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樊懿芳  纪岩 《财会通讯》2009,(2):123-126
本文以200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没有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相比,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确认了债务重组收益的公司债务重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而确认了债务重组损失的公司债务重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在进行了债务重组的公司中,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亏损。研究表明,我国现有债务重组准则给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应进一步完善或加强对准则实施情况的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对面临亏损压力公司的监管。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债务重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与没有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相比,进行债务重组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确认了债务重组收益的公司债务重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而确认了债务重组损失的公司债务重组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在进行了债务重组的公司中,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亏损。研究表明,我国现有债务重组准则给公司留下了盈余管理的空间,应进一步完善或加强对准则实施情况的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对面临亏损压力公司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上市公司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诱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债务重组收益与资产规模、扭亏、ST公司、持股、资产负债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高和扭亏是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债务重组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增加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但准则变化只是增加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即使债务重组准则不计入利润,上市公司也会利用其他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是迎合证券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5.
新债务重组准则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关键。文中分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损益的变化,以及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尤其是亏损公司盈余管理和利润调节的影响,并探讨企业运用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盈余管理视角,本文讨论了债务重组准则变迁和政府监管对债务重组方式选择的影响。以2005-2008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为样本,本文发现公司利用重组方式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特别是只亏损一年公司的扭亏、*ST公司的撤销星号、ST公司避免暂停上市和暂停上市公司的恢复股票交易,且上市公司还通过将控制关系豁免非控制化以规避对控制关系豁免的监管。建议将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监管细化到重组方式和非控制关系重组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允许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利润,其目的本来是为了如实反映企业重组结果,但是我国的特别股票退市制度,诱发了救市动机。本文重点探讨了债务重组准则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目的是防范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8.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研究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亏损上市公司扭亏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营业外收入仍是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灾区。其中最常见的是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而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修订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以沧州化工为典型的许多上市公司再次利用债务重组大搞盈余管理.相对科学的理论,在实务中却沦为盈余管理的工具,原因何在?文章对债务重组准则本身和准则应用的外部环境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完善准则和优化准则应用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债务重组作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常常能使ST类上市公司扭亏为盈,从而避免退市的风险。本文基于新债务重组准则颁布的背景选取三家典型的ST类上市公司——ST春晖公司、ST-ZR公司、ST凤凰公司债务重组之后的相关数据做对比,来探究债务重组后的ST公司的经营情况,选取ST春晖公司为案例,阐述从中得出有借鉴意义的盈余管理策略以及对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几点思考,以期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债务重组准则的完善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2007年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背景下,结合盈余管理的理论,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动因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财务状况改善、扭亏对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幅度有显著影响,平滑利润对上市公司债务重组幅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终极控制权、负债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3年~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终极控制权、负债融资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能够抑制过度投资行为,负债融资的相机治理作用强于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效应;②虽然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债融资都能够抑制过度投资行为,但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债融资减少股东—债权人冲突及负债融资相机治理作用在整体上要优于国有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3.
Why do some firms refuse to sell assets that are worth more to another firm?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presence of debt could cause an ex post overinvestment agency problem. In contrast to Myers' underinvestment problem,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debt and growth assets, the model 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debt and alternate users of assets in place. This type of agency problem is of interest because it is inherently related to the important recent corporate finance phenomenon of restructuring.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considers a dynamic model in which shareholders of a firm in distress have a choice of whether the firm proceeds to debt restructuring or direct liquidation at an arbitrary time. In the model, we show the following results. Fewer asset sales, lower financing, debt renegotiation, and running costs, a lower premium to the debt holders, a lower cash flow volatility, and a higher initial coupon increase the shareholders׳ incentive to choose debt restructuring to avoid full liquidation. In the debt renegotiation process, the shareholders arrange the coupon reduction and use equity financing to retire a part of the debt value to the debt holders. The timing of debt restructuring always coincides with that of liquidation without debt renegotiation. Most notably, the shareholders do not prefer asset sale in debt restructuring even if they face high financing costs. The possibility of debt renegotiation in the future increases the initial leverage ratio in the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其准则中债务重组部分与2001年修订的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就其内容从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的方式、债务重组的计量模式以及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等4个方面进行新旧债务重组的差异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针对中国上市公司短贷长投这一现象,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使得上市公司进行了更多的短贷长投,且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当机构投资者为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时,这种促进作用才显著,且机构投资者数量同样加剧了企业短贷长投。从短贷长投视角考察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的影响,为治理上市公司短贷长投行为和进一步推动独立型机构投资者发展、完善机构投资者监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辉 《中国企业家》2012,(9):101-111,11
●每当浙江民间金融危机爆发,舆论焦点往往集中在对宏观调控一刀切、民营企业贷款难等外部政策问题的抨击,而较少关注企业内部的风险因素●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经历破产重整后,公司的治理结构得到重建和升级,投机行为受到抑制,长期价值重受关注●对于当前陷入资金链危机的民营企业,政府需要进行某种限度的干预,也只有它有能力干预  相似文献   

18.
《Economic Systems》2022,46(2):10087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cy and public debt in the Arab world over the period 2002–2013. The results show strong evidence of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cy and public debt. This means that democratiz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debt only when a certain level of democracy is reached. In an attempt to explain these findings, we assume that the effect of democracy on public debt operates mainly through its impact on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government revenue.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ocracy and public debt stems from the inverted U-shaped democracy-government spending path and the U-shaped democracy-government revenue pattern. This implies that, at the earlier stages of democratization, democracy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a decrease in government revenue, which stimulates public debt. However, beyond a certain level of democracy, further democratization reduces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enhances government revenue, leading to lower levels of public debt. Hence, achieving some level of democracy is a key prerequisit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spending, enhance tax compliance, and thereby control public debt.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证券市场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债务成本之同的关系.研究发现,样本公司的债务成本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也即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债务成本越低,而且这一结果是稳健的.此外,企业的市场风险越大,信息披露质量对债务成本的影响程度就越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省级政府债务风险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财政收入分解为税收收入,土地出让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假设三类收入分别服从扩散过程,利用伊藤引理和投资组合理论,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违约概率测算模型。省级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评价结果表明: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较大,“土地财政”的影响相对较小;偿还债务的期限越长,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越低;东、中、西部地区的省级地方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存在显著差别。西部地区省份的违约风险最高,东部发达地区的违约风险最低。发债试点的8个省市的违约风险普遍较低。四是如果偿还期限为5年,有29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低于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