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扶不扶倒地老人愈演愈热,渐渐成了一个公共话题,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与困惑。普遍看来这可能是社会责任心缺失问题,但这并不是简单的社会教育问题。随着义务制教育深化和高等教育普及,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是得到大规模传播和接受的,人们对突发意外问题的伤者救助问题不是简单的道德问题,更多反应出来的是成本问题,即受成本价值的驱使与干扰。  相似文献   

2.
继承问题是农村经常要发生的问题。人总是要死的,人死了,留下的财产怎么办?这财产归谁所有?也就是说:谁来继承这一份财产?这就产生了继承问题。死人的事经常发生,继承问题也就经常发生。难免在活人中间发生争吵,当然争吵的人都是沾亲带故的,都是死者的亲人。这样,争吵起来该多丢面子,你看:亲人刚死去,可谓尸骨未寒,留在人间的亲属,悲哀还悲哀不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4.
英雄与懦夫     
前些天,电视上播出这样的事儿:湖 南省道县检察院检察长付玲玲。在歹徒 即将引爆炸药时。只身上前,替下了被劫持的民警,并凭着耐心的劝说,最终说服了对方中止犯罪,投案自首(见央视12月 12日午后之《今日说法》)。 看了这则新闻.笔者觉得,这位检察长好像不太“成熟”:你是副县级领导干部呀!那歹徒,是你面对面斗的吗?下岗职工干什么?柔弱女子干什么?最多警察上去不就结了嘛……你升到这一步,是容易的吗?那歹徒要是不听劝,那你不是全完了嘛! 列位看官,你们是不是笑俺有点儿“落后”?按理说.这干部级别越高,应该是…  相似文献   

5.
成功者善于放弃!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刚买的新鞋不小心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显然,老人的行为已有了价值判断,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断然放弃。  相似文献   

6.
孩子的背篓     
1999年5月。甘肃文县。火辣辣的太阳炽烤着冒烟的山路。中国记协组织的中央十一家报社新闻扶贫困已经在这样的山路上颠簸了十多天了,但没有一个人喊热叫累,因为比起已在这样的山路上走了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山里人,这十几天又算得了什么呢?在狭窄的山路边,时不时碰到一群挎着背篓的人们。他们中有肌肉健壮的年轻人,有驼背弯腰的老者,还有一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今天星期几?”我忍不住问同坐一辆车的中国记协的王春晨,他已在文县挂职县长助理四个多月了。“星期二。”“那这些孩子怎么不去上学,是失学了么?”“没有,他们是利用放…  相似文献   

7.
“你觉得美国人应该向中国人学习什么?”刚到美国时,对中国十分感兴趣的牧师Paul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正当我绞尽脑汁寻找“最佳”答案时,Paul感叹道:“你们中国人对老人很孝敬,老人和子孙在一起,其乐融融,令我们很羡慕!”  相似文献   

8.
新闻背景:安徽合肥,一位农妇热心搭载农村老太坐“顺风车”,却不幸发生车祸导致老人罹难,愧疚的农妇和家人四次为老人家人送去医药费、赔偿费,老人子女始终坚持一个“死理儿”:不能让好人做好事却没了好报,一次次谢绝赔款。  相似文献   

9.
据说这个老人现在已经得到法律的宽恕。当他作为一个普通的老人过着普通人的日子时.他会去想什么呢?他说他“不想想过去”,因为“那是自找麻烦”。他看上去满足于站在哀牢山上眺望自己的桔园。他与大海搏斗的一生隐藏在这片连绵不绝的翠绿色的静谧之中。  相似文献   

10.
“你觉得美国人应该向中国人学习什么?”刚到美国时,对中国十分感兴趣的牧师Paul曾经问过我这个问题。正当我绞尽脑汁寻找“最佳”答案时,Paul感叹道:“你们中国人对老人很孝敬,老人和子孙在一起,其乐融融,令我们很羡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