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郊区都市农业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北京郊区都市农业功能的探讨张燕丽在当今中国的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以北京等大都市为代表的都市农业与一般地区的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它已经由过去以农村独立的经济活动和农村自养为主,转变为以为城市服务为主,以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城市、...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周一创出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此前交易商们纷纷押宝于中国央行可能会通过让人民币贬值来刺激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一、在新植胶园间种香蕉新植胶园内间种经济作物,一要解决好水源问题;二要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要解决好胶树与经济作物之间争肥、争水、争阳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城市移民、贫穷、就业、环境等问题,都市农业因此磅礴兴起。都市农业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城市贫民与移民的粮食安全、就业岗位、经济收入、生活稳定、营养平衡、身心健康,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文章利用案例分析法研究了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颁布的都市农业发展政策、启动的各种项目、创新的都市农业耕种方法等。研究发现:国外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更具有借鉴意义;都市农业能丰富中国新型城镇化内涵,有利于中国城市移民就业和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有助于城市内劳动收入更加平等吗?本文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收入差距视角,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和相关城市层级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会扩大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人口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阶层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间基本显著存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且更倾向于参加非正规就业,导致劳动收入低于城市人口,同时在就业过程中数字经济对农业转移人口存在就业歧视;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资本生产率上升、产业智能化、产业结构转型挤压了农业转移人口的相对劳动收入,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提升反而加重了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人口间的收入差距。本文认为,政府应积极提升农业转移人口数字技能,在引导数字资本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有效破除户籍壁垒、公共政策供给不均的制度现状,以缓解数字经济引致的城市内劳动收入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讨论农业问题离不开城市化,因为人们似是而非地认为,发展就是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按照这样的思路走到今天,已经使得城市与乡村,农业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城乡之间的鸿沟拉大,农业成了经济发展的短边。忽视农业,偏袒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失衡,使我们不能不回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的思路:重视农业,并重新思考人为推动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7.
以有效农业金融政策促进农业优质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进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使中国走出了短缺经济的时代,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轨道。但是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突破性进展,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国经济二元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中国经济需求的增长。为了中国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必须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加大农业经济制度改革的同时加大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制定有效的农业金融改革政策是加大金融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8.
1978年开始的改革,使我国农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世界各国的农村发展,都有一些共性,如都由自然经济向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从单一的农业逐步发展为和加工、流通相结合的综合经营;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并在社会经济中占优势...  相似文献   

9.
近代上海与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代上海开埠后,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大港和工商业、金融中心城市,毗邻的苏南浙北农村经济受此促动,发生结构性的深刻变化。上海的内外贸易和城市经济,推动了苏南浙北农副业的发展,促使棉花、蚕桑、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明显扩大,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并相应形成几个生产相对集中的产区;与此同时,原先面向国内市场以丝、棉织造为主的农村传统手工业的生产、经营发生剧烈变动,呈现转向国际市场、附丽于进出口贸易的新趋向。这些变化反映了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体现了近代都市和周边农村互动的双向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武汉现代都市农业发端于2000年。十余年来,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实现了由单纯的种植养殖业向产加销一体化的跨越,由农业的经济功能向农业多功能的跨越,由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跨越,武汉市被国际都市农业基金会授予全国第4个国际都市农业试点示范城市,被农业部等19部委批准为“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1.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杜祥荣一、淄博农业已基本具备了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条件山东省淄博市是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近来年全市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1亿元,第一、二、三次产业比重分别达到10.1%、...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城市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发展的空间表现,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宏观上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对推动农村经济金融化、货币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作用,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以求中国农业实现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日本农业女性的就业结构变化及其家庭经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在日本农业经济领域出现一种新现象,即农业男性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去从事其他产业,而农业女性劳动力却真正承担起发展农业生产的重任,成为农业家庭经济的管理者。特别是受农业后继者不足及兼业化的影响,农业女性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女性劳动力为主的家庭经济管理型农户正在逐步增加,女性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愈来愈突出。一、农业女性的就业结构变化  首先,农业就业者急剧减少和农业女性就业者不断增加,已经表现得非常突出。自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迈上了高度成长的道路,农业经济逐步向机械化、化学化…  相似文献   

15.
大司空东2017年度浮选出的植物大遗存,不仅展现了晚商时期殷墟遗址的农作物结构情况,更为探讨早期国家时期城市的经济特征提供了丰富材料。结合考古背景对具有指示农业生产意义的植物遗存进行的数量分析、空间分析显示,作为城市的殷墟遗址内确实存在农业生产活动,且农业活动区域经过一定程度的规划。二里头文化时期至西周时期几个都邑性城市内植物遗存及农业工具的分析,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中国早期国家阶段的城市与农业经济密不可分,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城市管理者干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取向●杨坚争张廷银进入90年代,我国的农村经济又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整个农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与80年代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着农业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与千家万户小规模的农业家庭经营怎样...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人民币汇率在美中经济峰会前夕大跌本刊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周一创出有记录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此前交易商们纷纷押宝于中国央行可能会通过让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被寄予了厚望——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上海,致力于“四个中心”的宏伟蓝图,还有农业发展的空间和氛围吗?上海还有农业吗?上海的农业是什么状况?  相似文献   

19.
不确定性、风险与中国农村劳动力区际流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作为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既创造了在软化的制度约束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途径,并成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同时也产生了其特有的问题,那就是由于制度、市场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障碍,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本文根据武汉市的调查资料,对农村劳动力区际流动中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中国农村劳动力区际流动不确定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周晓明 《农村经济》2006,(12):28-30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历来认为所谓“以工补农”、“城市反哺农村”纯粹是城市和大工业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然而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走向,农业的现代化、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更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需要。因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尤其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已无可避免地出现了市场疲软,而就市场拉动而论,中国农村是最好、最大、而且风险最小的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