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说,在世纪更迭之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而国有企业面临的形势却变得更加严峻。其中对国有企业影响最大的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坚定信心求实创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姚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国有企业时,再次对搞好国有企业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深刻地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的形势,系统阐述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明确提出了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国有企业改革若干...  相似文献   

3.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哲学思考□严亚珍一、国有企业改革成功与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以往在谈到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时,多半都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诸如指出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它代表了社会主义方...  相似文献   

4.
资讯·管理     
陈清泰:软实力是中国企业的软肋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日前指出:“进入新世纪,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与出口贸易额增大了不少,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寥寥无几,这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落后于印度、俄罗斯。中国企业要想成为跨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还很严峻!”陈清泰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技术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由这些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公司集团表现出来的。如果若干年后,中国还未能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的话,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可能将是一句空话。陈清泰直言,现在中国很多地方在…  相似文献   

5.
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攻坚阶段。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企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是: ——市场机制正取代计划体制。 ——短缺经济正转向供需平衡或供过于求。 ——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济形势的发展,使中国进入了经济体制转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行的时期。对企业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真的事到临头了。这里既充满了挑战,也有众多的机遇。国有企业普遍面临摆脱对政  相似文献   

6.
陈清泰说全国性结构调整已形成高潮企业集团低成本扩张又有机遇国家经贸委副主任陈清泰在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工作会议上强调,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更新观念,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企业集团改革和发展的步伐。陈清泰说,企业集团试点已经进行了近六年。在这六年中...  相似文献   

7.
《上海改革》1996,(5):6-8
在目前新旧体制转轨和经济环境变化的时期,改变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这是事关国有企业生存发展的两项重要工作。陈清泰要求每个企业都反思过去,制订新的发展战略,抓好实现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优化结构,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提高管理和决策水平。同时还要从建立企业新的领导体制、组织体制、管理体制着手,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后,在一些重要领域保留了期限不等的“过渡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说,这个“过渡期”不是“保护期”,而是国家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期”。在这期间,中国必须在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上有所突破。陈清泰说,“过渡期”是WTO各成员体通行和认可的一种作法,是兑现加入世贸组织承诺过程中加速体制转轨和政府改革的过程,是在减缓外部冲击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竞争力的过程。陈清泰说,目前很多人错误地将“过渡期”理解为”保护期”,企图充分利用过渡期对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以更加有力的措施,用吃偏饭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已进入关键时期,攻坚阶段。国有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产权不清晰,责权不明确。国有企业陷...  相似文献   

10.
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速 《上海改革》2001,(12):39-42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根据党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已在去年基本实现,但是“三年改革与脱困”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绝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约束,而是深化改革的新的起点,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而且能够多样化,但是如何才能使其具有与非公有制一样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发展与壮大?党中央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的决议中都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1.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7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由于多种经济成份的发展,由于各方面改革的推进,由于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由于国内外市场激烈的竞争,国有企业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不能适应全国改革和发展的形势,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中最艰巨、最困难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近期撰文指出,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企业以“冬眠”的姿态“挺”过去、或从战术角度去“应对”,就显得过于消极了。陈清泰认为,当前企业领导层要总揽全局、对形势有清醒判断,以前瞻性思维、以进取的姿态,发现机遇、利用机遇、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我国企业改革方案划分为三类,股权制方案、债权制方案和竞争论方案。认为在理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的现实选择上,不仅产权安排是内笺,同时外部竞争环境也是内生的,由此我们提出产权结构和竞争环境等变量是政府国有企业改革的内生变量,并用一个政府、国有企业及私有企业的三方博弈模型证明,由于超了一国范围的竞争环境的进一步加强,外部环境最终是外生的,即有不可控性,各种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将由市场而不是政府来决定是否生存。国有企业唯一的出路是形成市场承认的有效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文摘     
文摘国家经贸委副唐人街陈清泰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家经贸委陈清泰副主任在谈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指出,把现代企业制度当作一顶帽子,国有企业戴上就能搞活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不从经营机制转换入手,现代企业制度便是空壳,搞活企业就只是一句空话。建立现代企...  相似文献   

15.
郑书胜 《中国经贸》2013,(12):119-120
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是近年来国家改革关注的焦点。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而国有企业的融资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相当重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国内外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货币政策与经济政策时刻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对国有企业融资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从宏观经济视角浅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对国有企业融资结构、融资方式和融资成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后半期,日本的国内经济开始不断地发生新问题,二战后所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已逐渐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第二届桥本内阁在成立后即推出“六大改革”计划,即行政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经济结构改单、社会保障改革、教育改革。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推出了涉及整个金融制度的所谓“日本式大爆炸”的改革规划。本文拟就日本的金融“大爆炸”,以及我们应从中借鉴什么作一番探讨。日本金融改革的背景——内外因素分析1矽F部因素——国际压力增大、摩擦增多、竞争加剧第一,冷战结束后,世界呈多极化发展格局,反映在现实…  相似文献   

17.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两个大趋势。一是国有企业急剧地扩展到原来的一般性垄断行业。第二个趋势也同样显著,那就是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国有化,国有企业用股份等手段渗透到原来非国有部门的企业。尽管这种渗透是在市场名义下进行的,但这里市场已经成了国有企业的工具,部分程度上破坏了市场规则。无论是市场和企业间的竞争,经济理性最重要。如果国有企业在缺乏经济理性下扩张,那就违背了市场规则。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思维导向沈火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话题。江泽民同志在今年五月的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省市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按照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针,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不移地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均得到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中小型企业经济不断壮大,使得我国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呈现白炽化状态。人才和技术成为国有企业竞争的核心,因此,国有企业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竞争。如何提升企业人才竞争力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点研究课题,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应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跟进时代发展步伐,才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本文就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展开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对国有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给我国进展艰难的国有企业改革带来新的希望,一方面国有企业必须应对来自于国际国内各方面的竞争,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有企业制度必须与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接轨。客观形势的发展将逼使我们去大胆探索和实践,加快国企改革的步伐,突破国有企业制度改革的难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