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存在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吗》(之一)一文中,对是否存在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进行了分析,马克思没有刻意论述"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问题,"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马克思的观点。为什么国内(仅仅在国内)会出现的、旷日持久的、声势浩大的、至今尚无统一的认识讨论呢?一方面反映了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的深入,要求我们全面、完整、深刻理解马克思的观点,掌握马克思理论的实质;另一方面反映了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马克思科学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概念 ,是价值决定的关键。本文认为 ,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具有同一性 ,不存在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马克思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论述 ,其深层含义在于说明按比例分配劳动时间于各种不同生产领域问题 ,这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并没有提出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的问题,不少人认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实际上是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三重含义(另一种意义)。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重含义是工人个人生产其生活资料价值的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重含义是整个工人阶级生产全部生活资料价值的总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三重含义是生产恰好满足整个社会所有成员对于特定产品在一定时间内所需要的总劳动时间。就现实来看,必要劳动的第三重含义对于我们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内学术界对于价值决定①与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争论,与国外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两种市场价值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即马克思的价值决定是否考虑了需求的作用,或者说如何看待马克思价值决定的论述中对供求因素的分析。结合国内转形问题研究成果,按照价值转形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将劳动价值论看作一个价值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对供求因素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指出:就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量关系来说,始终是第一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在价值转化的不同范畴和层次上,第一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过决定个别价值,进一步决定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第二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的三个不同范畴和层次上分别由价值、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决定,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5.
深入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决定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方面。自1956年魏埙、谷书堂两位同志提出马克思有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看法以来,围绕两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问题上展开的争论,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中国经济学界已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纵观这近50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通常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较明确地提出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在哪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认为,一方面,当生产某种商品的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工艺的普遍改进而减少时,该商品的价值量与相应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都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这表明,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受制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另一方面,"商品的再生产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第三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上处于从属地位,并在再生产过程中,与第一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地相互转换,形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张海如  董睿 《生产力研究》2002,23(5):153-154
本文对马克思的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进行辨析 ,并阐述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进而分析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国际价值的决定和差异。  相似文献   

8.
主张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同志,都认为马克思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两种含义:一是单个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2页)二是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的必要的劳动时间,即“在社会总劳动时间中,也只把必要的比例量使用在不同类的商品上”(《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  相似文献   

9.
<正> 商品价值究竟由何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在我国学术界,迄今主要形成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看法认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价值,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已经形成的价值能否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商品价值;再一种观点认为,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我对上述几种观点均持异议。我认为,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商品的价值只能由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亦可称为均衡价值。诚然,马克思从来没有明确地提出过均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均衡价值这样的概念,但是,只要我们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一下马克思的杰作《资本论》和其它论著,就不难发现其中自  相似文献   

10.
论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我认为,第一种含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但要正确认识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首先必须把握它们各自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具有的不同特点。我们先看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特点。第一,它与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关。无论各种有用劳动在质的方面存在多大差别,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智力,都是人类劳动支出。正是这种一定量的人类劳动形成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在质上具有同一性,在量上具有差别性和可约性。第二,它是耗费在使用价值生产上的劳动时间。因此,不能脱离商品的生产过程来对它  相似文献   

11.
潘正雨 《经济研究导刊》2012,(31):290-291,328
尽管当前中国在校大学生是否属于劳动法资格主体存在不同地区不同判决的现状,经过雇佣理论和司法实践分析,在校大学生应当具备劳动法主体资格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中国政府应该借鉴西方的雇佣理论和体制。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准确地领会新农村建设目标和邓小平农村经济思想,对于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端正改革中的社会主义方向,促进农村多层次生产力的协调发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当前农村改革现状,既要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又要客观地看到其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正确理解和认识农民的意愿,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农民、引导农民,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二是坚持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积极探索以股份合作制为核心的集体经济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改革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In the presence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and externalities -increasing returns to diversity and congestion -competitive equilibria are not efficient. Thus, the inefficiency can be modifi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appropriate fiscal policies.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an optimal fiscal policy,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show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 subsidy to labor and capital income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production inefficiency. Furthermore, the optimal subsidy to fixed costs depends on the degree of increasing returns to diversity and the degree of congestion, and it decreases with the latter effect. (JEL: E62, H41, L16)  相似文献   

14.
依据信息不对称这一属性对劳资冲突进行分类界定,可将其细分为资方非客观理解、劳方非客观理解和双方非客观理解三种类型。据此可以从资方调节、劳方调节和双方沟通调节三个方面展开应对机制的研究,建构信息不对称型劳资冲突的管理模型。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wofold. First, it questions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labor market. The demand is made up of an aggregate of organizations seeking to fill a number of workplaces, and the supply is constituted by the labor factor or workforce as a group of individuals who freely offer their work in exchange for monetary compensation. Second, this paper initiates a debate about a more adequate (or more rea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demand-supply idea regarding labor by putting forth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agents composing the labor market. In this sense, this paper reflects upon the situation of the labor market rather than on theory-building or testing its changes.  相似文献   

16.
关于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提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性工程是对劳动的含义进行拓展。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 ,从总体上来说 ,第三产业的劳动应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科技劳动往往含有知识财产因素 ,科技劳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创新力 ;管理劳动是高级的智力劳动 ,它体现了人类劳动独具的组织力。因此现阶段我国的分配制度必须正确对待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现实性和合理性以及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揭示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导致资本家与工人收入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劳动力收入占整个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过低,也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应当重视马克思劳动力商品学说的指导意义,在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中强化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注重生产要素分配中的劳动力要素的权利问题,创造条件使劳动力实现资本化,增加劳动者的财产收入,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应对循环经济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能减轻农业环境污染,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在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障碍是农民过于注重短期利益,政策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比较落后,多数农民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为此,必须转变农民认识观念,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分工与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生产先进技术体系建设,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搞好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The California San Joaquin Valley labor market appears to be at odds with basic economic principles in the sense that despite higher unemployment rates and lower wages, it has continually attracted an influx of in‐migrants,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y examining county‐level data for the last two decades, th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is built around two main questions. First, in what proportion does local employment growth reduce local unemployment, increas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and attract outsiders who will likely take the newly created jobs? Second, to what extent regional migration rates respond to regional relative wages and unemployment differentials? Both questions aim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an Joanquin Valley labor market and the migrants’ decisions to move there, which might shed light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policies aimed at reducing unemployment.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market forces alone are insufficient to correct regional unemployment disparities. Three main findings are offered. First, in‐migrants workers fill most of the newly created jobs. Second, migration seems unresponsive to the unemployment level but responsive to changes in farm income. Third, migration is sensitive to government‐based benefits, property crime rates and housing prices. (JEL R11, R23, R58)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税收收入增长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其给予全面否定也是值得商榷的。通过历史地分析中国税收收入增长中的合理性,有利于加深对税收增长的理性认识,把握今后税收增长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