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欣 《走向世界》2012,(29):36-37
从13岁开始接触音乐,18岁正式学习歌剧,22岁首次公演歌剧……对音乐有着极高天赋和领悟力的马龙·邦凡蒂,是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也是鲁契亚诺·帕瓦罗蒂的关门弟子。作为帕瓦罗蒂最喜爱的学生,他曾得到过老师极高的评价。马龙·邦凡蒂活跃在欧洲的艺术舞台之上,多次与知名导演合作,出演过几十部著名意大利歌剧中的重要角色,他的歌声和表演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帕瓦罗蒂的爱徒最初马龙·邦凡蒂通过经纪人认识了帕瓦罗蒂,那一时期,帕瓦罗蒂由于身体的原因演出变得少了,他把精力放  相似文献   

2.
《平安夜》、《圣母颂》、《举世欢腾》、《喔!圣善夜》……,每当圣诞来临,这一首首经久不衰的圣诞歌曲总会在人们耳畔回响,而圣诞音乐专辑,也成为许多歌唱家送给乐迷们的一份特殊礼物。吉利、施瓦茨科普夫、科莱里、苔巴尔迪、萨瑟兰、普莱斯、帕瓦罗蒂等歌唱家都曾以此为主题录制唱片。虽然他们的演绎方式各不相同,但却一样温馨悦耳。  相似文献   

3.
余玮 《中国报道》2012,(3):128-128
2012年2月5日,音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蒋英在北京301医院病逝。她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相濡以沫60余年,成为后世一段爱情佳话。晚年,钱学森获得了很多奖,他曾诙谐地对蒋英说:“钱归你,奖(蒋)归我。”  相似文献   

4.
陆敏 《魅力中国》2011,(21):252-252
音乐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音乐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有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在情感的表达和沟通上,音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把萌生的情感激发出来,把冷却的情感点燃起来,把淡忘的情感复现出来,把遗失的情感呼唤回来。让每一位孩子都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让感恩这一美好的情感深埋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让“感恩”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让孩子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沐浴情感。  相似文献   

5.
悠幽斋     
《广西经济》2009,(12):60-60
以此类推 父亲对儿子说:“瓶子里装的是辣椒粉,是妈妈烧菜调味用的。你要是打破瓶子,我便要把辣椒粉撒在你舌头上,算是对你的惩罚!”  相似文献   

6.
巴黎夏特莱剧院的舞台上,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正动情地演唱着普契尼的《我亲爱的爸爸》。虽然这首咏叹调她已唱了不知多少遍,但细心的听众还是发现,今天的她似乎特别投入,一曲终了,她仍沉浸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又有谁会想到,就在这场独唱会即将开始的几小时前,曹秀美接到了父亲在韩国去世的噩耗!她之所以未与大家失约,克服巨大的丧父之痛登台,是因为母亲那句“你爸爸会在天上听你演唱的”。  相似文献   

7.
毛丹 《湖南经济》2003,(6):61-61
在纽约曼哈顿岛的第五大街和四十二街交叉口处有一座小公园,名字叫做布郎特公园,面积大约只有一个半足球场大小,公园的四周枝叶繁茂,花团锦簇,中央绿草如茵。由于在园中摆有上百把椅子供游人休息,所以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贴切的名字:椅子公园。在嘈杂拥挤的曼哈顿城中,“椅子公园”很像是一小块沙漠中的绿洲,给人一种舒心自在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和煦的阳光,看书读报,下棋说笑,喝咖啡吃快餐,夏日的夜晚还有免费的露天音乐会和电影。可是你却很难想象数年前的布郎特公园与今天的“椅子公园”之间有着天壤之别。说起来也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培养青少年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堂音乐教育,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音乐教师是这主阵地上的守卫者,小学音乐教师的责任不是为了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歌唱家,艺术家,而是让学生热爱音乐,鼓励学生时时有新的认识,创造一个能自由探索的音乐空间,让音乐真正走近他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9.
女青年生玉荣,把一个已秃了顶的男朋友领到家里。那男人一见生玉荣父亲,就自我介绍:“我是锦州石油六厂供销科干部,叫张殿臣。你女儿小生人很好,我俩挺合得来的。”  相似文献   

10.
风中的木桶     
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的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知道你会想办法征服风的。”  相似文献   

11.
《广西经济》2008,(2):64-64
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拭干净,然后一排排整齐的摆放好。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知道你会想办法征服风的。”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讶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如果我有钓竿,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13.
很多销售代表把自己比喻作“风箱中的老鼠”,挣的钱不多,受的气不少,更多的时候是两头受气。在公司被经理骂,是因为没有完全执行公司的政策,只能悄悄地抱怨:“按照你们的官僚政策做,把客户都搞死了”。或抱怨:“也不看看是什么货,卖这么高 的价,怎么可能完成任务。所谓的任务纯粹是扯淡。还不是为了让我们拿不到提成?”在客户那里,被客户骂:“你怎么又来了,一次也不解决问题,上次坏的货还换回来,人来也没有用呀。我和你做已经是打肿脸充胖子,只能销你这么多货,别逼我了,否则,嘿嘿。”  相似文献   

14.
曾璐 《科学决策》2007,(3):29-30
“你挣多少钱?”这样的直白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很难问出口。但在网络上,众多网友却把“晒工资”变成一种流行。“正厅级父亲与儿子的工资比较”、“硕士毕业6年被老婆骂的工资条”“国有大型电信公司中层的工资条”……这些噱头十足的标题在网上检索就能搜到,搜狐网站还特意为此设立了“全国各行业工资大全”的专题。  相似文献   

15.
孟明明 《魅力中国》2013,(5):289-289
当前,有些音乐教师把“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与“音乐审美”对立起来,不敢谈“音乐知识技能”教学,好象谈了“音乐知识技能”教学就是观念落后。就是背离了音乐审美教育。这些观点显然是错误的。音乐教育必须“以音乐为本”,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如何正确认识“音乐知识技能”教学呢?本文就此谈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广西经济》2005,(10):59-59
某饮料企业的一名销售人员兢兢业业,取得不俗的业绩,年终总经理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由于本年度你工作业绩突出,公司决定奖励你10万元!”业务员非常高兴,谢过总经理后拉门要走,总经理突然说道:“回来,我问你件事。今年你有几天在公司,陪你妻子多少天?”该业务员回答到:“今年我在家不超过10天。”总经理惊叹之余,拿出了1万元递到业务员手中,对他说:“这是奖给你妻子的,感谢她对你工作无怨无悔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法官     
查理·哈斯克尔去世时,留下妻子和9个孩子,他们靠一小块土地为生,住在一所有4间屋的房子里.约翰是家里的长子,所以他的母亲告诉他,他必须承担起照顾全家的责任.那年他16岁.约翰到镇里最有钱的人、法官多恩那儿去要一美元,那是法官买约翰父亲的玉米时欠的钱.法官多恩把钱给了他.然后,法官说,约翰的父亲也欠他一些钱.他说那个农夫曾向他借了40美元.“你打算什么时候还给我你父亲欠我的钱?”法官问约翰.“我希望你不要像你的父亲那样,”他说,“他是个懒汉,从不卖力气干活.”那一年的夏天,除了星期天,约翰天天都到别人  相似文献   

18.
曾灵 《中国西部》2008,(6):40-41
罗芸芸的身体仰靠着一把藤椅,脚伸搁在面前的另一把椅子上,盖着一床印有“成都大学”的绿色被子。在她的右面,一根独凳,凳子上放了两只矿泉水瓶,装了3/4的水:  相似文献   

19.
《新西部(上)》2004,(2):63-63
70年代初,我们村子里所有人家的婚丧嫁娶,我都知道。我们村子的人把婚丧嫁娶一律叫“事情”。不管谁家有“事情”,别人家都要出一份钱,并派人去吃一顿饭。我父亲从来都不参加这些活动,都由我代表去参加。每次去我都是拿着一块钱,交给“事情”的总管。交了钱就开始排队吃饭了,常常可以吃到一大碗有豆腐、粉条和肉的烩菜,当然肉很少。  相似文献   

20.
一边是人到中年,脸上写满世态炎凉的父亲,一边是不敢正视亲生父亲的儿子。叫他俩坐在一起,俩人像大姑娘见了相亲的小伙子,忸忸怩怩的。“来,孩子,把臂膀勾住父亲的脖子!”“好,笑点。”咔嚓一声,一张父子相认相会的快照,定格在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