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模式,表征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之后,现在正处在工业文明时代,但随着经济形态由资源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社会的文明形态必将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
葛巧玉 《价值工程》2011,30(33):304-305
人类所经历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从生态危机中引发的对传统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和变革。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提出要解决工业文明阶段的生态危机,必须要走一条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路。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与人类健康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琬 《活力》2011,(18):61-6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切社会经济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人类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人类健康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是人类健康的基本条件,尊重生命、提高健康水平已经处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突出位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想观念、法制建设、偿还生态欠债等方面入手,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4.
米江霞 《价值工程》2013,(33):319-320
生态文明社会是继人类创造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在工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人类具有内在价值,自然也具有内在价值,对自然价值的回归是生态文明社会建立的价值根据和哲学支持。  相似文献   

5.
人类文明在经历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在进行社会建设的各项活动中,不仅要考虑社会系统的需求,同样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要求。物流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发展必然依循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原则,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明在经历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生态文明.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在进行社会建设的各项活动中,不仅要考虑社会系统的需求,同样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要求.物流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发展必然依循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原则,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生态文明正以一种主导性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作为一种符合人类本性和生态整体性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对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必须是包容性的。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的目标不应只满足于盈利,而应内含包容性要求。文章从生态文明视角初步探寻企业发展的包容性机理,以期益于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如同一把双刃剑,它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自然生态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因此在对科技工具理性反思的基础上,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如何厘清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就科技创新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并就科技创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国华 《中外企业家》2012,(11):143-145
历经野蛮与蒙昧、专制与封建、民主与科学,人类已步入了以"和谐"与"科学"为发展主题的生态文明时代,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的生态安全的保障与实现,以及其生态危机的预警与防范,有赖于人类种群生态责任、政府生态责任、团体生态责任及个人生态责任的践行",和谐昌明"与"科学昌明"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健康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代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社会未来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地球生物、人类环境等的保护。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环境现已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在生态文明建设下,人类更应加强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反思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杨万花 《科技与企业》2013,(24):194-194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遭遇了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巨大压力和代价,因此。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3.
论“生态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生态文明体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是与全球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的,生态文明就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客观需要,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大力实施生态工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发展在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深远影响。随着环境的恶化,人类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本文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下,承德在转型升级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甘良河 《活力》2012,(14):87-88
生态化城镇的建设,它摒弃了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向兼顾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持续发展的,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化城镇模式是人们对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性的重大转折,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开拓新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6.
记者:建设节约型社会、生态文明,是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作为生态环境研究方面的知名专家,您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概念,它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怎样的要求?胡聃: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长期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的框架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品”,是人类文明历史积淀的集中体现,反映着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因此,生态文明的规划建设不仅仅是建筑与土地配置的实践活动,也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物质生态文明环境的形成受人的行为所支配,而人的行为又受其思想观念、意识所支配,文化则给生态文明的规划建设带来思想和行动的一致性,生态文化又通过文化影响社会,影响人类,物质环境与社会文明是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绿色管理的概念 伴随着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工业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21世纪社会、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工业园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本文对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正是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在批判和吸收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方案。很多人认为只有实现了工业化以后才有资格谈后工业化,谈后现代主义,谈生态社会。这样的发展逻辑带给了我们遭到严重破坏的大自然、原子式的个人以及和大众不安的心灵。生态文明观的产生是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检讨,来自于人类对自身发展历史和谋划未来发展的反思。生态文明的概念涉及到每一个个体的人,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在地球上以一种崭新的方式生存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