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一项融合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等专项审计的综合性工作,文章分析了银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目标、范围、评价体系及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经济效益审计十五大确立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两个转变。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指出:"在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的基础上,重点检查、分析资金使用情况,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这是1998年各项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总的要求。"目前,我国财政经济领域资金使用效益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花钱不注意效益,讲排场、摆阔气,损失浪费的现象仍十分普遍。为此,行政事业审计必须转变就财务收支论财务收支的审计观念,增强经济效益审计意识,切实加强经济效益审计。  相似文献   

3.
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地方人大也对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提出了要求。但从这些年的实际工作来看,审计机关一直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要工作内容,效益审计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基层审计机关更是如此。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一)审计机关常规审计任务繁重,难以顾及效益审计工作。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财经领域管理不规范,弄虚作假虚列收入、虚报支出,私设“…  相似文献   

4.
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地方人大也对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提出了要求。但从这些年的实际工作来看。审计机关一直以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为主要工作内容。效益审计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基层审计机关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5.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将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这是署党组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科学总结前2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律作出的正确决策。将效益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全面探索和实践,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都还任重而道远。当务之急应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作风,着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理论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效益审计实践。从我国目前开展效益审计理论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这项工作明显滞后。在对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上,我们认为需…  相似文献   

6.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将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这是国家审计署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科学总结前2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律作出的正确决策,标志着效益审计将成为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的新阶段。 将效益审计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类型进行全面探索和实践,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  相似文献   

7.
武汉港务局审计部门在长航审计处、武汉市审计局指导处的直接指导下,积极结合本局具体情况,在局属单位开展财务收支审计调查、经济效益审计调查、承包单位经营目标审计调查等项工作,为经营决策发挥了参谋保障作用;为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监督服务与促进作用,效果比较显著,扩大了内部审计工作在广大干部和职工中的威信。公司领导在汇报年度审计工作时,深有体会地说:"审计部门是我们行政工作的参谋,是  相似文献   

8.
开展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乔海青 《中国审计》2005,(13):61-62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今后五年审计工作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为贯彻落实五年规划,一段时间以来,审计界掀起了效益审计理论研究的热潮,各级政  相似文献   

9.
关军庆 《陕西审计》2004,(B10):15-16
《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实现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这为效益审计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效益审计是当前国际审计的主流,是中国审计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势在必行。但起步阶段效益审计工作应稳妥推进,抓好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基层公安机关内部审计工作,基本上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经费审计、基建工程审计、政府采购及采购比价审计、合同审计、制度遵循审计和"收支两条线"检查等业务项目。从审计结果来看,这些工作在基层公安机关内部进行  相似文献   

11.
审计署在(2006--2010年五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在新形势下,审计机关如何推进效益审计.并把审计工作的重点逐步从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呢?笔者认为,应当:  相似文献   

1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应与时俱进,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去探索审计工作新思路:紧紧围绕高校教育发展的主题,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适时地转变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逐步推进学校内部审计工作从以真实性、合法性为主导的财务收支审计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主导的管理和效益审计转型,促进高校内部审计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为推进效益审计的开展,本刊采集的一组文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围绕效益审计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述,旨在引起广大审计人员对开展效益审计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彭金灯 《广东审计》2003,(12):19-20
绩效审计也称经济效益审计,国外也称三E(经济、效率、效果)审计,是由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务收支或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效益优劣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提出建议,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加强效益审计工作作出了部署,提出今后5年,将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并重,并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到2007  相似文献   

15.
审计署早在《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逐年加大效益审计分量,争取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  相似文献   

16.
刘殿庆 《电子财会》2006,(12):37-39
在2003年召开的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四届二次理事会上,李金华审计长指出今后内部审计工作应定位于“管理、效益”。在2004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要求内部审计要“把握规律,推进创新”,提出内部审计工作要从传统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转移,管理审计要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自负盈亏,经济效益决定其生死存亡,而管理与效益具有内在关系及因果关系,管理出效益,因此管理审计与效益审计是内审的两大重点。在两项审计的关系中,管理审计具有事前性,效益审计具有事后性,管理审计寓于企业管理之中,对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更具有主动性,管理审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企业内审如何进行内部管理审计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17.
审计署公布了《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这个被李金华审计长称为“是今后五年审计工作的行动纲领”并将引领审计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的规划中,重点是绩效。规划中说明:今后五年,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要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步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尽管从1983年国家审计署成立以来,审计理论和审计学术研究,就一直在探讨、争论完整意义上的效益审计,但是把效益审计写入工作规划,并且给予如此高的地位,是前所未有的。许多民间声音认为这是一次…  相似文献   

18.
经济责任审计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本文试就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全面结合,谈些个人浅见。 一、审计内容和重点,兼顾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 审计内容:一方面以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为基础,按照《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主要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其安全、完整和保值  相似文献   

19.
截至2011年底,城固县审计局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40项。与以前年度相比,今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呈以下特点:一是全面利用审计结果,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同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在今年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中,该局  相似文献   

20.
加强审计的宏观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上,李金华审计长谈到2004年审计工作时,提出审计工作在审计业务上,要关注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强化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着力揭露严重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二是积极探索效益审计,注意揭露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本期关注”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审计工作者和大型国企代表,围绕这两个重点,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