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春 《济南金融》2002,(7):38-39
农业贷款在一些具体的贷款项目上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效应,但在推动整体农业发展上效应不显,这种不显缘于诸多障碍因素的制约。由此本认为充分发挥农业贷款效应主要从完善信贷政策和优化农业信贷环境入手,实现农业信贷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农业信贷出现了重短期、轻长期,重加工、轻种养的现象,农业贷款在农村信贷中比重逐年下降,农业投入相对减少,影响到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信贷投入的短期行为使本来有限的农贷资金不能用在刀刃上;一些行、社还出现了农贷资金放不出去的现象.这对落实农业倾斜政策,增强农业后劲,保持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为此,本文就如何优化农业贷款结构谈些粗浅看法.一、农业贷款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一是短期贷款投入多,长期贷款投入少.在一般情况下,农业生产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投入期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农民增收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是财政支农、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二是国际金融危机后财政支农的增收效应有所增强,农业贷款的增收效应则无显著变化;三是财政支农与农业保险的协同作用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财政支农与涉农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四是财政支农有助于撬动涉农信贷和农业保险的发展进而促进农民增收.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需要优化财政金融安排,形成财政金融支农有效协同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走出农业贷款低效的认识误区陈鸿珊,郑顺尧一、问题的提出由于农业的产业特性,信贷介入农业的风险较大,因而,在农业信贷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业贷款效益必然低的认识,进而影响了信贷决策。在计划安排上,表现为力争非农贷款规模,重视非农规模的充分使用,少争农...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业信贷投入促进农业发展林清溪,蔡朝阳一、当前农业信贷投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贷款总量投入不足。农业贷款信贷投入与农业生产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二是农业信贷投入的体制不顺。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是对农业信贷投入机制不灵,人民银行虽然...  相似文献   

6.
(一)突出重点,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农业贷款投放总量.甘南州农业生产以山地种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比较传统、单一,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金融业应通过调整信贷结构,增加农业贷款投放总量,促使农业产品结构加快调整,以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同时积极引导、帮助农民用好用活贷款资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安出重点地发展有前景的项目,如积极推广野生资源丰富的山野菜加工业,以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7.
2004年,商洛银监分局引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信贷投放上,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以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态建设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表现为:一是农业贷款增速加快。近3年来,农业贷款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0.12%,27.15%和37.57%,尤其是去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永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对永州市地方经济起了推动作用。金融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为及时了解永州市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近期,人行永州中支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显示.县域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力度逐年加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信贷供给主体单一、乡村金融服务存在盲区、农村信贷产品不丰富、农业贷款风险难控等问题,亟需关注。  相似文献   

9.
徐建民 《中国金融》2006,(23):77-78
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金融约束 信贷约束:农村金融信贷资源配置滞后,信贷资金“拉动”作用不明显 一是信贷投量“弃农”与农业发展速度不匹配。赤峰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牧业人口占78%,2005年农业总产值92.5亿元,农牧业产值占全市GDP总量的26.77%,“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5.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9.5亿元,农业贷款仅为52.4亿元,其中兴发集团农业贷款高达16亿元,约占30.5%,剔出兴发集团贷款农业贷款年均增长不足10%。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金融支农现状 (一)涉农金融机构支农意识增强,重点突出.浙江省农业产业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前期开始起步,近十年来取得很大进展,金融业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高度重视信贷支农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制定下发了一系列信贷支农的政策性文件,主要是:农业贷款实行基本分工、适当扩大贷款范围、优先发放农户种养业贷款、支持农业产前产后服务组织、支持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村市场、逐步增加农业贷款及其比重等十条意见.对农村信用社支农信贷中的资金不足,人民银行给予专项再贷款.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增加农业信贷投入.本文认为:快速增长的农业信贷供给与农村经济巨大的资金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既有量的不足,也有结构的差异;制约农业贷款投入不足的原因在于体制性资金外流,以及由于管理制度僵滞造成的服务方式、金融产品不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的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农业信贷投入机制,必须统筹解决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业保险问题,为农业信贷的持续投入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潍坊市中心支行把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作为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管理,灵活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政策效果.至2000年11月末,全市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8.7亿元,余额达5亿元.农业信贷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全市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比年初增加15.3亿元,同比多增11.4亿元,是历史上贷款增加最多的一年,其中新增农户贷款达13.6亿元,占全部新增农业贷款余额的89%.  相似文献   

13.
积极支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这是今年金融部门信贷支农工作的重点.调查发现,在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信贷支农中,还面临着以下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农业资金需求与农业贷款的发放时间上的矛盾.由于传统农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信用社原有农业贷款往往都是年初下规模指标发放的.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效益农业,其季节性与传统农业有明显的区别,如蔬菜,不但可全年种植,而且具有显著的反季节性,并逐步与消费季节趋同,对贷款发放也提出了不同要求.菜农们普遍反映:贷款期限和时间与种菜周期不太适应.目前信用社的贷款期限大多在一年之内,特别是在菜农最需要资金的10月份至12月份,信用社就要收回贷款,而这时候如再增加贷款的话,菜农就可以多搭钢棚多种菜,满足城乡居民元旦、春节的节日消费,菜农得到的收益会更大.  相似文献   

14.
建国三十二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的农业信贷工作,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总结历史经验,研究农业信贷工作有哪些成就,还有哪些弊病,根源在哪里,出路何在,看来是必要的。农业贷款工作的回顾 1952年到1980年,全国银行和信用社累计发放1,200多亿元农业贷款,占同期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总额的一半左右。1980年同1952年相比,全国粮食增长近一倍,棉花增长一倍多。我国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近25%的人口,基本上保证了人民吃饭穿衣的需要,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这里,农业贷款对于支持农业生产的发  相似文献   

15.
财政金融支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从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本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财政金融支农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效应,力图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结果显示:财政支农和农业信贷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效应,但也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异;支农效应在2004年前后财政金融支农效应发生结构性变化,但支农效应在不断加强;越贫困的地区财政支农效应越明显,而农业信贷效应在西部较小,东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定量研究仍不多见。本研究先通过理论分析论证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之间存在互动的可能性,并提出理论假设: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1985~2009年中国农业保费收入和农业贷款数据,对该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且彼此并不构成对方的Granger原因。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20世纪末期以来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损,主要表现为农业信贷占信贷总额比例未能有效突破,农业保险的发展极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关于新时期农业和农村信贷工作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和农村贷款的现状去年末 ,农行农业贷款占全行贷款的 18%。从全国看 ,农业贷款客户群体分为三类 :国有农业、一般农业和农户。国有农业包括国营农场和农业、林业、畜牧、水利、水产等部门办的工商企业 ,国有农业贷款占农业贷款的 37% ;一般农业贷款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非国有农村经济组织贷款等 ,贷款余额占农业贷款的 4 5% ;农户贷款余额占农业贷款的 18%。近年来 ,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 ,农业产业化、个体私营经济等新的生产形式不断涌现出来 ,农业信贷需求日益扩大 ,更趋多样化和复杂化。适应新的形势 ,我行农业信贷业务…  相似文献   

18.
发放农业贷款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生产,支持农牧副渔和社办企业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对生产队就应当按照党的金融政策、信贷原则、制度和生产需要,积极予以贷款支持。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过去农业贷款不少地方只能贷给穷队不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金融部门尤其是农村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最近,我们对农业大市———衡阳市金融支农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由于在组织体系、管理机制、营运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导致金融部门信贷支农力度削弱,制约了新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衡阳市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信贷现状(一)农业贷款增长幅度较快,但绝对增长额偏低,信贷投入水平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近几年来,衡阳市金融机构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信贷投入增长幅度较快,但农业贷款绝对净增额仍然偏低。2004年—2006年,衡阳市农业贷款分别较上年增长11.8%、13.0%、13.5%,增幅高于同期该市其他行业贷款平均增长幅度。但从绝对增长额看,分别只净增了3.5亿元、4.2亿元、5.3亿元,只占当年该市新增贷款的12.4%、17.7%,22.0%。据测算,该市农业每年需要信贷资金约在15亿元左右,以目前的农业信贷投入水平还不能满足该市新农村建设需要。(二)农户信贷融资额逐渐增多,但信贷融资占整个融资的份额有下降趋势,信贷对农村支持的主渠道作用不再突出。近几年,衡阳市的农户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获得的资金越来越多,但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需...  相似文献   

20.
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过去,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农业生产上搞单一经营,忽视经济核算,经济效益很差。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大量农业贷款沉淀积压,不能灵活周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针、政策,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社队和社员收入显著增加。农村金融工作也有所加强,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有了提高。但就整个农业信贷工作来看,还没有一个根本的转变,需要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当前,提高农业贷款的经济效益有许多有利条件,农村金融部门要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