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芩 《糖烟酒周刊》2006,(14):12-13
近几年,自带酒水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地区的自带酒水率达到5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80%以上,并且这一比例还在继续增长。自带酒水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但中高档酒店有。中低档酒店也有,消费者不但自带中高档酒。而且也带低档酒。甚至连啤酒、饮料也开始自带。  相似文献   

2.
从长远来看,自带酒水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消费趋势,客人自带酒水是一种理性消费的回归。如同“吃不了兜着走”的消费现象一样,“自带酒水”也必将会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3.
终端动态     
《糖烟酒周刊》2005,(7):B030-B030
沃尔玛在沪首家店今夏亮相浦东另两家明年开张,零售商盯准成都市场,四川:自带酒水将收取10%开瓶费。  相似文献   

4.
从整体产品的概念看自带酒水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饭店营销的酒水是一种整体产品,消费者自带的"酒水"不是饭店的"酒水"商品。饭店允许顾客自带酒水是为了吸引顾客,是一种营销行为;而"谢绝自带酒水"则是为了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既合情也合理。  相似文献   

5.
刚看到《糖烟酒周刊》47期的《后备箱时代,怎么卖酒》的专题文章,非常欣喜。笔者个人感觉,从2002年以来自带酒水就开始呈现递增趋势,发展到现在,自带酒水已经开始影响大局了。可以说,自带现象不仅仅是出现在文中所说的那些区域,全国的自带现象都非常普遍。我完全同意文中的观点,“从长远来看,自带酒水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消费趋势”。所以说这个专题出来得很及时,  相似文献   

6.
耿永芝 《糖烟酒周刊》2007,(32):124-126
近几年,酒类市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酒店终端的自带酒水消费大幅增加,2005年,糖烟酒周刊把这种自带酒水现象称之为“后备箱时代”。[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关于酒水能否自带、是否应收取开瓶费问题已由来已久。此问题应从契约自由的内涵来考虑,消费者被限制了内心真实意思的表达,因此"谢绝自带酒水"、收取高额"开瓶费"是不公平的契约内容。但是在取消"谢绝自带酒水"的前提下,对消费者自带酒水收取符合服务价值的"开瓶费"却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2002年5月,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颁布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开始实施。 然而,一些消费者对《规范》第39条“饭店可以谢绝客人自带酒水和食品进入餐厅、酒吧等场所享用”提出质疑,认为“饭店谢绝客人自带酒水剥夺了客人的选择权”,“谢绝客人自带酒水是强买强卖行为”,“饭店谢绝自带酒水不是国际惯例”等等。  相似文献   

9.
陈小平  周莉 《商场现代化》2005,(10X):110-110
“谢绝自带酒水”的店堂提示如今随处可见,但理论界对此依旧争论不休。《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作为第一个全国性行规,“赋予了经营者谢绝自带酒水”的权利。本文将从法理学角度分析这一“权利”。  相似文献   

10.
短信杂坛     
《糖烟酒周刊》2006,(14):4-4
目前在全国各地,酒店自带酒水现象都在日益增多,业内人士把这种现象称为“后备箱时代”。白酒的主销渠道在酒店终端,顾客自己带酒消费势必影响到酒店的销量,进而影响到经销商的投入产出比。因此有人提出,经销商自建终端的方法,在酒店旁边建名烟名酒店,让自带酒水的人到自己的店里购买。“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方法究竟可不可行?自带酒水现象究竟对目前的经销商盈利体系影响有多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酒店加价率是个很微观的事情。但对白酒业来说其影响却不可小视。众所周知,当前高额的酒店加价率直接导致了自带酒水现象的出现。而随着自带酒水逐渐增多,酒店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不合理,以酒店为核心的白酒操作思路开始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12.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6,(14):18-19
尽管目前自带酒水还仅仅是在我国的部分市场出现。但面积正在不断扩大,许多地方的自带率已经超过50%,河北、河南等地区是自带酒水最明显的地方。我刊曾经在《后备箱时代怎么卖酒》等多篇文章中进行过讨论。自带酒水的盛行引发白酒行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有市场操作方面的,有渠道冲突方面的,也有新兴白酒销售渠道方面的。这些新现象的集中出现打乱了很多品牌的操作进程,也引发了许多思考。目前行业内对这些现象逐渐也形成了一些主流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今后白酒操作的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13.
紧急修改的《武汉市餐饮行业经营规范(试行)》已将谢绝自带酒水条款删除。4月26日,武汉餐饮业协会秘书处向媒体解释时坚称,经营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允许自带酒水、是否收取服务费。  相似文献   

14.
于悦 《糖烟酒周刊》2006,(22):48-49
笔者最近去东北出差,邂逅了石家庄的一个白酒经销商。该经销商对目前石家庄市场自带酒水的现象有着很多思考。无独有偶,一些烟酒店老板也反映,随着自带酒水的增加,餐饮渠道和烟酒店渠道的冲突正越来越明显。他们认为,厂方或者总代理作为整个市场的操作者应该视形势的发展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了。  相似文献   

15.
酒店业,尤其是高档酒店“谢绝宾客自带酒水”现象已经存在了许多年,其“合理与否”的争论也一直存在着。2013年12月北京市工商局发布的《餐饮行业6种不公平格式条款》中提到,“酒店业谢绝宾客自带酒水”属于“霸王条款”,再一次将这一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全国各地酒店餐饮企业及行业协会纷纷对行政主管部门的这一发布表示了抗议。2014年2月14日,国家最高人民法院表示,餐饮行业中的“禁止自带酒水”、“包问设置最低消费”属于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是餐饮行业利用其优势地位,在向消费者提供餐饮服务中作出的对于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自带酒水”的问题应该由市场自身来调节和解决。2006年7月19日,齐鲁晚报载:《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草案)》在立法研讨会上达成了共识,将明确写入饭店不得禁止自带酒水,焦点直指餐饮业。参与起草该条例的山东某律师事务所阐释:“谢绝顾客自带酒水”是一种带有强制性搭售商品的做法,也很明显地暴露出  相似文献   

17.
“谢绝自带酒水”的店堂提示如今随处可见,但理论界对此依旧争论不休。《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作为第一个全国性行规,“赋予了经营者谢绝自带酒水”的权利。本文将从法理学角度分析这一“权利”。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一些地区餐饮终端自带洒水的日益兴起,酒水的操作方式也必将发生较大变化。长远来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品牌运作必将成为核心。随着酒业消费向品牌的回归和理性化,酒水的营销方式也必将恢复本来的面目。但基于目前酒水行业的现状,市场仍然处于过渡期。笔者认为,营销重心前置,构建“战略铁三角”将成为有效应对自带酒水的主流营销方式。而行业内与此相对应的关于团购的探索,以及以促销拉动全渠道销售的方式,因容易模仿,存在一定的短期性,同时也由于缺乏品牌轴的拉力而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月,《糖烟酒周刊》针对自带酒水现象提出的“后备箱时代”观点曾在行业内引起巨大反响。大量消费者自带酒水对传统的白酒操作模式形成了一定冲击,酒店的核心带动作用正在被进一步削弱。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商业贿赂治理和打击力度的加大,白酒行业中常用的买店和开瓶费等营销手段也开始受到限制,这对于广大厂商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20.
"谢绝自带酒水"的店堂提示如今随处可见,但理论界对此依旧争论不休.<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作为第一个全国性行规,"赋予了经营者谢绝自带酒水"的权利.本文将从法理学角度分析这一"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