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企业"核心能力刚性"问题的根源是组织惯例的刚性.组织惯例具有结构二元性,其形式面为行为人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行为集合;其执行面当中行为人的即兴行为是创新性知识的源泉,也是惯例变异的来源.组织惯例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动而及时、顺利地进行变异,这是克服"核心能力刚性"的根本出路.问题的解决应通过克服组织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直觉、知识诠释、知识整合和知识制度化四个阶段的三类障碍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组织惯例更新是企业进行组织优化和迭代以适应外部动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构建先动型市场导向—组织学习—组织惯例更新—动态能力—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框架,探讨组织惯例更新触发因素与影响效应。通过对191家科技型企业进行问卷调研发现:①先动型市场导向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组织学习在先动型市场导向与组织惯例更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②组织惯例更新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动态能力在组织惯例更新与可持续竞争优势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组织惯例更新触发因素、丰富组织惯例更新结果研究,并对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和再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环境快速变动的能力,企业的动态能力具有开拓性、抽象性和学习性的特征.本文从动态能力的内涵分析着手,在论述影响动态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动态能力的企业创新策略;加强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建立组织学习机制和加强企业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战略过程研究一直缺少对组织内战略生成机理的深刻理解.本文将演化观引入到战略研究中,构建了一个具有层级演化性质的新战略发动的演化框架;从三种过程机制即惯例变异发生过程(起点机制)、惯例变异的主导逻辑松弛(传递机制)、主导逻辑松弛所引发的新战略发动(表现机制)全面分析了组织内新战略生成机理.本文的研究不仅从空间和时间上较为全面地揭开了新战略发动在组织内形成的"黑箱"过程,而且对战略过程理论是有力的拓展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一直是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本文在动态能力框架的基础上,指出了影响IT能力构建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组织动态IT能力的构建有赖于组织四方面的工作:建立和有效执行与IT相关的组织惯例;积累和配置有价值的组织IT资源;进行IT投资决策时考虑组织环境中各种因素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持续的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6.
动态能力对企业在动态复杂多变环境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阐述了动态能力研究的意义,对动态能力理论、组织学习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提出企业如何在创新性与超前行动性的背景下提升企业动态能力的过程机制,并从企业精英个体、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组织惯例演化为主线,以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为样本,采用SPS案例研究法,从微创新角度探讨组织惯例内涵及其演化过程模型。基于文献回顾和案例分析,探索微创新对组织惯例演化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首先,在惯例演化搜索、变异及选择阶段,组织惯例分别以模仿式微创新、自主式微创新及延续式微创新3种方式演化;其次,在不同惯例演化阶段,微创新对组织惯例作用机理不尽相同;最后,在组织惯例演化过程中,惯例表现形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组织进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阐述了组织进化的概念和层次;提出了在组织进化过程中同时发挥作用的三种进化机制,即作为组织惯例层次进化机制的搜寻和创造,作为组织个体层次进化机制的组织学习,作为组织种群层次进化机制的变异、选择和维持;最后,对组织进化机制的运行特点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领域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传统的静态均衡分析模式很难对现实作出合理解释。演化组织理论运用系统、动态、演化的观点,从资源、能力、惯例等方面重新解释了企业边界、内部组织和产业组织的异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动态演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产业组织政策,竞合范式就有了合理的经济学解释。  相似文献   

10.
惯例:一把打开企业“黑箱”的钥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黑箱"问题的实质是企业理论对企业内部组织方式、生产性行为的解释力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都没有打开企业的"黑箱".本文以演化的观点,通过对组织惯例的分析,回答了"黑葙"中关于企业成长和企业异质性的两个基本问题.进而通过对惯例与组织知识、能力、关系和契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深层剖析,揭示了惯例的双重性,即认为惯例既具有契约性又具有生产性,是沟通企业契约理论和知识能力理论的桥梁.从而指出了惯例在整合现有企业理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惯例研究对发展企业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