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光友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2,(10):84+90-84,90
矿井灾难的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力与资金开始投入到对治理煤矿井下灾害的治理中来,煤层注水是治理煤矿井下灾害的重要措施。本文就这一问题分析了煤层注水在矿井中的应用以及煤层注水对各种灾害的治理效果分析,以期望能对预防煤矿井下灾害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1205工作面煤层松软,煤层孔隙率低,注水难度大,我矿进行了高压长孔注水配合预抽煤层瓦斯相结合的技术研究,系统的研究了三软难抽采煤层注水的影响因素,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层地应力及煤层变形的变化规律,煤层孔隙率的变化,煤层卸压瓦斯流动及瓦斯抽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易自燃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注水降尘技术,从粉尘治理减尘视角提出了动压注水增加煤体裂隙,静压注水依靠煤体毛细作用将水分吸收,达到充分湿润煤体的效果,使生产期间的总粉尘降尘效率达到85%,通过煤层注水增加了煤层裂隙,提升了回采率,提高了原煤水含量,减缓了煤体氧化速度,对矿井粉尘防治、提升回采率、防灭火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层注水防尘技术在机理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煤矿企业的应用中得到了好评。本文分析了影响煤层注水效果的因素,童点论述煤层注水方式的分类和选择原则,目前我国采用长孔注水、短孔注水和深孔注水等方法,这些注水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本文可以帮助煤矿通风技术人员掌握科学的处理煤层防尘技术,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现场注水试验结果为依据 ,分析并讨论了煤层注水防尘的实施 ,特别是在“两硬”煤层综采工作面实施很重要的工艺问题 ,提出了适宜的钻孔、封孔、注水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大湾煤矿综采工作面煤层孔隙率低、坚固性系数大、吸水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套适合该煤层的降尘注水工艺。同时,对注水压力、注水流量、注水时间关系进行了研究,进一步优化了注水工艺参数,提高了注水效率。结果表明:对该煤层实施注水后,距回风平巷或运输平巷工作面100m范围内的煤体水分的平均增量分别为1.5%、0.9%;测点总粉尘的平均降尘效率为65.9%,呼吸性粉尘的平均降尘效率为56.8%,降尘润湿效果均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三软煤层开采的工作面,煤层大多为粉末状,其自然含水分小,松软,开采过程中,易造成片帮、漏顶等事故,危及工作面顶板管理;另综合防尘困难,防尘效果差,直接影响井下作业环境,危害职工身心健康。义络公司主采二1煤层煤质松软,煤层硬度系数f<0.08;受地质作用影响,二1煤层原生结构遭到明显的破坏,层理紊乱,煤层呈碎片状,极易发生片帮且粉尘大,固采用人工闭帮进行生产,大大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并且工作面煤尘严重威胁工作面生产安全及职工身体健康。此前采用工作面浅孔注水,效果不理想,为此设想采用深孔注水的方法增加注水效果。  相似文献   

8.
煤层注水防尘技术是我国煤矿企业目前采取的最有效的减少采煤过程中产生粉尘数量的手段,本文结合不同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介绍了煤层注水的几种工艺技术,分析和研究了采用煤层注水技术对采煤工作防尘降尘产生的效果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煤层注水是解决工作面煤尘、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以及坚硬煤软化等诸多煤矿安全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扩散半径越大湿润效果越好.本文从理论及试验验证分析了影响煤层注水湿润效果的主要因素,针对特定孔隙煤层经试验研究了注水时间对湿润半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煤矿中采用煤层注水防尘的工作面越来越多,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棋盘井煤矿委托昆明理工大学对I020902综采工作面进行煤层注水试验,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矿井粉尘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增大煤层透气性系数,提高瓦斯抽采效果,重庆松藻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石壕煤矿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煤层中压注水增透技术。以该矿N1831上工作面回风巷中压注水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具体实施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为相似条件下煤矿提高瓦斯抽采效果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煤矿生产实践中,为使工作面粉尘降低,某矿尝试在软煤层工作面进行注水试验,主要以静压水钻孔注水。通过注水操作之后,该工作面呼吸性粉尘与全尘都有了明显地减少,减少幅度依次是80.0%与82.7%,降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煤层注水是控制工作面产尘量的根本手段。采用巷道长钻孔注水方式进行注水。不仅降低煤尘、改善了工作条件,而且有效地减少回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促进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降低工作面煤尘,提高作业环境,对8201工作面实施了煤层注水降尘。注水后,8201工作面总粉尘量和呼吸性粉尘量都大幅度降低,煤体含水率和湿润性得到提高,为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保障,有助于提高工作面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控制煤矿井下粉尘量,减少粉尘对煤矿安全生产和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在分析粉尘产生的原理、种类和根源的基础上,结合煤矿井下尘源点的特点,提出煤层注水和喷雾降尘的综合技术措施,即煤层开采前实施煤层注水,开采过程实施喷雾降尘,同时运用与尘源点环境相匹配的传感器和电磁阀等设备,达到自动喷雾降尘的目的。采取的综合防尘技术措施能提高煤矿井下防尘效率,改善了井下作业环境,减少粉尘对煤矿工人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东胜煤田煤层埋藏较浅,煤层易自燃。《煤田火灾灭火规范(试行)》提出注水、注浆、沙土覆盖、挖除火源等灭火方法。本为依据东胜煤田实际,提出剥离方式灭火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嵩山煤矿所处煤层为豫西三软不稳定性煤层,2201综采工作面为该矿首个综采工作面,在支架回撤过程中通过回采末期在顶板铺设塑编网和半圆木,上钢丝绳,煤壁打帮柱、煤层注水等方法,有效地解决了三软煤层条件下所出现的顶板冒落,煤壁偏帮,支架钻底等难题,实现了支架的安全快速回撤,节省了时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根据顶煤破坏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以增大顶煤垮落角和冒落块度促使其及时垮落和顺利放出为目的,通过深孔爆破结合动压(静压)注水在顶煤中预先形成破坏区,改变顶煤层的结构和整体力学特性,降低顶煤的整体强度,然后充分利用支架的反复支撑破坏作用,使预先爆破、预先注水、矿山压力和支架支撑的破坏作用相互配合,可保证顶煤在达到冒放区时已被充分破坏,能及时垮落。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察哈素煤矿工作面回采后采空区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根据该矿地质条件和开采情况,采用将经验公式、井下仰孔注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2-2上煤层开采区域、3-1煤层开采区域及2-2上煤层和3-1煤层重叠开采区域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确定重叠开采区域采空区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试验结果表明,2-2上煤层覆岩垮落带高度约为36m,裂隙带高度约为76m; 3-1煤层覆岩垮落带高度约为43m,裂隙带高度约为93m; 2-2上煤层和3-1煤层重叠开采区域覆岩垮落带高度约为48m,裂隙带高度约为110m。对比邻近矿井相关参数和理论计算结果发现,用井下仰孔注水法测试导水裂隙带高度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20.
在豫西煤田中“三软”煤层的开采占主要部分,开采过程中煤壁片帮是重要问题。教学三矿的15031工作面是典型的三软煤层开采,煤壁片帮也很严重,其主要采用改造支架机构,煤层注水,打木锚杆,加强现场管理的方法来治理煤壁片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