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春秋战国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期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荀子对于当时社会分工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不同于同一时期其他思想家.荀子主张根据人的社会性实行合理的社会分工;在对传统士农工商分职分工思想进行质疑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本商末思想,并逐步凝炼成"务本禁末"论,并提出了新的社会职业序列--农士工商.荀子的这一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荀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思想,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建立生态经济生产观,使人类社会发展指向生态向度;建立生态消费观,实现人类物质需求与生态需求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荀子用“分”与“和”表述“礼”与“和”的关系,从制度伦理的层面上回答了社会怎样才能实现和谐,进而提出了“义(以)分则和”思想,即合宜的制度安排是达到社会和谐的基础,这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国民收入分配理论揭示了社会捐赠在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分配公平方面发挥着"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无法替代的补充作用。因此,完善我国社会捐赠的法制建设、机构建设、税制建设、项目建设、文化建设等一系列制度,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强化民众慈善捐赠理念,营造和谐的社会捐赠氛围是实现国民收入公平分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而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和谐是制约社会和谐的显著因素.西方国家分配制度的变迁过程告诉我们:和谐分配就是要形成效率和公平兼顾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它是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初次分配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效率,再分配通过国家宏观调控体现公平.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经济思想富含大量生态因子,因顺时节以时生产、节俭消费和以相对合理的分配政策来保证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并维持社会生产的可持续进行等思想都是这种生态因子的具体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内圣外王、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逻辑思想是支撑着这一特色的两大根基,孔子的这种思想为身处生态困境的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7.
1925年,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通过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一文分析当时社会各阶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思想基础.而如何利用毛泽东阶级观促进现阶段社会各阶级和谐共处,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收入差度与分配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入差距和贫富差距是当前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将其控制在和谐适度状态应当是收入分配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那么怎样的收入差距为和谐适度,用怎样的标准来衡量,除国际社会常用的基尼系数外,能否找到更简明、直观、科学的标尺,是文章研究的核心.文章首次用"差度"作为衡量差距的尺度,在对世界121个经济体的时序和截面收入差距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收入差度评判标准;进而提出确立收入差度控制目标,建立收入差度预警机制,构建和谐收入分配体系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思想家都提出过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观点,但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古代的思想家是站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来思考收入分配问题的,并没有从改变民众地位,赋予民众权力的角度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近代的思想家仅从西方的思想和经验来寻求问题的解决的。他们的见解与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与特点并不相符。但在这些思想家的观点中,"仁政"、"不与民争利"、"恤民"、"减少分利者"、"取之于民、还之于民"、"节制资本"等在收入分配上重视民生、关照弱势群体的思想精华,都值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借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理念,应将历史上的收入公平分配思想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去掉其旧时代的局限性,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来促进当代中国分配领域的公平。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构建和谐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贯彻保障权益、尊重意愿、满足需求、激励士气、自我管理五项原则.必须体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环境和入的和谐共处的发展观。本文在深入分析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我国和谐新农村的具体思路、建设内容、指导原则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规划是实现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深入分析了“以人为本”规划思想的形成和内涵,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进行用地功能分区、科学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把握适度空间尺度、注重地方文脉延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  相似文献   

12.
收入分配需要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要分配收入首先必须创造财富。广大劳动者生产创造的财富,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分配规模。为了有利于财富创造和社会和谐,决定收入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应该是劳动贡献的大小。有利于财富创造的收入分配,还必须有利于社会和谐,把社会和谐作为收入分配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荀子孝道思想以"性恶"为人性论依据,主张"隆礼"、"从义"。荀子的"礼义之孝"包含"义"和"礼"内外两个方面,既注重行孝过程中所对应内在真挚情感("义")的流露,又注重"礼"这一外在道德规范对"孝"的引导、规制与维持。因此,荀子"礼义之孝"既继承了孔孟注重"孝治"、"德治"的一面,同时也为法治留下了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遗产。而近代学者谭嗣同却说:“二千年之学,荀学也”。足见荀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之大。甚至当代被称为世界财力第一的日本企业家堤义明也被视为荀子思想的实践者。可见,荀学中不仅有丰富的哲学、文学思想,同时也有相当丰富的管理思想,而且对当代社会及企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对荀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在荀子“义分则和”的理念中,“和”、“义”直接继承了孔、孟思想,而“分”主要基于社会现实的考虑。与孔孟以“敬与让”言“礼”不同,荀子则主要以“分”言“礼”。荀子的“分”有四个层面意蕴:何为“分”、为何“分”、如何“分”、向何“分”;“和”则贯穿于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荀子的“义分则和”思想具有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在他的治国实践中提出了丰富的社会分配思想,如按绩定食的初次分配思想、相地而征衰的税赋思想、九惠之教的惠民思想等.这些社会分配观念都以"利民"为根本出发点,不仅使当时的齐国国富民强,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当代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和谐共处。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迫切需要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统筹比例,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民族的社会,社会的民族。民族作为一种社会客观存在,民族关系是当今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现象。在众多民族杂居共处的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大影响。针对不和谐因素的负面影响采取相应措施,是进一步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安全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论营销的本质及其对当前中国政府改革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营销对政府部门成功地推介其公共服务给民众,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有利于转变传统政府观念,培养"公民至上"的政府文化.通过层次分析法将营销理念引入公共部门,提高其公共服务质量.通过建立电子化公共服务系统,让公众能获得更便捷的公共服务.引入客户关系管理理念,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实行多中心治理,使各方力量和谐共处.在大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加速实现其向公民社会的靠拢,最终构建起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重点讨论了有关"和谐管理"的管理思想,提出"和谐管理"是指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实证的基础上,从和谐管理的概念、和谐管理的科学性、如何实现和谐管理的途径等方面得出,只有尊重人权、科学管理,才能做到和谐管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