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上市公司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诱因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债务重组收益与资产规模、扭亏、ST公司、持股、资产负债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资产负债率高和扭亏是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债务重组准则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新债务重组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债务重组准则的变化增加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但准则变化只是增加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即使债务重组准则不计入利润,上市公司也会利用其他手段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本动机是迎合证券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3.
王萍 《财会月刊》2011,(3):13-14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现状及重组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债务重组条件、会计确认、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债务重组准则的建议,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马飘飘 《中外企业家》2013,(8Z):128-128
1998年6月12日,我国首次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在多年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又进行了2001年的初次修订和2006年再次修订。《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对我国上市公司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最为突出。笔者主要从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三次变迁入手,分析了变迁原因以及变化内容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但由于准则在制定机制、体系和内容上的局限性也同样为盈余管理行为的泛滥提供了机会,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准则对会计行为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债务重组的现状及重组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债务重组条件、会计确认、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债务重组准则的建议,旨在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新债务重组准则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关键。文中分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损益的变化,以及债务重组对上市公司尤其是亏损公司盈余管理和利润调节的影响,并探讨企业运用新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债务重组新准则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6年2月正式颁布的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在公允价值、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这些调整必然会对上市公司的某些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重点分析债务重组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尤其是在盈余管理方面的影响。一、研究背景债务重组准则的巨大变化是新会计准则一个显著特点。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在许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更倾向于与国际财  相似文献   

8.
债务重组作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常常能使ST类上市公司扭亏为盈,从而避免退市的风险。本文基于新债务重组准则颁布的背景选取三家典型的ST类上市公司——ST春晖公司、ST-ZR公司、ST凤凰公司债务重组之后的相关数据做对比,来探究债务重组后的ST公司的经营情况,选取ST春晖公司为案例,阐述从中得出有借鉴意义的盈余管理策略以及对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几点思考,以期能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债务重组准则的完善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9.
新《债务重组》准则下盈余管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蕾 《企业导报》2009,(10):97-98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债务重组准则也做了较大的修订。就新债务重组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特征、手段、原因及具体对策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历经1998年、2001年和2006年三次变革,学术界就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持续的研究.文章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国内外研究侧重点完全不同,国内债务重组研究的焦点集中于盈余管理,较少研究债务重组后公司绩效的变化,希望能够为今后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分析债务重组准则三次变迁和证券监管规则的历次修订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会计准则的历次变迁只是影响了盈余管理手段和形式,并没有控制住盈余管理的发生;上市公司大股东和经理层通过合谋进行盈余管理,迎合或规避证券监管规则以保护和利用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而牟取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盈余管理行为产生的直接诱因和根本原因。因此,要制约盈余管理行为,需要改进证券监管规则,协调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的中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丹  李伟 《财会通讯》2008,(9):89-92
本文通过研究中外盈余管理的涵义、动机及测度问题后发现,我国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大都是照搬国外的研究,建议应当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研究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使盈余管理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亏损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1999 ̄2002年度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政策的对比,发现亏损公司在亏损当年计提减值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如果公司在第二年扭亏,其在亏损当年计提的数额要显著大于其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额,而且很多公司在扭亏年度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增加当期利润。研究还发现,2001年后上市公司在亏损当年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新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审计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的需要组成部份。近年来盈余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层粉饰财务报告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可操作空间,并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审计要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0年至2004年期间,净利润指标(ROA)和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CFOA)的实证分析,发现亏损上市公司对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进行操纵的概率要远远低于对净利润的操纵。主要通过操纵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筹资费用、减值准备、待摊费用等项目实施盈余管理。笔者认为:选择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作为主导指标,结合净利润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和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度量、手段、程度和频率、动机、市场反应、经济后果和制约因素等方面,对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诸多命题,即会计盈余具有有用性和经济后果性,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杜绝但可以预期,盈余管理仍将是未来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论题。  相似文献   

17.
盈余管理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盈余管理的客观性和中性的价值取向为基础,初步探讨了目前我国盈余管理的相关问题及对策,认为盈余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认识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其有害的部分加以监控或治理,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2~2004年间3741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年度内开会次数与盈余管理呈负向相关关系;董事会中未领取报酬董事比例与盈余管理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与盈余管理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9.
亏损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处于亏损边缘或可能微亏的上市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来操纵盈利,以避免成为被关注对象或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本文以我国连亏两年、连亏三年又扭亏的10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构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总结出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结论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证券监管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考查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中的657家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代理变量,与会计盈余及时性指标之间截面数据相关关系,探讨治理机制是否随会计盈余及时性而变化。结果发现:董事对高成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需求与会计系统信息的有用性是倒数关系,外部股东对高成本信息收集和整理的需求与会计系统信息的有用性成正比;会计系统信息有用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解释股权价值现时变化的程度;以高成本的监督活动为特点的特殊治理结构是股东和董事对高成本信息收集和整理需求的反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对会计的其他经济影响和后果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