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6年,中国金融改革全面进入“后WTO过渡期”的加速调整阶段;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状态和政策走势需要冷静评估,外资银行对内资银行的业务冲击可能会逐步全面展开; 银监会提出的国有银行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10项要求,表面上看与OECD对于公司治理的界定较为一致,但是存在诸多的“形似神异”之处; 汇金公司在中国金融重组中扮演着越来越活跃的角色,但汇金公司在投资证券公司方面能否取得与投资国有银行一样良好的投资收益,还是一个值得继续观察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改革在2004年以来所取得的进展是引人注目的:在银行领域,主要是国有银行的改革;在证券领域,则主要足以“国九条”为主要制度框架的制度创新;在保险领域,表现为开放力度的空前加大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和上市促进了整个保险市场活力的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我国许多重要的改革尚未完成,最艰难的当属金融体制改革.目前有人主张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将是金融改革的切入点,本文认为这很难令人信服,我国银行业的改革只能通过存量改革,但同时也应积极创造条件去发展民营银行.  相似文献   

4.
陈华 《山东经济》2006,22(1):35-46
关于国有银行问题的症结,学者们见仁见智,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本文首先对具有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理论,从金融稳定角度对国有银行脆弱性状况进行了综合测度,发现我国国有银行体系异常脆弱。并对其成因进行了量化分析,实证研究没有支持银行治理观、市场结构观、增量改革观和外部冲击假说,也没有支持传统的经济基本面决定观。处于转轨时期的国有银行体系脆弱性可能更多来源于制度层面而不是市场因素、银行行业因素和宏观经济层面。公有产权制度和政府行政金融控制是否是国有银行脆弱性的根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经济结构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价格问题。推进经济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不是通过行政性定价或政策干预来引导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是要通过价格改革来完善市场的定价机制。对于市场失效的公共领域,政策引导的实质是为那些具有外部性的产品或产权主体不明晰的资源定价,政策引导功能最终还是应落实到价格调整功能上来。  相似文献   

6.
刘珺 《环球财经》2012,(10):93-93
中国金融改革的关键,既非利率市场化、也非汇率市场化。利率与汇率,二者都只是价格。事实上,价格的作用平台是市场,而市场的作用机制又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广义的市场是一切资金集散的场所,决定其效率和功能的往往是结构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