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点     
《光彩》2011,(4):2-3
(2011.2.21-2011.3.20)"3·11"日本特大地震"波及"中国经济专家建言:应积极参与灾后重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随后引发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地震对日本东北部基础设施和居民财产造成严重破坏。有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日本灾后重建,开拓日本市场,推动本国产业升级。当地农业在震后严重受挫,从中长期来看,日本或将增加农产品的进口数量,而中国国内农产品企业有望扩大出口。  相似文献   

2.
<正>震后一个月,日本地震对市场重创引起的余波,犹如层层涟漪,从各个角落显现出来。日本9.0级地震打破了市场秩序。由于数码相机知名品牌几乎全部为日系品牌,索尼、佳能、尼康、东芝、松下等日本品牌的多系列产品均受到重创。在震后一个月,记者实地探查日本地震对中国IT卖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华商》2011,(3):21-21
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大地震后,连续11年旁听全国“两会”的陈光标头一次从全国“两会”上“早退”,连夜经由香港飞往日本。他于12日7时许抵达东京后,随即捐款购物资,第一时间参与赈灾。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外地震情况的搜集,对地震后政府的重建政策进行梳理.详述了日本的经验,找出日本震后残障人士获得生存与就业支撑的途径,为决策者就地震致残人士的管理及其生存与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肖伟 《现代商业》2011,(14):22-24
本文主要研究日本大地震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以上证指数为中国股票市场代表,运用事件分析法,选取日本大地震前40个上证指数,进行ARMA模型拟合,接着以拟合较好的ARMA(3,1)模型对日本地震后五个上证指数进行预测,将无地震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作方差分析得到:日本地震对中国股票市场具有显著性影响,上证指数震后均值相对预测值均值降低4.32%。  相似文献   

6.
林景新 《广告大观》2011,(4):107-108
“@凤凰李森:东京又地震了!!不是狼来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8.8级地震,北京时间13:48,凤凰卫视驻东京记者李淼,通过新浪微博向国内网民发出这条近乎是最早报道日本地震的信息。此时距离地震发生仅仅2分钟时间。随后,微博名为“日本流行每日速报”的一位旅日华人,每10分钟便通过微博更新,向网友报平安,并且通过微博直播了当地震后灾情及援救的最新情况。彭浩翔、AngelaBaby等身在日本的华人明星也通过微博报道现场灾情。国内立刻在微博上掀起爱心传递活动。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核电站爆炸和核泄漏,这是日本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令日本全国陷入恐慌状态。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此次地震使得原本就深陷复苏泥潭的日本经济形势更加严峻。据世界银行报告估计,这次地震将造成1220~235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相当于日本GDP的2.5%~4%,日本经济增长将暂时放缓。受此影响,亚太股市出现大幅下跌,其中,震后三个交易日,日本股市跌逾18%,  相似文献   

8.
王薇 《中国市场》2011,(17):18-18
<正>小西是一位去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今年"3·11"日本特大地震发生后,小西尽快回到了国内。因自己之前所在的城市是日本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所以,回国后,她立刻将随身衣物及一整套之前在日本刚买的护肤品扔掉了。她说:"真可惜,这是我刚买不久的,因为这套护肤品  相似文献   

9.
中日经贸往来历史悠久,日本地震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回顾了中日经贸往来的密切关系、阐述日本经济现状及进一步分析地震后对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地震后的局面暴露了在供应链问题上的一些重要弱点。同时通过全球产业分工,这种影响将带给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  相似文献   

11.
何燕  宋周 《商场现代化》2006,(6):148-149
随着电子商务讨论的进一步深入,如何解决在线零售的配送、安全、支付等问题已显得日益突出。日本7-11便民连锁店在这一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可以为我国在线零售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一、7-11模式概况介绍对于7-11连锁店,或许大家不太熟悉,根据以下的数据也许可以增加对它认识:根据最近的股市行情,“大荣”(日本著名超市公司)股价400日元,“伊藤洋华堂”11000日元,“7-11”日本方便连锁店公司为20000日元。之所以有这大的差别,与7-11公司能紧跟信息化、网络化潮流是分不开的。1999年,7-11公司同“通贩”、“雅虎-日本”等公司共同设立名为在线零…  相似文献   

12.
吴明 《销售与管理》2010,(12):32-36
作为日本最大的商业连锁店,7—11便利店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为什么美国7—11衰落,而日本7—11却走向辉煌?究竟是什么使日本7-11(伊藤洋华堂)化腐朽为神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坐便利店业第一把交椅的?  相似文献   

13.
7—11便利店的经营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7—11便利店简介日本7-11便利店公司是1973年由日本大零售企业集团伊藤洋华堂设立。7-11便利店除了经营日常必需品,还协助所在地区收纳电费、煤气费、人生保险费、广播接收费、水费、日本快速通信费、日本国际通讯费以及国际标准通信费等。到2003年底,在日本国内的加盟店已发展超过10000家,成为零售业最有竞争实力的连锁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4.
日本7-11便利店市场扩张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0年日本零售市场上,传来一个令人惊奇的消息,日本7-11便利店以高达2.2万亿日元的销售额终于超过大荣公司,荣登日本零售业榜首.成立于1973的日本7-11便利店多年来一直高速成长,至去年底已在国内开设了8600余家便利店,并于1991年控股美国南陆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连锁便利店集团.近些年,日本7-11便利店又将市场扩张战略从有形店铺转移到无形店铺--电子商务上,并获得了巨大成功.挖掘日本7-11便利店成功的奥秘,对于刚刚起步的我国便利店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北京商业》2005,(2):22-23
在日本7-11,其门店的系统每天固定五次收集天气动态信息,目前日本本土的所有7-11门店都仰赖店内的计算机联机系统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大大小小的便利店遍地都有,为什么7—11与众不同?今年2月.全球便利老大——7-11拿到商务部批文,成为第一家获准在国内开展特许经营的外资零售企业。1927年创立于美国的7-11,主要业务是零售冰品、牛奶、鸡蛋。1964年,推出了便利服务的“创举”,将营业时间延长为早上7点至晚上11点。自此,7-11传奇性的名字诞生。1972年5月,日本7-11的第一家门店在东京开业。从此,作为“儿子”的日本7-11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强大。而美国7-11却因市场操作失败而处在命运的十字路口。1992年,作为加盟者的日本7-11正式当家作主。现在,它的业务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及地区。共设立了23000多个零售点,每日为约3000万的顾客服务,稳居全球最大连锁便利店的宝座。  相似文献   

17.
李慕 《市场周刊》2005,(22):16-16
7—11作为日本的主要零售商伊藤洋华堂下属公司。成立于1973年。日本7—11把各单体商店,按7—11的统一模式管理。自营的小型零售业例如小杂货或小酒店。在经日本7—11许可后。按日本7~11的指导原则改建为7—11门店,日本7—11随之提供独特的、标准化销售技术给各门店,并决定每个门店的销售品类。  相似文献   

18.
鲁政委 《新财富》2011,(4):30-31
2011年3月11日,日本附近海域发生9级地震,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地震诱发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厂福岛核电站关闭,7个机组中的4个出现爆炸并出现核泄漏。生产基地接近地震发生区域的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汽车公司宣布全面停产,佳能、尼康、索尼、东芝、富士通等光学仪器、芯片、电子产品企业和部分钢厂也宣布部分停产。  相似文献   

19.
<正>成立于1973年的日本7-11便利商店公司,其店铺数已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1家单体店,发展到现在的8000家,年销售额约为2万亿日元.在日本,每天光顾7-11店铺的消费者有700多万人次,全年合计26亿人次,相当于日本人口总数的20倍.日本7-11的经营触角早已伸出日本,在22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店.除了开拓商品零售市场外,日本7-11店铺的便民服务措施也是非常令人称道的.7-11店铺普遍营业时间长,24小时昼夜不休,其他服务项目还有“宅配便”(送货上门)、冲洗胶片、代收水电费、代售邮票、代售音乐会票、代售飞机票、代办旅游事务、代售滑雪索道券、温泉券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太平洋发生了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此次强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日本作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经济体,作为这次货币泛滥的因素之一,日本的地震会对其经济产生很严重的影响,通过对日本地震前后日本经济的分析、对比,并提出灾后如何进行经济复苏的问题,有助于应对日本经济破坏带给日本本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