于职业化的角度考证近代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人员准入、职务职称评定、独立性保障、职业道德建设以及后续职业教育等方面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发现近代审计机关业存在的专业人员比例偏低、裙带关系明显、人员流动频繁等制约审计职业化发展的问题,这对当前审计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内部审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内部审计创新导致了我国内部审计的历次大提速,大大提升了审计效率,内部审计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职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提出并分析了我国内部审计的五次大提速及其演进过程,并对未来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日益加强,内部审计组织开始介入风险管理,并将其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本文特以风险管理审计与审计风险管理概念的对比作为切入点,重点对风险管理审计的主体、对象、目标等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内部审计发展历程及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新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应进一步推动我国内部审计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及职业化,促进我国内部审计内容及审计目标的拓展及其加强与国际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风险管理框架下内部审计职业化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草案意味着传统内部审计的角色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将逐步取代内部控制基础审计,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将审视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互动关系,探讨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赵宾 《审计月刊》2004,(3):44-44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及其经济活动事项的财务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执行,内部审计人员经审计未能及时发现,且发表了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或结论的可能性。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审计是为其所有者负责的。不同的审计者。从不同的审计角度为其所有者负责。多层次多角度的审计,相互监督制约,才能保证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审计管理的不断发展,审计职业化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及相关人员的必然趋势。对此,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银行审计工作经验,概述审计职业化的内涵,系统探讨和阐述了其目前的困境,在审计观念、审计组织、人员素质、后续教育等方面思考破解策略。  相似文献   

16.
谢华 《审计月刊》2009,(8):12-13
要发挥政府审计的的监督职能必须要提高政府审计的质量和效率。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审计有赖于审计组织自身的建设。即政府审计需要有高素质的审计干部队伍、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和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因素。根据政府审计的行业特征,可借鉴CPA行业监管模式,建立健全政府审计人员的准入和后续教育机制。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考核机制,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责任界定机制和建立政府审计人员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对政府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一、创新审计理念,改进审计方法,是提高工程项目审计质量的有效保证 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情况比较熟悉是降低审计风险的有利条件。对内审人员来说,履行严格的审计程序是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从总体上把握审计质量,要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技术、收集审计证据,从而不断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李学岚 《会计之友》2007,(10X):83-84
笔者针对目前多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现状,从审计主体、人员素质和审计手段进行分析,提出由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与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共同组建新的审计主体从加大审计宣传,增加审计经费,落实审计责任,公开审计报告等方面强化高校内部审计,力争从根本上改变现有高校内部审计现状,为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服务本文就高校审计现状提出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审计环境是指内部审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内审活动完成其自身职能的基础。不同的审计环境将对审计工作产生不同的影响。优良的审计环境有利于保障审计职能的发挥,促进内审工作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审计环境将会影响内审工作的正常开展,损害内审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部门、单位内部的组织方式、业务活动、工作程序、管理水平、领导意识等是内部审计所处的微观环境。国家法律、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是内审所处的外部环境,内部审计随着审计环境及其审计的构成要素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一、内部审计作业要受到审计业务具体执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从长期的审计实践中,外部审计人员逐步认识到内部控制与审计工作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并由此实现了审计技术方法论的重大突破,促使审计工作由账项基础审计发展成为以评价内部控制为目的的抽样审计。这种内部控制审计,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能保证审计质量,从而成为从传统审计转变为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企业内部控制涉及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督等基本要素,这从客观上给审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带来了困难。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作为我国新兴的审计领域,其具体审计操作程序及规范尚在摸索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