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近20年非平衡数据,运用群组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个人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个人所得税并没有体现出与城镇居民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出不显著且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凯恩斯收入-消费理论,运用协整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长期中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均消费主要由人均可支配收入决定;短期中,上一期消费偏离收入-消费函数的值在下一期中将得到修正。因此,要建立繁荣的消费市场,政府必须从增加收入入手;对于市场的刺激产生的短期偏离,将被消费者修正。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税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个人所得税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的贡献。研究表明:城镇居民平均收入及人口的增长是个人所得税收入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城镇居民收入结构与不同个人所得税收入来源对个人所得税收入贡献存在差异。文章从多个角度解释了该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城镇各阶层居民收入分配总体状况、城镇居民总收入来源结构及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作出了总体性评价,并提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6.
以上海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9年期间的部分统计数字作为样本值,运用EVIEWS3.1软件回归出上海市城镇居民个人消费函数的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对最小二乘法估计出来的结果的分析,发现影响上海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有关因素及存在问题,希望对上海市城镇居民个人消费进行宏观预测和调控时提供经济计量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VAR模型,以我国1978年-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两大时间序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序列单位根、协整及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得出,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之间存在长期正向互促的关系.同时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我国经济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但由于社会分配不公等原因,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深,不利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调控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税种,本文利用广州市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数据,通过模型研究了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绩效,得出应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调节高收入,才能缩小收入差距的结论;提出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1978年至2008年的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数据,先对凯恩的消费价格函数进行回归分析,随后又以10年为一期对边际消费倾向进行梯次回归分析,从而验证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并且对数据得出的结果进行现实经济意义的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国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内需给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再分配效应可以分别从总量和结构的角度进行考察。对不同口径"税前收入"与"税后收入"的研究均发现,我国个人所得税有助于缩小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但社会保障缴款显示了一定的逆向调节作用。通过结构分析发现,高收入居民的纳税比重、平均税率、税收累进程度均高于低收入组,但差别不大。同时,各收入组间收入结构、赡养人口的差别,影响了税收的再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国民收入分配失衡,所以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点是提高费用扣除标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纳税人负担,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要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个人所得税有必要继续减税,同时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具体对策包括:将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子女教育支出范围扩大为子女养育支出,增加家庭合并征税模式,费用扣除标准指数化动态调整,进一步优化税率结构,建立负所得税制度。  相似文献   

12.
论个人所得税的二元课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综合个人所得税制在理论基础和实际征管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发端于北欧国家的对劳动所得适用累进税率而对资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的二元个人所得税制就成为一种较为现实而理想的模式,在国际上正得到日益广泛的支持。我国近年提出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近似于二元所得税制,应当作为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长远目标,但还需对具体制度安排进行恰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首先应放在调节收入分配上,以解决目前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问题;其次要考虑发挥其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改革课税模式、健全费用扣除、规范税收优惠、加强税收征管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应有选择。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及其借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而税率是该制度的核心环节.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国际公认较为完善的税制,但中美两国个人所得税在税率结构、累进制度、税率适用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尚存在不足,应借鉴美国的经验来完善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税率制度.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explore the roles of tax credits, rate structures, allowances and deductions in determining the overall progressivity of net income tax liabilities in fifteen OECD countries. Three clusters emerge: (i) the rate-structure countries, Australia, France, Italy, the Netherlands and Spain, where the rate effect is the dominant (but not the only) source of progressivity of gross and net tax liabilities; (ii) the allowance countries,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other than Australia, where allowances are the dominant source of progressivity; and (iii) the mixed structure countries, Belgium, Finland, Germany and Sweden, where roughly half of the progressivity of gross tax liabilities is attributable to the rat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6.
最优所得税理论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优所得税理论一诞生,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一些学者用不同模型阐述了最优所得税理论。虽毋须严格按照这些模型来设计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但其模型所体现的税制设计理念或思想对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加强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促进纳税遵从一直是税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利用多元有序因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以江苏某市2010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的数据为样本,以"应补税额"等级的五分类有序变量为因变量,以纳税申报表中纳税人的年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性别、职业大类、行业大类6个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有序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税务系统加强年所得12万元以上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征管、促进纳税遵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新个人所得税改革政策出台后,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冲突,如缺乏整体税制设计、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以及改革缺乏对征管约束的考量等。应明晰个税改革的目标和责任,对改革进行准确定位;对税制进行整体设计,推动个税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制度突破;适时跟进个税征管领域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9.
In a decentralised tax system, the effects of tax policies enacted by one government are not confined to its own jurisdiction. First, if both the regional and the federal levels of government co-occupy the same fields of taxation, tax rate increases by one layer of government will reduce taxes collected by the other. Second, if the tax base is mobile, tax rate increases by one regional government will raise the amount of taxes collected by other regional governments. These sources of fiscal interdependence are called in the literatur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ax externalities, respectively. Third, as Smart (1998) shows, if equalisation transfers are present, an increase in the standard equalisation tax rate provides incentives to raise taxes to the receiving provinces. A way to check the empirical relevance of these hypotheses is to test for the existence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egional tax rate,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federal tax rate, the tax rate set by competing regions, and the standard equalisation tax rate, on the other hand. Following this approach, this paper estimates provincial tax setting functions with data on Canadian personal income taxation for the period 1982–1996. We fin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sponse of provincial tax rates to changes in the federal income tax rate, the tax rates of competing provinces, and the standard equalisation rate (only for receiving provinces). We also find that the reaction to horizontal competition is stronger in the provinces that do not receive equalisation transfers.  相似文献   

20.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收入差距的大小及收支心理预期等因素对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影响显著。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调整商品供给结构及价格,可以有效刺激并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