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和根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发展现代农牧业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重点 (一)从"三农三牧"问题的本质说起 我们研究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农牧业、农村牧区和农牧民问题,本质上是人与土地、人与草场的关系问题.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表现为利用土地和草场,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以满足人的需要.纵观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历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人的需要不断扩大,而耕地却不断减少、草场退化沙化,土地和草场的产出难以满足人的需要.用什么思路、采取什么措施处理人与土地和草场的关系,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2.
西藏草场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解放后西藏草场制度发生了若干次大的变动,其中,有的是强制性制度变迁,有的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总体上看,诱致性制度变迁一般都取得了较优的绩效,如家庭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但由于制度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文章通过对西藏牧区草场制度变迁的回顾。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西藏草场制度变迁的动力和原因,为当前牧区草场制度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单平 《北方经济》2008,(9):14-17
一直以来,“三牧”问题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实施“双权一制”的牧区改革.加强牧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建设.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在切实加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牧区发展方面都做了许多努力、牧区草场双承包在特定时期调动了牧民生产积极性.但传承生态文明的草原游牧文化载体电同时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在总结牧区城镇化40多年来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牧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进程,认为牧民城镇化的态度遵循"经济理性"原则,即投入较少的成本就能获得较大的收益分析牧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只要条件具备,牧民倾向于从牧区流向城市,从牧民转变为市民,即使放弃草场的权利和实惠。政府在城镇化中要尊重牧民的意思,完善相应措施,保证城镇化发展和牧民利益的双赢。探讨不同经济类型牧区发展的特点,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牧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即选择小城镇、就地城镇化等发展路径,依托特色牧区建设、民族文化、绿色发展、兴边富民政策扶持等优势,以改革开放40多年牧区发展经验为基础,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我区自1997年落实草原"双权一制"以来,牧区绝大多数嘎查推行了草场承包经营模式,以牧户为单位,分散经营,极大地带动了牧民的畜牧业生产积极性,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快速提高了牧区畜牧业生产能力。但是,因我区大部分牧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极  相似文献   

6.
环湖现代畜牧业项目实施以来,海北、海南等地认真贯彻落实“以草为业、调整结构、提高总增、增加畜品”的方针,进一步深化牧业体制改革,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沟通产销关系,使畜牧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省畜牧业发展的重点和领先区域。从畜牧业发展模式、管理机制、运作方式、基础建设、科技投入、服务体系、草场管护利用与流转、产品购销流通与加工、产业化发展等各个方面都为全省牧区、牧民和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设施畜牧业逐步推开,畜牧产品科技含量和比较效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情况 (一)以产权改革为中心的国有企业改革 随着伞国经济改革的大潮,20世纪90年代锡林郭勒盟就基本完成了农村牧区土地(草场)畜群双承包改革(除国有农牧场外),之后,改革开始从农村牧区转向城镇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草场的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固碳吐氧、水土保持等功能,这些生态功能的价值需要通过会计估算体现出来,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通过生态价值的补偿来实现。制约生态价值补偿的因素则是补偿的依据,一直以来都是按照草场的等级、面积来进行生态价值补偿。通过对甘南牧区草场生态价值的会计估算,得出草场生态价值的总价值,为生态价值补偿机制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鉴于对草场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缺乏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当前的“双权一制”,即落实草牧场所有权、使用权和实施草牧场有偿使用家庭承包责任制,仍然存在着草场产权不明晰、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平和效率难以兼顾等问题,制约了牧区的发展,并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本研究基于宁夏盐池的农牧交错带区域特点,从草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出发,探讨“双权一制”对草场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为草场的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创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我区草原生态建设的切入点从哪里着手 现在牧区草原生态建设出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一方面牧区一些严重退化、沙化的草场得到治理,出现局部生态好转的可喜现象,另一方面一些尚未严重退化但趋向退化的草场由于人为不合理利用,而不断加入严重退化沙化草场的行列,出现整体恶化的趋势.形成一种前面治理,后面破坏,边治理、边破坏的恶性循环圈.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建设速度赶不上沙化、退化的速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至少有两点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一是草原"双权"落实到户这项工作在牧区已经得到全面贯彻,牧户也确实知道自己的草牧场分界线,但牧区草场使用和农区耕地有很大的不同,由于牧区草场面积很大,加上草原畜牧业放牧的流动性,如果没有必要的围栏措施,牧户还不能做到自己的牲畜在自己承包的草牧场内放牧.除打草场外,大部分放牧场实际上仍然处于吃大锅饭的状态.二是投入不足,但这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国家的投入将会得到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1.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可利用天然草场5亿多亩。2003年各类牲畜存栏2217.6万头(只)。多年来,全省各地紧紧围绕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村牧区稳定的总目标,转变经营方式,推行科学养畜,发展商品生产,畜牧业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牧区人口迁移流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状况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个良好的人口条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一个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应当理解为适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人口条件;对牧区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则是在草原承载力范围内的适宜人口。对于牧区来说。草原沙化、退化及荒漠化已成为当前牧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由此引发的牧区人口问题是否是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牧区人口与草场退化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等等。使牧区人口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海西牧区地域辽阔,山区和滩地有连绵的草场及小块绿洲,可利用草场近一亿三千多亩,发展畜牧业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海西畜牧业经济,对于迎接战略转移,加速开发海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海西畜牧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九八六年底全州有各类牲畜二百一十万头只,出栏牲畜四十五万头只,出栏率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地带,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部分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而且退化面积占草场总面积的1/3以上,土地沙化,土壤盐化,气候恶劣等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内蒙古农牧业经济良性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探讨内蒙古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解决农牧业、农村牧区、农牧民问题是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全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畜牧业发展中的喜和忧闫金喜改革开放特别是畜草双承包以来,牧区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我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广大牧民的收入水平及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许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如草场沙化退化、投入严重不足、服务体系不适...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业是内蒙古的基础产业,是牧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畜牧业的发展对于牧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牧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畜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 112.37亿元(90年不变价),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4.7元。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打破了人吃牲畜、牲畜吃草场的两个“大锅饭”,初步实现了畜  相似文献   

17.
草场禁牧政策改变了牧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收入来源。目前,"如何养老"是牧区居民现实面对着但靠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我们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通过走访禁牧户、发放问卷等形式,对牧民该如何养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尝试构建一种禁牧区居民多元化的养老模式,以实现政府、儿女、社区、市场四方的优势互补,进而满足牧区老人物质和精神等多方面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的草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的草原地区。数千年来,碧绿的草原上一直生活着性格豪爽、无拘无束的人民,生长着健壮肥美的牲畜。赞美草原的牧歌传遍大江南北,大草场纯洁、碧绿的意境总是引起人无限遐想,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踏足草场,旅游观光。但是我国的草原还存在与这些浪漫景象相反的一面,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了解决生计问题,牧民饲养了过多的牲畜,严重超出了草场原有的载畜量,同时由于草场产权制度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对于草场建设管理的不及时到位,使牧区的经济和生态双双陷入一种恶性  相似文献   

19.
苏浩 《北方经济》2012,(5):26-27
一、内蒙古牧区也要建设高标准牧场 内蒙古牧区之大、之广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仍然没有高标准的牧场。因此,根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牧区也应当在现有草原区域内,划出永久性的基本牧场,并启动对该地区的保护措施,利用维护草原的经费,提升草场保护的科技含量,集中力量确保牧场的植被生长,使牧业经营生产稳定和持续。  相似文献   

20.
苏文 《北方经济》2012,(19):33-35
内蒙古牧区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既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又是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为牧业大区,内蒙古有33个纯牧业旗县,21个半牧业旗县,土地面积97.3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82%。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大对三农三牧的扶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努力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牧区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瓶颈,主要表现在:草场退化严重;牧民增收缓慢;畜牧业发展迟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