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汪梦 《北方经贸》2009,(3):54-56
自第一份报纸在欧洲问世起,信息的自由传播与政府的管制相伴相随。一方面,印刷技术的极大改进伴随着文艺复兴前进的号角,启蒙者与被启蒙者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使得知识的传播从贵族走向平民;另一方面,掌权者极力控制着信息的传播渠道,从而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控制与反控制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导致了传媒与监管的长期并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缓时急,并将是未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法国其独特的对传媒法律监管制度意义在法国传媒的发展与监管之间的规律,对我国传媒的监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艳金 《中国报业》2012,(14):162-163
传媒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向大众展现了世界的发展格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媒传播的信息不仅局限于事物的表面,还表现着现实社会的发展内涵,引起了大众的深思。因此传媒不仅是一种传播工具,它还是大众心灵的窗口,反映着社会的发展和大众在社会发展中的思想变化。因此研究其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彭丽华 《中国报业》2012,(12):153-154
面对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媒体工作者进行了自身的改革,以打造适应现代化社会的传媒,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传播从原始的口头传送到现在的网络传播,建立了专业的传媒,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服务,为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努力。面对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媒体应该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树立媒体权威,拓展更多的受众,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潘晔 《中国市场》2015,(11):37-38
在通信、互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推动下,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直接沟通的全新网络架构——"物联网"正在普及。本文旨在构建一种"智慧物体"(Things of Intelligence,TOI)模型,它是物联网中的主体元素,这种TOI不仅具有智能的传感器及无线通信模块,而且结构简单、便捷连入互联网中。串口无线技术(Uart-Wifi)是实现此模型的关键技术,此技术的应用,在"物"与"互联网"之间搭建了经济、便捷的桥梁,实现了"物"与"互联网"间信息发送和共享,同时对"物"即时监测与控制。本文以Android系统下的智能终端监测物体或其周围环境的温度为例,研究以串口无线技术为通信手段的"智慧物体"模型,开发此模型下如何应用智能设备(手机等)对其软硬件进行监测与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新 《中国报业》2012,(10):135-136
当今信息时代大部分科学理论的建设都涌现出整合的趋势,传媒当然也不例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四大信息媒体是信息的最基本来源。为了在网络信息时代实现信息传播与信息共享,各个信息行业都逐步走上交融发展、媒体整合的复式道路。传媒产业与电信业、互联网、消费电子业之间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产业融合,比其单一形态下的任何一种形式都更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借助于电子媒体的技术支持,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枢 《中国报业》2012,(6):123-124
体育活动作为人类文明的社会化产物,对增进人与人之间沟通与协助、国际间交往与合作、拉动经济的增长、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传媒是体育发展、演变、流传和推广的催化剂,而从事体育宣传的"传媒人"的素养决定着体育传播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因此,全面提高体育"传媒人"的基本素养,对广泛传播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在振兴民族产业、凝聚民族精神和促进国际交流中的作用都发挥着积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钟博 《上海商业》2022,(4):208-210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传媒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环境,但媒体信息传播也为传媒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新媒体具有共享性、交互性、广泛性的特征,更多人重视传媒信息,穿越时空的传媒经济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要抓住时代的机遇,结合市场需求、技术的进步,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增加传媒经济发展的活力,为其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8.
《商》2015,(27)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促进社会更快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把握新闻传媒的相关功能,从而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当前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化传播也越来越快,传播的信息也各自不一,新闻传媒是社会相关信息的重要宣传方式,新闻传媒要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净化我们的信息环境。从一定程度上讲,新闻传媒对于社会的引导功能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价值取向、人生意义等方面。本文就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就如何把握和运用新闻传媒相关功能为出发点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于新闻传媒在发挥社会引导作用遇到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9.
《商》2015,(47)
互联网时代为大众带来了信息传播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改变了传媒产业的规模结构。随着我国传媒产业的不断扩张融合,如何科学有效对传媒产业进行绩效考核尤为重要。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传媒产业的特点,从财务、社会和发展三个维度构建了传媒产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传媒文化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不仅是对信息传递的一种重大改革,同时还为广大爱国人士提供了发表爱国思想和情感的平台,推动了中国前进的步伐。本文对中国近现代史中传媒文化与爱国主义情感表达进行了研究,旨通过研究来证明传媒文化在促进中国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商》2015,(45)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媒语言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形态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活跃了电视屏幕,对传媒语言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另一方面,给当今的传媒语言规范问题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业内关于传媒语言规范化问题的争论也此起彼伏,本文总结了有关于传媒语言规范化问题的现状,并希望能找到一个契合点,使传媒语言规范化与时代的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得到了质的发展和质的变化,为传媒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但是传媒经济自身的本质特点仍然没有改变,其依然对信息方面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与传媒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来源和信息的种类都非常多,这就为传媒经济在信息方面的需求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促进了传媒经济的发展速度。然而在传媒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并不适应当下发展趋势的情况和问题,这就影响了传媒经济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必须对现有发展策略和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这样才可以保证传媒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商》2015,(50)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媒语言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全媒体的大背景为传媒语言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传播平台,语言样态也有很大变化,更新、更快、更直接的传递信息和情感。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我们既要看到它对大众话语生活起到的积极作用,也要发现其中的不足。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而当今很多媒体语言的文化身份模糊,影响传播效果和媒体形象,因此,必须重视传媒语言文化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4.
熊江 《中国报业》2012,(4):95-96
如今社会充满着人性的关怀。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注、关怀以及交流,而对于新闻传媒来说,在体现新闻事业特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新闻传媒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疏导了社会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浅析现代传媒对体育事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成 《中国报业》2012,(2):100-101
传媒能更好地宣传各种体育活动项目,为人们传播了体育文化,优化了体育资源,同时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兴起和发展。传媒与体育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在相互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只要落实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断完善二者的关系,体育事业一定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媒是党的重要的执政资源,具有其他组织、机构无法取代的功能。从目前情况看,新闻传媒在传播有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信息、设置相应议程有效引领社会公众舆论、进行舆论监督扣干预社会生活、为公众提供媒体所能提供的其他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大潜能。对执政者而言,运用新闻传媒的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发挥新闻传媒的作用,很重要的是要通过它来体现执政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达到两者的统一,并在政党执政规律与新闻传媒运行规律之间寻求统一。  相似文献   

17.
刘晗  蔡君 《中国市场》2007,(27):124-125
现代传媒对旅游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传媒对旅游业的影响的角度提出以下主要观点:现代传媒是传播旅游信息、提供旅游服务、树立旅游品牌形象不可缺少的手段。要注意的是现代传媒给旅游业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会对旅游业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媒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其目的在于推广商品、推进服务、烘托市场。传媒广告对于社会大众和消费群体的意断与行为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因而倍受众多广告商的关注,并且肯于为其预期的广告效果花钱付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媒广告经历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多媒体动画和网络传播等阶段;从清代《申报》上刊登的“告白”到70年代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形形色色的视频广告,从80年代初的多媒体动画形象广告到90年代涌现的以Web 技术支撑的动态网页为主体的网络传播现代传媒广告。可以说传媒广告自诞生至今,总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更…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传媒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已成为我国传媒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传媒院校作为传媒业人才的重要输出者,多年来培养了大批信息传播领域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传媒院校教师是培养合格传媒业人才的关键,其素质直接制约着我国传媒业人才的质量,进而影响我国传媒事业的发展。能否招聘到有利于传媒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师是传媒院校招聘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大部分传媒院校招聘教师的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传媒院校能实现从传统招聘向有效招聘的飞跃,无疑将为我国传媒业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弘瑜 《中国报业》2012,(6):119-120
美术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美术作品和美术信息的传播,而美术的传播与发展,亦受到大众传媒的作用与影响。由于现代传媒的作用,使得美术传播与发展快捷、便利,使人们便于鉴赏、交流,有利于美术作品的生动、逼真,同时也利于美术的创造和引导人们的需求,但美术媒介传播也存在使美术创造的屈从现象。在当前美术媒介传媒中,现代传媒应当恪守艺术追求的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