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依照约定进行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借贷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通常指的是生活中居民依照非官方规定的利率进行的一种有价转让。我国民间借贷的存在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资金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民间借贷市场更趋活跃,呈现出借贷规模扩张化、借贷用途多样化的特征,对金融业的影响越来越深。  相似文献   

2.
随着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最新司法解释的出台,我国企业间借贷最终迎来附条件的"解禁",迈出了全面开放民间借贷的一大步。国内司法实务界从对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保守,再到逐步深化认识,扩大借贷主体范围,离不开对企业间借贷问题的深刻分析。文章拟从民间借贷的界定演变与效力规定出发,着重剖析其项下企业间借贷的基本问题及效力基础,进而提出相应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进行实证分析,西部地区农户对于资金借贷需求逐年上升;民间借贷是农户借贷资金主要来源,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例逐年提高;民间有息借贷或高息牟利性质的借贷并不普遍;借贷资金主要投向于资金需求较大的生活消费项目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总体上生活性借款的比重有所增加而生产性借款的比重有所下降。因此,针对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的特征,以及正规金融、民间借贷供给和农户自身需求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应采取相应策略,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农村信贷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借贷平台的快速发展,在为大学生提供便捷的借贷途径的同时,大学生借贷问题的恶性事件也是频发。文章就此提出大学生恶性借贷问题,在大学生借贷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产生恶性借贷问题的因素,并为大学生恶性借贷止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民间借贷是民间融资的传统方式,其健康运行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文章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以调研问卷的方式了解六盘水市民间借贷的情况,分析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完善民间融资法律法规、民间借贷的调查与监测制度及金融组织体系,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四川物价》2007,(5):32-32
阅读:《南风窗》杂志不久前报道说,发生在浙江东阳的“吴英事件”为民间借贷敲响了警钟。如果说义乌、东阳一带的民间借贷还不为更多公众所知,那么温州的民间借贷早已天下闻名。去年底,美国花旗银行一名经济学家在温州实地考察后测算,温州的民间借贷规模至少在千亿元。事实上,和浙东南的温州一样。浙中地区的东阳、永康尤其是义乌民间借贷活动非常活跃。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和《民法典》等颁布适用,民间借贷案件跨越刑民现象越来越多。民间借贷的刑民交叉问题不仅在司法实践领域难以界定,使得定罪量刑自由度较大;而且在律师实务中,律师针对千变万化的案情,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指导性文件提供论据。因此,从总结当下法规出发,结合司法案例与学界观点,综合考虑刑民界限,对规制民间借贷行为的刑民交叉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利率反映了社会资金余缺和民间投资的活跃程度,它已成为央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温州地区民间借贷活动的基本特征与利率现状,探究了民间借贷利率的影响因素和价格形成机制,并对合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以及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雪芹  张衍龙 《商》2014,(3):140-140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得今天,网络借贷成为大家关注的互联网金融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网络借贷的深入分析,尤其通过与传统银行融资的比较,阐述了网络借贷的优点;本文还详细分析了互联网借贷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黑龙江省民间借贷呈现出不断膨胀的趋势,逐渐发展成农村地区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之一。民间借贷的存在和活跃为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缺乏规范和监管,民间借贷扰乱了社会和金融秩序,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加重了企业负担。应明确民间借贷法律地位,制定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对合法化民间借贷进行监督和管理,加大信贷投资力度,提高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以促进黑龙江省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融资途径单一、融资成本高一直困扰着我国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下的P2P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个更加方便的融资平台。文章在介绍P2P网络借贷平台及其运营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出发,运用SWOT分析、探讨P2P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虎成 《商》2012,(17):148-148
民间借贷在我国历史已久,但是限于我国垄断金融体制的影响,民间借贷一直处于灰色边缘,不被法律所认可与保护,但民间借贷的先天优势的存在让其发展势不可挡,关于民间借贷的合法化阳光化的呼吁声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民间借贷的合法发展前景予以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列对民间借贷合法化的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云霞  李佳 《商场现代化》2012,(30):173-17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现行基本经济制度确立后,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突飞猛涨的趋势,作为经济发展后盾的金融业也有很大进步,特别是分业监管模式的形成,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基本上处于平稳安全的发展状态。但是,目前金融业的发展不能满足高速发展的实体经济的需求,对民营经济的推动力量较小,这使得中小型民营企业将视野转向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民间借贷在满足这些企业资金需求的同时,其自身弊端也显现出来,对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很大的冲击,民间借贷的立法、监管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4.
《商》2016,(14):212-213
自2007年以来,P2P网络借贷平台呈井喷增长,对传统金融业带来极大冲击。本文通过采集10个P2P网络借贷平台样本,具体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平台管控债务人信用风险问题;以私法机制运用为视角,剖析网络借贷平台与债务人间的民事法律关系,进而为有效管控债务人信用危险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柴时军  叶德珠 《财贸研究》2019,30(12):67-79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析不同类型信任对居民家庭借贷渠道选择、正规与非正规借贷额度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市场化进程中的长期趋势。结果表明:普遍信任对家庭是否首选正规借贷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在非正规渠道选择中,起作用的主要是特殊信任;特殊信任同时促进了家庭正规和非正规借贷,但对非正规借贷额度的边际影响要更高;普遍信任对正规借贷影响显著为正,对非正规借贷的影响显著为负。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并未改变特殊信任对家庭借贷渠道选择、正规与非正规借贷额度的影响,而普遍信任的作用在市场化进程中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简要论述P2P借贷的概念,进而描述了P2P借贷模式对传统借贷模式的冲击和影响,最后提出了目前P2P市场借贷面临的风险以及主要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付菲菲 《商》2012,(23):147+140
民间借贷在我国存在已久,已成为许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但长期以来国家出于民间借贷风险的担忧和金融安全的考虑,对民间借贷采取严格的管制政策,使得民间借贷始终徘徊在"灰色地带"。本文分析了民间借贷的特征及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民间借贷法律规制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文正 《浙商》2009,(9):38-38
月息一度突破10%,成为许多小小企业中要融资渠道的民间借贷,何以突然降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对资金的需求大大增加,而农村借贷呈现出两种趋势—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本文分析了农村借贷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较快,企业处在发展阶段资金短缺需要融资,同时刺激和促进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发展,由于民间借贷长期以来受政策与法律的约束,只能生存在"地下",一直不能披上合法的外衣.解禁民间借贷市场是迟早的事,势在必行,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