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始终存在着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从根本上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和精髓,体现了一种科学与理性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性与开放性,因而是一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  相似文献   

2.
民生问题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对待民生的态度,决定政权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关注民生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观,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任弼时是杰出的革命家、出色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强调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习、灌输、运用、中国化等,这些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西方并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一股社会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了马克思的实践理论。本文试图在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理论倾向和理论特点的基础上,简要梳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妇女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中国化。江泽民妇女发展思想使妇女解放事业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对妇女工作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参政、就业、教育、婚姻家庭等四个方面,就江泽民妇女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发展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7.
章阐明青年运动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重点论述青年运动产生的社会根源,如政治矛盾激化,经济因素促进,重大历史事件引发等等,从而从整体上揭示马克思主义青年运动观的科学性,正确性与重要意义,启迪和警示人们务必理智地对待青年运动。  相似文献   

8.
黄敦兵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3):123-128,F0003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至少涵盖如下几重逻辑关联:世界观层面的实践与劳动的关系;认识论层面的劳动与认识的关系;最后落脚于唯物史观层面,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分层问题提供了理论前提。以往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很少分梳出这三个层面,基本上没有对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这三个层面分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面临的新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已经走过了30年的伟大历程。3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勇于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紧密结合,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走出了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中国式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引导时代前进又随着时代发展,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坚持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关键是坚持独立自主,立足于本国实际,走自己的道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和解决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根本的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人员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相似文献   

11.
1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和组织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起职责分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才能发挥整体效应,形成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致经历了探索、发展、推进、创新等四个阶段,教育内容充实化、形式多样化、体系完善化趋势明显。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要推进重点性与普及性、灌输性与接受性、集中性与分散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高职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及国家稳定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汉族及少数民族高职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问卷调查,分析当代高职大学生民族观的现状,探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和谐,自古就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观,即坚持社会和谐的辩证法;坚持社会、人与自然三者相互和谐的思想;坚持无产阶级是构建与保持社会和谐的可靠力量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16.
在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上一直存在着本体论与认识论两种倾向,从而导致了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与“实证化”,这种理解不自觉地陷入了传统形而上学而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通过对于物质概念的政治旨向的阐释使得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特质得以展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政治旨向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对于资本主义批判性、现实社会的实践性以及未来社会理想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7.
用马克思主义理想观解读中国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梦就是伟大复兴的民族梦、人人共享的人民梦。本文简略介绍了中国梦的历史演进;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在当代中国理想领域的现实体现;中国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想观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理想观昭示了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网络传播格局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网络参与主体范围扩大化,舆论引导主体多样化,舆论引导内容碎片化。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党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和正确舆论观念等哲学内涵为指导,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减少网络上“舆论失焦”“舆论反转”“舆论搭车”等传播乱象。引导新闻工作者、自媒体从业人员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党管媒体,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形成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和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之必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条件;是确保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之必须,确保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健康发展的基础。树立与践行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需要切实而科学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信仰教育是当前思想理论教育的迫切任务;正确坚定的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抓好学风建设,引导他们在真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实际问题,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